APP下载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能力培养之乐途

2018-02-19宋国萍

新教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南浔综合性探究

宋国萍

缪克成在《探究能力》一书中指出,“探究能力是探索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合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探究”一词一共出现了12次,其中4次都出现在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建议中,如“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这些表述,高度契合了探究能力所需的基本能力。

综合性学习要求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搜集整理材料、创新思维、展示交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就是探究能力的内核。笔者和学生一起,开展过无数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得不说,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乐途。

我们的家乡南浔是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笔者带领多届学生开展了探究性实践活动——“沿着浔溪学语文”,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积淀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情。下面笔者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沿着浔溪学语文”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散开去”与“收回来”:学会观察敢质疑

发现问题是所有探究的起点。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对小学生而言,发现问题并不仅仅是指让学生发现什么具体的、待解决的问题,而是让他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且适合综合性活动开展的话题、主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在选择综合性学习主题时,先要“散开去”,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发现,当自己有一双乐于观察的眼睛时,世界就是五彩斑斓的。“沿着浔溪学语文”是基于人教版教材的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初步的观察中就会发现,南浔文化底蕴深厚,湖笔、园林等物质文化,节庆习俗、方言俗语等非物质文化,都是值得他们去细品的传统文化。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罗列了十大类研究内容。

如此发散思维之后,还需“收回来”。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醒学生所进行的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鼓励学生在制作问卷,或者设计调研活动时,在考虑其他学科因素的同时,要发现其中蕴含的语文元素。比如,当学生将调研对象确定为“建材神话”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发现南浔成为“中国木地板之都”背后的商业、社会、经济等因素,还要发现其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如企业文化的打造、产品推介的智慧等。如此,既关注了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把握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二、“多角度”与“有重点”:尝试搜集会整理

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是探究能力中比较基础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对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在学生进行资料搜集之前,应该引导他们明确搜集信息的正确方向,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技巧,让他们意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多角度获取信息。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是方法,而找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调查访问也是方法。在“沿着浔溪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带领学生去南浔图书馆的“档案馆”阅读原始资料,帮助他们从规范的文献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相关格式、语言,增强他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笔者也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厂房市场,在与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的沟通中,提升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有重点地整合信息。获取信息之后,更为关键的是整理信息。虽然学生事先是根据确定的主题搜寻信息的,但是并非所有与主题有关的信息都是有用的。笔者先引导学生对自己搜寻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类,将所需信息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根据信息满足的关键词数量,决定是否筛选掉这些资料。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汇总,在整理的过程中,增强对所搜集资料的熟识程度,为最后的汇报、交流奠定基础。

三、“扬个性”与“善合作”:乐于创新有提升

教师必须要明确,创新具有相对性,创新不一定就是首创的。小学生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有关创新技能的知识,但是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在综合性学习中,只要教师注重聚合、发散、横向、纵向等多种思维的开发与应用,鼓励学生采用具有新意的思维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确定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后,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确定活动形式、制订活动方案等任务,统统交给学生,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只要在关键处予以引导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小学生往往能够提出与日常思路不一样的想法,这就是创新啊。比如“卧虹桥影”的主题活动设计,大多数学生都将实地探访古桥作为重点,一个学生却提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古桥是否也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呢?他想从这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他居住在南浔的古镇区,亲眼见到老居民在突发高血压、心脏病时,步行街、石拱桥交通的不便。有个性里蕴藏的就是创新,笔者认真地表扬了他。

综合性学习有一个特殊性:活动一般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更要学会合作。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策划者。策划活动时,要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大胆表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让富有新意的活动切实可行,真正成为本组活动的亮点。前面那位学生,最后在小组共同讨论中,决定先和大家一起实地探访、用心品味古橋之美,再去社区访谈,提出自己的困惑。后来,他发现,原来南浔区委区政府也早已关注此现象,一条方便市民日常生活的快速道已经在步行街外侧兴建……

四、“爱听说”与“能读写”:多元评价润童心

语文综合性学习打通了各科界限,构建了“大语文”的生态环境,但是其最终落脚点还应该是语文,而语文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多元提升上。“绿色”的多元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评价成为下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助推力。

在“沿着浔溪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每一组的探究成果分享,学生几乎都采用了课件与实物展示相得益彰的方法。课件图文并茂,首先介绍了活动的主题、参与人员姓名等内容,随后的照片配上学生当堂的解说词,更显得声情并茂。“吴侬软语”组的学生用浔溪方言合作唱起了富有南浔特色的《十二月谣》,“舌尖浔溪”组的学生现场分享了他们手工制作的“橘红糕”……这样的一些形式,将展示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评价中,笔者不仅重视评价内容的多元,更注重评价者的全方位,即教师、同伴、家长和本人都是重要的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请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等一起来听取学生的汇报,这种仪式感,会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探究是十分有意义的。需要强调的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合理评价不能只是生成性评价,也应该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尽可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学生学习、探究成果充分尊重的评价,有助于下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选取学生愿意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快乐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这才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综合性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一种能够带给学生快乐的学习。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猜你喜欢

南浔综合性探究
去南浔古镇
《莲花庄》《南浔古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南浔,果真难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近代南浔宜园修复研究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