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隐喻的功能研究〔*〕
2018-02-19张爱军秦小琪
○ 张爱军, 秦小琪
(1.西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2;2.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现在研究隐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等领域,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甚少,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政治隐喻是政治情感信念认知域向政治认知域的结构映射,赞扬、批判和讽刺是政治隐喻的基本功能,流动性、动态性、平面性是网络政治隐喻的基本特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形象、具象、夸张、动漫、快捷五位一体是网络政治隐喻的表现形态。政治隐喻既有批判、校正、讽刺、调侃的理性表达,也有革命、仇恨、敌视、盗图、谩骂的非理性宣泄。表达的内容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人物、政治事件、政治功能、政治过程等。在非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是精英化的,是精英向大众输送的过程;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既有精英化表达,也有大众化表达,其过程是大众与精英的互动过程。在非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是一元的;在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是多元的。在非网络时代,政治隐喻是自上而下的;在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在非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是纵向的;在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是横向的和平面化的。在非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是有限的;在网络政治时代,政治隐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是无限的。政治隐喻是公共政治舆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政治隐喻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政治隐喻表达得好,会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隐喻表达得不好,会破坏政治文明的发展。深入研究政治隐喻的政治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政治隐喻的正向功能
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主线。政治隐喻是公民政治权利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核心是通过政治隐喻的社会舆论方式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但政治隐喻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却较少受到重视,这是不应有的欠缺。对隐喻的研究早期只是停留在语言学和修辞学中,人们没有意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20世纪后半期,人们逐渐意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利用隐喻委婉表达人们的理性和情感。人们在理解新生事物时喜欢用隐喻,依赖熟悉的事物通过形象夸张的方式理解已知和未知的事物,让抽象的事物具像化、感知化和感性化,从而制造光环效应或者“引力波”效应,使人们进而更难把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政治隐喻也同样如此,对已知和未知的事物喜欢用政治隐喻,引起人们的关注或表达不能直接诉说的情感。政治隐喻借助网络得到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网络政治隐喻的纠错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的正向功能。网络政治隐喻是以夸张、形象的方式监督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一)网络政治隐喻具有纠错功能
网络政治语言具有多种表达方式,比如表情包、政治图片、精致的历史小故事等。政治隐喻是政治语言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政治隐喻可以形象地感知、理解、解决现实政治社会中的问题,并在构建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中起到重要作用。网络政治隐喻的特点和政治作用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各种网络表情包。因为语境和意境的不同,同一表情包可以体现不同的意义,网络中的境况也可以用不同的表情包表达同一意义。通过网络政治隐喻的不同表达方式发挥网络政治隐喻的纠错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体制性纠错功能、价值性纠错功能、政策性纠错功能。
