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扶之,应立之

2018-02-18李苏芳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38期
关键词:改变命运管子归类

李苏芳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有尊严地活着。”

1877年,晋陕豫冀等地,遭遇300年一遇的大旱灾,颗粒无收。大旱之年,山西茶商常家拿出3萬两白银,在该村村北常后街建一座精美的戏楼。大灾持续了三年多,常家戏台也建了三年多,人们只要搬一块砖头,便可在建筑现场吃三餐饭。安徽歙县曹元敏,每遇灾年,便在家里建造园圃,来帮忙的难民,每日工资定为两升大米……这种含蓄的救助,饱含着尊重、温暖。

什么是贫弱?世上总有弱者,弱者的出现,有种种原因,或遇到灾难,或先天不足,他们一时无法改变命运。面对贫弱者,我们应该用善良呵护其尊严,用爱支撑其信念,鼓励他们用汗水浇灌成功,用自强挺起脊梁,有尊严地活着,进而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扶贫先扶志,扶好更要立好。

有一种帮扶,是上呼吸机式扶贫。插上管子,呼吸顺畅,管子一拔,马上就不行了。自身失去机能,纯靠外力。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但这不等于简单的“给钱——拿钱”。坐着能拿到钱,谁还起来干?贫困户动力没有被激发出来,靠政府发钱维持着,人穷叠加志短,拉着手能站着,撒开手就瘫下,这个成效能好得了?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一个人,很容易自我归类,自我劫持。而人的这个归类惯性,会让自己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内心,往往还未等到别人蚕食鲸吞,沦陷已从自我这里一点一点开始。当一个人学会了说无奈,并且在心底里暗自屈从了这种无奈,并把它正常化、合理化,此时,倾斜的灵魂会慢慢倒下。生活挤兑你成为弱势,而你让自己变成弱者。所以,即使处于贫弱的处境,也不要做一个贫弱的人。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那些挣扎出贫困泥淖的人,要感谢的不是贫困,而是那些让其在贫困环境中还能奋发向上挑战贫困的力量,包括来自个人和家庭的力量,还有来自社会的各种力量。个人,不应放弃努力。同时,社会要给穷人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机会。

“万物皆有缝隙,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即使深陷困境,自尊自爱自强的人会用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金石可镂的精神,修正并改写人生的轨迹。与命运不断抗争的人,才能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线。生命是一次美丽的馈赠,不负此生则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对庄稼而言,“最好的肥料是农夫的影子”。即使在沙漠戈壁、悬崖峭壁等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持之以恒播撒希望的种子,也有可能迎来繁花似锦。幸福路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关己的看客、躺着乞要的懒客,你、我、他,亿万中国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让有涯之人生、有限之精力,在“莫向光阴惰寸功”的执着里,成为那束自尊自爱的强光,照亮风景殊异的人生彼岸。

欲扶之,应立之,此言得之。

猜你喜欢

改变命运管子归类
统计易错题归类剖析
巧取乒乓球
名校阶级论
万有引力问题的归类分析
做试验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知识改变命运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