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

2018-02-18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文意本题原文

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尽管中国不是人工智能的策源地,但在当前人工智能的这一轮技术爆发中,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被很多人认为第一次同科技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小到手机语音助手,大到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它们连同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所拥有的人才一起,充分证明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都不落人后。同时也要冷静看到,国内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人工智能平台,与亚马逊、谷歌等相比差距仍然不小。比如,在围棋人工智能领域,腾讯的“绝艺”还不敢说能和“阿尔法狗”相媲美。站在同一起跑线,只能说明具备站位优势,更重要的还是好好蓄力、精准发力,力争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

故事才刚刚开始,从基础研究、技术发展,到未雨绸缪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人工智能的未来面临着无数挑战和变化。“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人工智能的前景无限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全力奔跑。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17日)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展开人机大战,目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B.被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的人工智能,在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谈论最为热烈,因此人工智能将再一次迎来黄金发展期。

C.人工智能在上世纪90年代仍未走出实验室,主要受限于科学家无法创造出会找寻自找、探索人性的机器人形象。

D.虽然人工智能令人向往,但是如果机器人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并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会让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到害怕。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步,“精准定位”。即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位置,确定信息区间。信息一般集中在同一个段落里。第二步,“细比排除”。即找到各个选项与原文对应的文字,逐一对比。一是对比选项与原文所阐述的内容的本质是否一致;二是对比角度是否一致。第三步,“识破干扰”。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设置干扰选项的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有利于准确解答问题。常见的干扰手段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偷换概念、说法绝对等。具体来解析本题:A项,第一步先定位在第一段,“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将其与选项对比,再来识破干扰“曲解文意”。B项,对应文章第二段,设置干扰的方法为“强加因果”。C项对应原文第三段“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设置干扰的方法为“以偏概全”“曲解文意”。

【参考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论证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起点下拥有站位优势的中国应该努力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的观点。

B.文章回顾了人工智能遭遇技术瓶颈的原因,论述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走出实验室,伴随生活和工作,迎来黄金发展期的话题。

C.文章论述了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中国的优势和不足,对比之下,认为中国有科技实力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

D.文章认为人工智能的前景美好,值得创新和发展,这是文章论述的前提,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依据。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的论证问题。这类问题考查時,会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段内各句的关系为递进、转折、因果、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中关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总体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比较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较小,用好比对法即可。本题设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解题时,依然可以参照第1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只不过侧重点略有不同,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选项C项,对应原文第5段,对比内容为“力争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而选项却说“认为中国有科技实力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属于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参考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众眼中的人工智能和科学家眼中的人工智能不同,前者多关注其科幻色彩,后者多看重其理想色彩。

B.以往几十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和工作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

C.人工智能变得更实用,发展更迅速,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

D.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拥有可以比肩科技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具备了站位优势。

【解题思路】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查,考查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意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等。其往往要求考生不能只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整体阅读,感知全文,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然后再精读文本,找到题干所在的段落或区域,仔细比对。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答题时,要侧重对比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如果都没有问题,难度就会增加,继而要对分句间关系进行思考和对比。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等情况。本题B项,在原文第二段:“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而选项中“以往几十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和工作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即是用“凑”的方式设误,造成“曲解文意”。

【参考答案】B

猜你喜欢

文意本题原文
参考答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书面表达练与析
预测情节推信息,巧解完形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