1.网络政治隐喻具有体制性纠错功能。体制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偏离公共规范、公共伦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只能通过体制内制约和体制外制约才能使体制健康良性运行。体制具有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政治隐喻对不同层面的纠错功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具体来说,某一政治表情包的头像变化都会体现政治意义,对宏观体制具有调适性,对中观体制具有警示性,对微观体制具有操作性和改变性。需要提及的是,网络政治隐喻具有国情特点,任何政治隐喻如果失去了国情根基,政治隐喻也就失去了意义。政治隐喻的形式不断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政治隐喻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政治隐喻的特定内涵保持不变。政治隐喻具有民族性,只有与国情和文化联结在一起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丰富的政治智慧,这些智慧通过诸如有关老子、庄子、孔子思想的政治隐喻,以及在普通民众中广为流传的“大灰狼”的故事、农夫与蛇的故事、华君武和小丁的政治漫画、现代作家的政治漫画等在体现民族根基的同时,也包含着对现实体制功能性失偏的纠正。网络政治隐喻中具有国情和民族根基的政治隐喻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和再造,通过夸张的方式对体制进行监督、批评、质疑,从而以形象化的方式制约着体制,防止体制性错误。
2.网络政治隐喻具有价值性纠错功能。政治隐喻在作为认知工具使用时, 比其它隐喻更加着意于形成推动现实的力量。正是因为政治隐喻具有认知功能,就可以利用认知功能进行价值性纠错。进行价值性纠错是设置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边界、公民权利之间的价值边界,防止政治隐喻的过度夸张、讽刺、仇恨。网络中各种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表现是基于现实中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网络图片、表情包具有“拉仇恨”的功能,容易导致价值矛盾和冲突。政治隐喻可以让人们远离极端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价值观,掌握衡量价值的尺度,拓展价值的宽度,并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寻找价值性共识,防止价值失偏与价值撕裂。具体到中国,公共权力的运行和公民权利的行使都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凡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要通过社会舆论进行价值纠错。作为社会舆论组成部分的政治隐喻,在价值性纠错中起到重要作用。
3.网络政治隐喻具有政策性纠错功能。国家政策方针制定的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对其作出评判。许多地方政策在制定或实施过程中出现违背国家法律,危害公民权利的现象,有的甚至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危害国家利益,破坏国家的政治生态。当现实中政策得不到很好落实或者执法人员不按宪法、法律、规则、规矩办事的时候,就会引起网民对该项政策进行政治隐喻式的评论。网民会运用政治隐喻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对不满的现象进行控诉,或用丑化,或用反讽的方式抱怨、批判这些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网络政策性纠错在司法案件中体现最为明显。一件体现司法公正的案件,在网络上会有各种表达感谢的表情包。一件不公正的案例,不但表达愤怒的表情包层出不穷,各种政治隐喻的语言、图片、典故、历史故事、西方故事等都会出现,从而在客观上对司法不公的政策和做法起到了约束和纠错的作用。
(二)网络政治隐喻具有反馈功能
任何政治隐喻都具有反馈功能,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权力行使导致的社会舆论反馈,另一方面是社会舆论导致的公共权力反馈。社会舆论反馈主要是体现在公共权力的自我调整和自我修正上。网络政治隐喻反馈主要包括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反馈、结构性反馈、应对性反馈和差序性信任反馈四个方面。
1.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过程是政治隐喻的反馈过程。当通过网络的方式反映政治隐喻输入到形成决策,再到形成政治产品直至政治输出就是由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政治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政治输入可以理解成原始域,决策的过程是映射过程,政治输出是目标域。由原始域到目标域,由政治输入到政治输出,恰当地利用了映射关系,更生动、清晰地解释了政治隐喻的反馈功能。因此说,政治离不开隐喻,政治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必然夹杂着隐喻。政治隐喻以网络的形式从输入到输出,形成结构严谨封闭的连续循环链,促使政治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平衡。
2.结构性反馈过程是政治隐喻的反馈过程。网络政治隐喻具有结构性反馈功能就是指网络政治隐喻使大到整个国家,小到集体个人的系统内部发生的变化。网络政治隐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结构性反馈功能。国家政治结构的一个变化会引起其他各个方面的变化。政治隐喻能够构建具体模式,理清模式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重新构造政治语言世界图景,新的世界图景又会产生新的政治隐喻,网络政治隐喻词汇不断丰富和发展,方式不断创新,渠道更加广阔。通过结构性反馈,可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让权力机关各个部门各履其职,既有权力的制衡,又形成对上级层层负责、对下级尽职尽责的态势,意即韦伯所言的现代科层制文明。
