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酶种有望实现PET塑料生物降解
2018-02-19
PET工程塑料自发展以来,就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容器和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然而其废弃后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从而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在寻找有效的PET生物降解方法。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PET水解酶与其底物类似物的复合体结构,并表示在未来将培育出专“吃”PET塑料的新酶种,进而通过生物降解的方法解决日益严重的塑料垃圾污染问题。
PET塑料的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由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缩写而成。PET塑料无毒,表面平滑而有光泽,电绝缘性能好,受温度影响较小,具有热塑性塑料中较大的韧性,因而常常成为各类包装瓶的原材料。
近几年,PET塑料在食品包装领域广受欢迎,例如红茶、绿茶、果汁等耐热瓶装饮料都采用了PET塑料外部包装技术。然而,随着PET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其废弃后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不容小觑。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郭瑞庭研究员所带领的团队利用X光晶体学技术,解析了新型PET水解酶的高分辨率结构,阐明了PET水解酶的降解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将会加快降解PET新酶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对实现PET水解酶工业化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早在几年前,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就曾表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PET塑料的细菌。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能以PET塑料为营养源进行生存繁殖。在未来,研究人员有望根据这一发现开发出生物降解的方法,从而帮助解决PET塑料在废弃后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此之外,于2008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发现了在无氧环境下加热PET塑料,可以令其转化为对苯二酸和少量的油和气体,而某种假单胞菌则拥有降解对苯二酸的能力。如果未来人们显著提高这种细菌的转化能力,PET塑料瓶所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便可得到有效解决。
然而,人们想要通过生物降解手段,来解决当前塑料污染问题的这一想法,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试验。在这个过程中,细菌的生存环境、降解过程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降解的有效率等问题都是研究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未来,随着研究人员对PET塑料更加深入地研究,相信人们将会实现PET塑料生物降解的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