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胱抑素C水平对冠心病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2018-02-19丁进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泰兴225411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敏血浆冠心病

丁进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泰兴 225411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以冠脉血管出现脂质斑块和粥样硬化为主要的病理表现[1]。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由于该疾病可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因此临床中对其预后效果也十分关注。近几年,有研究指出血浆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存在相关性,该指标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2-3],但相关的研究报道缺乏更多的数据支持,还需进一步的展开研究调查。为实证分析血浆胱抑素C水平对冠心病及预后的价值,该院对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展开了调查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冠心病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SAP组 、UAP组以及AMI组,并同期招收2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4组人员的血浆胱抑素C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SAP组共有24名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UAP组共有患者2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AMI组共有患者2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健康组中有男性10名,女性13名。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提出的冠心病诊断和分型标准[4],患者同意参与该次研究,排除合并其它心脏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感染的患者;排除存在精神和意识障碍的患者,该次所招收的健康志愿者经体格检查均为确认健康,该次研究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各组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浆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分析各组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对冠心病患者积极展开治疗,持续随访1年,了解血浆胱抑素C与冠心病诊断和预后间的关系。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人员的血浆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健康组、SAP组、UAP组、AMI组4组的血浆胱抑素 C 水平 分别为 (1 342.7±206.7)L、(1 511.5±235.4),(2 073.4±326.5)、(2 893.4±432.8)ng/mL,其中AMI组血浆胱抑素C水平最高,与其它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最高,数据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间呈正相关关系。见表1。

表1 各组人员的血浆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统计(±s)

表1 各组人员的血浆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统计(±s)

注:t值分别为AMI组与健康组、SAP组、UAP组的比较值。

组别 血浆胱抑素C水平(ng/mL)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mg/L)健康组(n=23)SAP 组(n=24)UAP 组(n=23)AMI组(n=23)t值P值1 342.7±206.7 1 511.5±235.4 2 073.4±326.5 2 893.4±432.8 15.7083/13.6769/7.2538<0.05 0.38±0.05 0.91±0.03 1.60±0.22 19.33±1.36 68.246 3/66.367 6/61.719 8<0.05

2.2 不同血浆胱抑素C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参考陈积党[5]在其研究中提出的血浆胱抑素C高低分类标准,将高血浆胱抑素C低于2 500 ng/mL的患者划分为低水平患者,将高血浆胱抑素C在2 500 ng/mL及以上水平的患者划分为高水平患者,该次入组患者中共有低水平患者40例,高水平患者30例,其中高血浆胱抑素C水平患者的二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6例),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的2.5%(1 例)(χ2=5.833 33,P<0.05)。

3 讨论

血浆胱抑素C广泛的存在于人体细胞中,血浆胱抑素C可以在所有有核细胞中表达,具有抑制半膀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减少各种内源性、外源性蛋白酶水解对细胞的影响,并有效作用于细胞外基质生成与降解,维持其动态平衡[6-9]。此外,血浆胱抑素C还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与趋化的炎症过程[10-12]。有研究指出:当冠脉出现粥样硬化,或发生动脉瘤、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时,人体中血浆胱抑素C将明显升高。这一观点与血浆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点是相佐的,鉴于大量研究都曾证实了这一观点,该文对血浆胱抑素C水平对冠心病及预后的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在此次研究中,健康组、SAP组、UAP组、AMI组四组的血浆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1 342.7±206.7)、(1 511.5±235.4)n,(2 073.4±326.5)、(2 893.4±432.8)ng/mL,其中AMI组血浆胱抑素C水平最高,与其它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最高,数据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间呈正相关关系。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血浆胱抑素C广泛的参与到了冠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过程中,对炎症反应产生了调节作用,使得血浆胱抑素C在细胞中的表达出现的缺失,而蛋白酶S与K的分泌明显升高,动脉弹力蛋白损伤处半膀氨酸蛋白酶的表达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斑块纤维帽变薄,同时出现破碎,最终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其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也有了明显升高。王琦等[13]在其研究中指出:AMI患者的血浆胱抑素C水平为(2 795.3±385.6)ng/mL,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8.32±2.21)mg/L,高于其它类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P<0.05)。其研究与该研究所论证的观点基本一致,仅存在较小的数据差异,可能是受病例数和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此次研究结果同时指出:血浆胱抑素C水平较高的患者其二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6例),较低水平组的2.5%(1例)更低(P<0.05)。也就是说血浆胱抑素C可以作为短期内判断冠心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血浆胱抑素C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并可用于预估疾病治疗的预后效果,使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高敏血浆冠心病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Doublet luminescence due to coexistence of excitons and electron-hole plasmas in optically excited CH3NH3PbBr3 single crystal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代表中国
警惕冠心病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