3.应对性反馈是通过政治隐喻解决问题的反馈过程。网络政治隐喻的应对性反馈是对现实现象以政治隐喻的形式反馈出来,并利用提出合理诉求等方式将问题给予解决。应对性反馈一定是在出现某种现象或者问题后提出应对措施,体现网络政治隐喻的功能。它不是自发出现的,而是在外力冲击下形成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对措施。如当体制改革出现问题时,公众便在网络上形成舆论,进行批评,形成压力,利用熟知的事物进行隐喻,引起公共权力部门的注意,政府或相关部门便会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采取措施解决。
4.差序性信任反馈是政治隐喻多元诉求的反馈过程。政治信任是联系政府与公众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政治信任与政权合法性紧密相连,高度的政治信任有助于政权的持续稳定;其次,政治信任是政府治理绩效的晴雨表,体现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政治信任构成了政府公信力的微观基础,高度的政治信任能够为政府提供广阔的操作空间。”〔1〕政治信任具有同质化信任、异质化信任、差序性信任三个方面。差序性信任在网络上表现更为明显。政治隐喻在体现同质化信任、异质化信任的同时,更直接体现在差序化信任上。这是由网民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分化程度、社会认知程度等因素决定的。这种差序性信任也往往采取政治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当批判性讽刺性的政治隐喻增多时,往往意味着对政府的不信任,当表扬性政治隐喻增多时,往往意味着对政府的信任。
(三)网络政治隐喻具有导向功能
如前所述,网络政治隐喻是社会舆论的组成部分。它既对公共权力具有制约功能,也对政治生活具有导向功能,其目的是追求美好的政治生活,或者让人们过上不太坏的政治生活。网络政治隐喻主要包括舆论平衡功能、价值导向功能、意识形态导向功能、认知导向功能和规范导向功能。网络政治隐喻通过多方位式、立体式、重叠式的方式发挥功能性作用。
1.网络政治隐喻具有舆论平衡功能。舆论导向可分为两种:一个是自上而下的导向功能,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导向功能。“多伊彻认为,最上面的水潭由经济和社会精英组成,接下来是政治和统治精英的水潭、大众传媒的水潭、舆论领袖的水潭,最后是人民大众的水潭。”〔2〕其中大众传媒和舆论领袖的作用极为突出。精英自上而下的导向与社会自下而上的导向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使得舆论向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网络舆论也贯穿着两种导向功能且以互动制约的方式存在。网络政治隐喻可以通过说服、输送意识形态、评价、评判、推理、激发情感、唤醒欲求、号召行动、指引方向等来完成导向功能。网络政治隐喻既能够为大众也能够为精英提供形象化、具化、生动的理解框架。网络政治隐喻可以充分诉诸民众的情感,表达民愿,提升个人、群体、社会的理想和信念。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公共舆论具有个体化和群体化特点,人们往往基于情感和信念选择对个体或者群体有利的公共舆论,对自己不利的公共舆论往往会选择无视。其好处在于,不同的公共舆论会互相制约,使得公共舆论变得理性与文明。网络政治隐喻也同样起到了公共舆论的作用,而且会更具有实效性。通过夸张的视频、表情包、政治漫画引导舆论往往比文字表达更有力量。满足人民意愿或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的事情,网民通过表情包或政治漫画的方式更能让舆论发挥更大的积极功能。对于不按法律法规办事、损害公民利益或是有恶性发展趋势的社会问题,网民会利用隐喻的方式吐槽,发挥舆论的监督、导向和平衡功能。当政府注意到公民表达批评的政治漫画和表达不满的表情包的时候,政治隐喻的纠错功能就发挥了作用。当正面舆论与负面舆论、主流舆论与非主流舆论交锋时,网络政治隐喻的纠错功能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网络政治隐喻具有价值导向功能。任何一种政治隐喻都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或者是政治隐喻包含在价值当中,或者是价值包含在政治隐喻当中。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3〕不同的社会制度具有不同的正义,但正义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即自由与平等。这些核心价值既可以直接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政治隐喻间接表达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政治隐喻表达出来,或者政治隐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会起到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比如通过表情包的方式更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年两会的修宪内容都可以利用政治隐喻的方式表达以人民为核心,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价值。包含着横向纵向比较的价值通过政治隐喻表达出来,既形象又生动,并使价值自觉化为人们的行动。在网络时代,网民轻于历史比较,重于横向比较,政治隐喻的价值激发速度和接受程度加快加深,也更容易激发人们对美好价值的想象。
