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菩萨蛮·大柏地》背后的历史细节探究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2018-02-18朱万红

党史文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彩练宁都首词

朱万红

毛泽东作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诗人,其诗词作品始终洋溢着乐观的革命精神,饱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他的众多诗词作品中,《菩萨蛮·大柏地》一词尤其引起笔者关注。一是因为这首词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创建和巩固中央红色政权的历史过程;二是因为笔者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毛泽东在逆境中始终昂扬着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从而抒写出恢弘大气的壮丽诗篇?古人云:诗言志。意谓诗词的创作是诗人理想抱负、感情意志的自然流露,最能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下面,笔者试着联系这首词背后的历史细节来探究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谁持彩练当空舞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要想真正理解这首词,首先得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二是作者想要通过这首词来表达什么?首先从这首词的历史背景来探求其创作原因。

这首词创作于1933年夏天,这年 6月上旬,在宁都召开了中共中央局会议(史称“第二次宁都会议”),毛泽东作为中央局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了申诉,表达自己在前次宁都会议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原来,在第四次反“围剿”前夕,前、后方中央局成员之间在军事行动问题上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经过多次争论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1932年 10月 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的小源村“榜山翁祠”召开了中央局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会议传达讨论了中共临时中央于7月21日发出的《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的信》(即“中央长信指示”),“长信”不点名批评毛泽东犯了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因此,中央局一些成员以临时中央的“进攻路线”为尚方宝剑,批评毛泽东在对待第四次反“围剿”军事行动方针上存在“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毛泽东是个性很强的人,因不能得到中央局的信任,愤而提出回后方治病休养的请求。

若以常情揣度,宁都会议必定给毛泽东以强烈的挫败感和无所适从感,他在福音医院养病三个月之久,即可知其内心郁闷情状。而另一方面,面对第四次反“围剿”严峻形势,他仍然希望中央局其他成员能理解、采纳他提出的军事路线。

在“第二次宁都会议”上,他提出申诉,除了表达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之外,更希望由博古负总责的中共中央局能够肯定并接纳他所主张的正确路线。然而,博古给“第二次宁都会议”作结论时,重申前次宁都会议是对的。毛泽东在“第二次宁都会议”上再次受挫。事实上,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是周恩来、朱德极力抵制“左”倾错误,根据战斗局势的变化,灵活运用前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而取得的。毛泽东此时的处境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面对无法应付的环境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反应,会本能地寻找一个心理满足的机会或找到心理宣泄的途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正好,在“第二次宁都会议”结束后,毛泽东重返瑞金,途经大柏地时巧遇了一场大雨。雨过天晴,在斜阳辉映下,一碧如洗的天空悬挂着一抹绚丽的彩虹;碧空下的群山延绵起伏、苍翠欲滴。开阔壮美的景象激荡着毛泽东的内心。古语云“不平则鸣,以舒其愤”,富有文学才情和诗人气质的毛泽东,瞬间把心中的块垒化作充满浪漫色彩的“天问”:“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词的开篇以反诘的语气发问,极具强烈的感情色彩,畅快地释放了作者心底的情绪。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内因驱动和外因诱导下写就的,不仅使作者达到新的心理平衡,而且令作者的心境更加开阔、高远。

如若要回答“谁持彩练当空舞?”这个问题,这就涉及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的问题了。这句破空而来的“天问”极具政治色彩。综观毛泽东诗词,写“天”的诗句很多,如“欲与天公试比高”“天翻地覆慨而慷”“敢教日月换新天”等等。仔细品读,可知“天”这一意象在毛泽东诗词中一直染着浓郁的政治色彩。而从《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作所描写的壮丽景象和作者奔放的情感来看,确是饱含着“舍我其谁”的自信和豪迈。然而,毛泽东更有常人难以企及的一面,仅以常情推论,只能浮于表面。事实上,词的下阕对“谁持彩练当空舞”这一问题已作出了更深一层的回答。

当年鏖战急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词的下阕以特写的笔触描绘了前村残损的土墙,以及土墙上的弹孔。这些都是当年战斗时留下的痕迹,它把往事今情、周邊风物联系在一起,瞬间唤起了作者亲切而难以忘怀的回忆。