3.网络政治隐喻具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罗尔斯指出:“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总是具有诸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互相对峙而又无法调和的多样性特征。”〔4〕这种多样化特征在互联网时代更加突出。中国互联网目前具有多种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在网络上互相激荡,具有典型的互去中心化特性。由于公共权力对网络的严格管制,急剧地压缩了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空间,从而导致非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更多的历史的政治隐喻来表达意识形态诉求。主流意识形态如果不采取政治隐喻的方式,以主流意识形态政治隐喻应对非主流意识形态政治隐喻,就会失去部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利用好政治隐喻,对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来说,至关重要。
4.网络政治隐喻具有认知导向功能。“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手段和认知现象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表明:人们的认知总是由近而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而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隐喻,进而达到认识和解释事物的目的。”〔5〕网络政治隐喻都具有认知取向。不同的认知会有不同的认知偏好。政治隐喻具有多元性,认知同样具有多元性。一喻多知,一知多喻,一知一喻,不同的政治隐喻体现相同的政治认知,同一政治隐喻体现不同的认知,同一政治隐喻体现相同的认知,这些情况都会存在。利用政治隐喻从认知上制造政治对立也时有显现,如在西方竞选时,候选人就会利用政治隐喻引导选民的投票意向。谁的隐喻更生动,更能引起目标群体的共鸣,谁就能为他的政策观点赢得更多的支持。有时候选人为了自己能在选举中获胜便采取挖苦、贬低甚至诋毁的方式在网络上散布对竞争对手不利的政治段子、画面、图片、表情包来影响民众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判断。认知正向功能的表现在于,通过不同认知的交流,能够获得高于认知基础上的共识,比如西方高于认知的共识就是宪法。
5.网络政治隐喻具有规范导向功能。一方面网络政治隐喻可以规范人们的言行。当出现违法、违纪或是造成社会混乱的现象时,网络上就会出现许多隐喻漫画、文字、段子等进行影射和调侃,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特别是执法人员的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网络政治隐喻可以规范人们的思想。政治隐喻可以促进宽容、减少岐视与仇恨、提升政治美德、提高政治参与水平、提高政治认知能力。网络政治隐喻用更加隐晦和奏效的方式规范人们的思想认知,规范个人和群体行为。
从网络政治隐喻的正向功能来说,它与公共权力相辅相成,互相推进,既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也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人们运用网络政治隐喻的目的是使公共权力文明化、规范化,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具有正当性、合法性和合宪性,并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网络政治隐喻只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条件下才能充分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政治隐喻的充分运用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网络政治隐喻的负向功能
网络政治隐喻基于情感和信念,具有优先于理性和事实真相,甚至取代事实和真相的特征。伯林从历史的角度看到了政治隐喻的负向功能,他说:“将词语误当作事物、隐喻误作实在的风险,在这个领域甚至比平常设想的还要严重。”〔6〕通过网络政治隐喻形成的公共舆论容易失去控制,其负向功能会以几何级的数量增大,导致各种极化现象的出现,引发大规模负面情绪,从而产生负向功能。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合法性资源流失、体制整合能力下降、强化“道德愤怒”、强化“政治正确”等都与政治隐喻的情感与信念的无限夸张与放大有着重要的关联。
(一)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7〕对于公共权力来说,必须提高治理水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跟上主要矛盾转化的步伐,否则政治隐喻就通过夸张的方式把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西方理想与中国现实进行错位式的比较,阻碍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和步伐。
必须看到,在主要矛盾转化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政治表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果政治发展参与渠道不畅,参与形式不丰富,公共权力滥用,正常的网络语言表达受阻,网络政治隐喻就会不断增多。舆论场上的标志性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网络社会多年来的价值与意识形态纷争,终归会找到突破口和宣泄口。明星的正当或不当言论、名人的正当或不当言论、专家的正当或不当言论,只要与个人情感和信念不吻合,都会引起舆论泡沫或者浪潮,都是意识形态堤坝突破的节点。公共事件、政治问题、群体性事件、维权事件、生态事件等各种事件几乎都成了意识形态危机的节点。意识形态断裂导致信任危机,所有这些,都会以政治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嘴无脸”的政治图片、政治正确的视频配上反面图片或文字、强制拆迁的视频伴随鬼子进村的音乐、领导干部吃喝的夸张比喻都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从而达到宣泄、嘲讽的目的,进而影响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步伐与速度。
(二)合法性资源流失
合法性就是人们对政治制度的自觉服从和认同。网络政治隐喻通过批评与讽刺的方式表达对政治制度的不服从甚至抵抗。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整合合法性资源的功能,让人们产生对政治制度的忠诚感、支持感和赞美感。网络政治隐喻在批评与讽刺制度时,必然会波及到主流意识形态,当主流意识的整合能力不足时,人们就会对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进行双重批评,进而导致公共权力的合法性资源流失。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领导人其实不能专断地造出和操纵一套统治的意识形态。因为,政治意识形态一旦在政治体系中被广泛接受,领导人本身也就成了它的囚徒。如果他们违反其准则,就会冒毁坏自己的合法性的风险。”〔8〕当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没有及时化解主要矛盾的时候,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公信力降低是合法性资源流失的重要表现。公信力高低与否是公共权力有无权威的重要标志。同质化信任、异质化信任、差序信任、网络信任提升是公信力提升的主要标志,反之则是公信力下降的主要标志。从政治隐喻的消极功能来说,公共权力滥用的程度与政治隐喻的数量成正比。公共权力越滥用,政治隐喻越多;公共权力越规范,政治隐喻就越少。公共权力滥用下的隐喻都是以批判、讽刺、谩骂为基调的。民众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呼声,“不去解决问题,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吃瓜群众”“打酱油”“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等嘲讽式的政治隐喻语言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网络通过这种反讽的手段对政府、国家错误行使公共权力表达不满。如果公共权力不去反省和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威胁、镇压、打击、报复等方式对民众造成伤害,民众就再难以相信政府,就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发展到严重程度的时候,会引发塔西佗陷阱来临,即当公共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样的政策,社会都会给其以负面评价。不管国家做出怎样的调整,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他们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一旦陷入塔西佗陷阱,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三)体制整合能力下降
网络政治隐喻导致体制整合能力下降。网络政治隐喻凭借其迅速的传播速度可以让民众对公平正义受到破坏、公共利益受到损害、腐败盛行等现象做出反应,通过隐喻形式表达自己的呼声。公共权力利益整合能力下降、公共权力资源整合能力减弱、公共权力运转能力低效是体制整合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
1.公共权力利益整合能力下降。改革开放的过程,是利益重新组合和配置的过程,如果利益整合和配置不及时,或者配置不当,就会出现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社会阶层固化、公共权力腐败和滥用、官商勾结的现象,从而影响公平正义落到实处。网络政治隐喻就会用公平正义的理想和信念去构建网络政治段子、政治图片、历史故事等对社会进行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式的嘲讽挖苦。这种嘲讽与挖苦,不但不会促进利益整合与配置,反而会进一步破坏利益整合和配置,激化社会矛盾。因为任何利益的调整都会让社会一部分阶层利益受到损害,其他社会阶层利益得利。
2.公共权力资源整合能力减弱。资源分为自然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容易转化成利益。资源分配不公,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公共权力的目的在于公正地配置和分配资源,如果地方政府不作为或者是乱作为便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网络政治隐喻就会及时跟进,对地方政府进行批评。比如网络上漫画、视频、段子等抗议政府公职人员在重大工程招标时破坏招标公正,乱点鸳鸯谱,违规招标,把最符合条件和能够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的申请人排除,选择给政府公职人员贿赂最多、最能做面子工程的招标单位。
3.公共权力运转能力低效。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滥用,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和绝对滥用。不受制约的权力具有低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当权力低效并缺少绩效时,网络政治隐喻的恶意使用会导致公共权力无效运转或空转。公共权力运行失去平衡,政治能力遇到强烈质疑,公共权力滥用使政治手段失去制约,网民就会通过网络政治隐喻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和私用,或者对损害公民权利的现象进行批判和质疑。如果因此而滥用政治手段对网民进行控制,就会有导致国家失败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强化“道德愤怒”