1929年 1月 14日,因国民党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 3600余人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游击,企望以“围魏救赵”之计解井冈之围。一路行军,由于天寒地冻,道路难行,加之敌军重兵围追,红四军经大余之挫后又在圳下溃败,沿途几战皆告失利。2月 9日,正是农历除夕,红四军进入瑞金大柏地山区,赣敌刘士毅部阴魂不散、尾追而至。毛泽东在行军中发现大柏地麻子坳狭长10华里,两边峰峦叠嶂山林茂密,仅沟底一条小路向北通往宁都,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为了振奋士气、摆脱一路挫败的萎靡之状,毛泽东连夜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商议利用麻子坳的口袋地形歼灭尾追之敌。10日下午2时许战斗打响,第二十八团第二营率先与敌交火,且战且退诱敌进入预设的伏击圈。次日上午9时许,敌军全部进入红军“口袋”,红军将士发起冲锋,杀声震天,就连平时较少摸枪的毛泽东也提枪亲率警卫排冲向敌阵,与敌人展开近战,战斗之激烈前所未有。陈毅后来描述并评价说:“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大柏地战斗,是红四军下山以来的首胜之仗。从此,红四军摆脱了一路窘境,扭转了战争局势,主动游击于赣南闽西之间,进而开辟和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无疑,回忆大柏地战斗让挫折中的毛泽东得到莫大的心灵慰藉。然而,真正让毛泽东超越荣辱和个人得失的是这次战斗之后发生的一切,往事就像这场大雨,洗涤他胸中的郁闷,坚定他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在大柏地战斗之前,由于村中百姓对红军队伍不了解,因害怕而离家藏入山中。红军战士一路挨饥受寒,体能不支,但红军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不能动用群众的财物。因此有人向毛泽东建议借用百姓家中的粮食,算清价钱,留下欠条,待以后筹得现洋如数归还。毛泽东考虑到当前战斗的实际情况,批准了战士们的请求。

5月中旬,红四军入闽途经大柏地时,毛泽东没有忘记大柏地战斗时的“承诺”,他要求部队组织一个小分队,负责召集群众大会,偿还当时借用的粮食和其他财物。毛泽东在会上还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告诉大柏地的群众,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号召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群众纷纷称赞红军队伍,红军是替老百姓打天下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当时就有十多个青年报名加入红军。自此,红四军在赣南就开始拥有了坚强的群众基础。

大柏地这个地方对于毛泽东来说是个福地,不仅在于这里的山水和百姓给他以慰藉和鼓舞,更因为大柏地战斗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认识到“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让他深刻认识到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工农群众之中。“谁持彩练当空舞?”答案是人民!因为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绚丽的历史天空。其实,他的这一思想认识,在他领导创建红色政权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诗意的表达。比如:“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等等,这些诗词无不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争思想。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从这首词涉及的更多历史细节来看,毛泽东不管是在前线领导战争,创建、保卫红色政权,还是在后方领导苏维埃各项建设事业,他都一直秉持着人民的立场,一切为了工农群众、一切依靠工农群众,以一颗赤子之心“装点”苏维埃的革命事业。

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正是中央苏区鼎盛时期。在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回到后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中央苏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因而得到有序开展,尤其是1933年春夏进行的查田运动和春耕生产运动正朝着“今朝更好看”的方向发展。

1933年2月,毛泽东受命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此前,毛泽东就深刻意识到查田必要性,因为出现了阶级划分不准确,出现很多瞒田现象,有很多地主、富农、高利贷者隐藏在贫雇农、中农里面,混进党、政、群团里,土地革命的利益不能完全落到劳苦大众身上。毛泽东深入瑞金叶坪乡作调查研究,掌握了实际情况。3月,毛泽东与中央土地部副部长王观澜带队到叶坪乡进行查田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6月初,中央政府发布《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苏区中央局发布《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6月17日、25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在叶坪分别召开了八县区以上苏维埃政府负责人查田运动大会和八县贫农团代表大会。在大会上,毛泽东详细说明了查田运动的意义、路线、方针、政策,并提出了查田运动的策略、步骤及具体措施、注意事项。后来还特别撰写《查田运动的初步总结》《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等文章发表在《红色中华》《斗争》等报刊,强调查田运动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一切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工作方式,是查田运动最大的敌人”。毛泽东在宁都会议之后,一心扑在苏维埃各项事业的建设上,努力在实践中指导查田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改善工农群众与士兵的生活,毛泽东还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在此之前,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管理,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直接影響苏区军民的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开展。1933年4月11日,经苏维埃中央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央国民经济部,担负起主抓经济建设的任务。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各种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和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处也建立了起来,国有企业也实际地发展起来了,苏区百姓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在经济建设上,毛泽东尤其重视农业生产,结合查田运动,大力提倡春耕生产运动。1933年5月,毛泽东在瑞金武阳区亲自主持了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授予武阳区、石水乡“春耕生产模范”锦旗。树立典型,以激发苏区人民的劳动生产热忱,带动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若结合时间节点来看,中央苏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正是在两次“宁都会议”之间形成的。此间,毛泽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词能尽扫抑郁情绪,而洋溢着乐观、自信、豪迈的革命情怀,是因为他站在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工农群众的高度去看待个人际遇。词中“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一句,言在此意在彼。既描写“弹洞”装点苍翠的关山,而别有一种美丽;又诗意地表达了自己的革命情怀,即以崇高的革命理想去“装点”人民的事业。

责任编辑 / 陈 洪

猜你喜欢

彩练宁都首词
神回复
手持彩练当空舞
彩练当空舞——2018珠海航展上空军“红鹰”表演队四机特技表演
宋高宗的眼力
我记得,我记得
月人《元词六十首选评》出版
谁持彩练当空舞
彩练当空舞、六机楔队形
宁都暴动亲历记
纪念宁都起义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