网络政治隐喻迅速传播与扩散,会不断强化“政治道德愤怒”。“心理学家认为,在数字科技的作用下,作为一个与人类文明共存的情绪表达——道德愤怒,无论从行为动机、行为体验以及行为结果方面来看,都在发生变化。网络技术公司对‘注意力经济’的追求,鼓励了公众的道德愤怒,可能将加剧社会分化。”“首先,人们可以从网络上得到更多关于不道德行为的内容。据调查,仅有不到5%的人直接目睹或经历了不道德行为,而网络上关于不道德行为的消息铺天盖地。有研究数据表明,更多人从网络而非实际生活或传统媒介上了解不道德行为。其次,情绪强烈的内容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再次,网络平台刻意推广‘道德愤怒’。” 网络政治隐喻把人们从“注意力经济”转向为“注意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道德愤怒转向“政治道德愤怒”。〔9〕网络政治隐喻对“道德愤怒”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政治隐喻对“道德愤怒”进行无限夸张,在夸张的基础上迅速扩散,从而加剧了社会撕裂。有时候,一个包含丰富政治隐喻的政治表情包,就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蚂蚁一样,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会使政治与社会陷入瘫痪状态。
(五)强化“政治正确”
各种网络意识形态都具有“政治正确”的核心意向,没有“政治正确”就没有意识形态。但“相信只有自己正确,这是一种可怕而危险的自大。”〔10〕网络政治隐喻更容易使得量转化为质,走向事情的反面。网络政治隐喻传播的聚集性、生动性、快速性使得“政治正确”不断强化,并越过“政治正确”的限度,走向“政治正确”的反面。这或者是以重复式、断言式、催眠式的方法使得“政治正确”走向僵化的政治隐喻教条,使网民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或者是把片面的“政治正确”视为全面的“政治正确”,使人们产生视觉紊乱和心理机能失调。
网络政治隐喻与公共权力呈现负向关系,它导致了公共权力合法性流失,合宪性权威丧失,失去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使公共权力难以正常运转。网络政治隐喻无限夸大公共权力的负面作用,使人们瞬间产生了对公共权力整体的不信任。尽管网络政治隐喻负向功能体现的也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但从后果的角度上却瓦解和破坏了公共权力。
三、网络政治隐喻的限度
网络政治隐喻带来挑战的广度、深度、速度和力度都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网络政治隐喻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为了使网络政治隐喻发挥积极作用,朝良性化方向发展,在传播和扩散网络政治隐喻时就必须遵守法治限度、理性限度和道德限度。
(一)法治限度
政治隐喻要受到法治的约束。网络政治隐喻要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表达,既要规范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对政治隐喻的不当控制,又要保障公民权利,让公民政治隐喻以一种健康向上、鼓人奋进的方式表达出来。
依照宪法规范公共权力是网络政治隐喻发展的监督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依法保障公民权利”,鲜明提出“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并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11〕网络政治隐喻体现了网民发表舆论的自由,但是当网民的过激行为涉及到损坏政府形象,诋毁政府官员,对国家造成负面影响时,就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它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政府应对利用网络政治隐喻侵犯个人尊严的行为予以打击。当民众采取不正当的极端方式进行宣泄时,不能滥用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手段对个人隐私进行调查,更不能把个人私密信息公开,要确保公民的隐私权得到保护。
法治必须被信仰,被信仰的法必须是良法。网络政治隐喻要保障个人政治尊严。“人格尊严”是一项基本权利,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人身权和隐私权。《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民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网络政治隐喻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不能侵犯政治人格、政治尊严,不能进行政治诽谤,不能通过谣言构建政治隐喻的表达形态。不能用网络政治隐喻的方式对个人造成人身攻击,不得侮辱、诽谤、损害公职人员的形象。公民有发表政治隐喻的言论自由,但要以不损害国家公共利益和形象,不违反社会秩序为前提。公民要规范自己的政治隐喻言行,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公民表达政治隐喻的权利。
(二)理性限度
戴维·温伯格根据事实的基本形式的变化,将事实的近代历史区分为三个阶段。即经典事实时期、基于数据的事实时期和网络化事实时期。在网络化事实时期,“大到不可知”是网络化事实的典型特征。“大到不可知”造成了一系列后果: “第一,可用事实的数量大增,本身就会使人们对真相产生愤世嫉俗的态度。我们可以随手获得如此多的事实,以至于失去了得出结论的能力,因为总是有其他事实支持其他的说法。第二,网络更加强化了我们本来的立场。所有人都更有可能相信确认他们已有意见的‘事实’,并驳回那些做不到这一点的 ‘事实’。也就是说,事实与观点之间不再泾渭分明了。第三,有鉴于此,可以看到,不论何种观点,网上都有人不赞成。就算有很多人同意,我们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所有人都同意,除非是在一些最无趣的事实上。”〔12〕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理性的限度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具有理性,在于人能认识到理性的限度,防止理性的无限滥用。政治隐喻基于情感与信念,基于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基于非理性。但非理性只有在理性的限度内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政治隐喻的负向功能往往是因为失去了理性,或者让理性失去了驾驭非理性的能力,使非理性不断扩散和蔓延。政治隐喻要充分认识到理性的限度,要自觉设定理性的限度,防止理性的狂妄。政治隐喻遵守规则实质上就是享受自由,在准则范围内行动才能真正地获得自由。判断人们对规则是否遵守,可以通过其外化的表现,即其行为是否符合规则预设的目标。对于政治隐喻而言,遵守规则就是不逾越法律规则、道德规则。真相是一切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网络政治隐喻要以真相为前提,不能仅为吸引大众眼球,赢得点击率而发布虚假信息。否则,一旦真相被揭开后会引起更大的社会动荡,失去公众的信任。网民对一些不良的政治隐喻要有正确的判断力,网民要有对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具有理性而非情感直觉的判断力,对网络政治隐喻也要有正确的理性判断力,用理性去判断政治隐喻的正误和后果。
(三)道德限度
道德是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和行为规范。道德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和平衡功能。政治隐喻要以道德为底线,没有道德的政治隐喻只会给政治社会带来负面效果。每一个人是平等的人,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具有道德人格和道德尊严的人。作为政治人,也同样具有道德人格和道德尊严,不能因为从事政治领域工作,行使公共权力就失去了道德人格和道德尊严。网络政治隐喻如果以无限夸大的方式曝光政治人的私德,就严重地侵犯了其道德人格和道德尊严。政治隐喻既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讽刺挖苦人,也不能挥舞着道德的大棒打人,以政治隐喻的方式制造道德对立,进而制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对立,既不能让道德有所改变,反而会使道德社会更坏。政治隐喻表达要遵守道德操守,不逾越道德界限,不能让政治隐喻成为恶意攻击的工具。网络政治隐喻要遵守道德规范,利用政治隐喻的手段彰显善与恶。网络政治隐喻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捏造事实或者夸大甚至丑化事实,更不能以团体或者个人方式恶意攻击。在用政治隐喻进行影射、描述对象时要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进行,不能以危害他人或国家利益为前提。
政治隐喻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转化、互相对应、互相映衬、互相补充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转化,依托于情境、语境、政治环境。正向功能止于适度与界限,如果超越了度和界限,正向功能就具有转化为负向功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负向功能如果能够适度,其危害性就会减少。如果控制好其界限,也具有转化为正向功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各种政治隐喻的网络政治段子、图片、表情包、历史故事等都具有转化为正向功能的因素。一些政治隐喻具有正负功能兼具一身的特性,其表达方式完全依赖政治事物本身的性质、语境、情境或表达的正负向功能。
总之,政治隐喻既具有正向功能,也具有负向功能,正向功能可以向负向功能转化,负向功能也可以向正向功能转化。公共权力治理政治隐喻,既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性课题和历史性难题,又是复杂的时代性课题和时代性难题。通过法治、道德、理性等多方位治理,防止政治隐喻无限制性地扩散和传播,降低政治隐喻负向功能的危害机率,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注释:
〔1〕张小劲、陈波、苏毓淞:《差序政治信任的城乡比较——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2〕〔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51-152页。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
〔4〕〔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页。
〔5〕王瑞昀、唐薇:《论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6〕〔10〕〔英〕以塞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17、393页。
〔7〕习近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7-10/19/c_129722490.htm。
〔8〕〔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79-80页。
〔9〕冯黛梅:《美学者警示:网络道德愤怒或加剧社会分化》,http://www.cssn.cn/hqxx/tt/201710/t20171011_3663644.shtml。
〔11〕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http://gs.people.com.cn/n/2014/1204/c183342-23104218.html。
〔12〕胡泳:《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