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班级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018-02-18马绮蔚

甘肃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安全问题

马绮蔚

【关键词】 幼儿园;班级;安全问题;内因;外因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39—01

《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近年来,幼儿在幼儿园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幼儿在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班级是与幼儿一日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场所,探究幼儿园班级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预防及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成为幼儿园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课题。探究幼儿班级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可以为有相关困惑的教师提供借鉴,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幼儿园班级安全问题产生的内因

1. 幼儿自身伤害。幼儿喜欢用感官体验,比如将异物放入嘴里、鼻子里、耳朵里等等,这样就会存在异物堵塞的危险;同时幼儿天性对游戏喜爱,他们喜欢玩水、喜欢攀爬、追打等刺激的活动,而这些活动较安静的活动相比,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再者,幼儿因为自身个体原因,患有身体疾病或者心理疾病,在幼儿园也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如幼儿有习惯性脱臼等。

2.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的原因,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缺乏辨别危险与安全的能力。班级中教师对幼儿自我能力的培养不足,以及家庭教育中安全意识的培养缺失,造成幼儿做危险的事或者无法躲避危险,发生安全问题。幼儿安全意识薄弱,不能预估危险,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奔跑、跳跃时很容易控制不住而摔倒、撞倒他人,发生磕破、骨折等危险。

二、幼儿园班级安全问题产生的外因

1. 同伴伤害。在家庭中,大部分幼儿都是养尊处优,唯我独尊,不懂得分享、谦让,尤其是刚入园的幼儿,这就很容易在与同伴游戏时发生争抢,幼儿没有正确处理的经验,导致他们会选择“以武取胜”,往往就是推到对方,自己抢过来玩具,这样瞬间的行为很容易发生被玩具划伤、撞伤的安全问题。幼儿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甚至会对喜欢的小朋友表现出咬一咬的行为,也会伤害同伴。

2. 班级设施对幼儿的伤害。班级环境创设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班级设施和材料投放造成的安全问题。比如班级桌椅、柜子、床边角较尖,插座较低,开水器、消毒柜在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这些潜在危险都是隐患。教师投放材料不准确也会伤害幼儿,比如对于小班幼儿不宜投放颗粒玩具,不投放尖锐的工具等。

3. 教师对幼儿的伤害。幼儿教师一般工资较低,但工作压力大,业务考核多,尤其在幼儿多幼儿园少的现实情况下,幼儿园几乎都是大班额班级。尤其是公立幼儿园,笔者观察到的某所幼儿园更是每班有50-60个孩子,但是多数幼儿园每班人员配班都是2名至3名教师,幼儿教师要管理如此庞大的班级已经不易,还要培训、考核、接待参观等,幼儿教师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个别教师工作时精力不足、心思不齐,对幼儿独自离开教室都不过问,有时忙于应付自己的事,放任幼儿自己玩玩具,或者在幼儿午睡时,自己也同幼儿一起睡,视线脱离幼兒,更有甚者,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幼儿身上,发生“虐童”事件。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幼儿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创伤,教师侮辱性的语言对幼儿性格形成带来严重消极影响,对幼儿精神的伤害是难以平复的。

4. 外在因素对幼儿的伤害。儿童走失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重大灾难。笔者发现,在早晨送幼儿入园时,个别家长存在着急上班,将幼儿送至幼儿园门口,让孩子自己进去的现象,幼儿好奇好玩的特性,极有可能发生不按照家长意愿进班,自己再次走出幼儿园的可能性,如果幼儿园门口无保安、无值班教师,幼儿走丢、走失情况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幼儿离园时,有些家长会让自己的同事、朋友来接幼儿,教师不与家长核实,就让孩子接走,也会发生幼儿走失的安全事故;其次,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等的发生,也对幼儿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

由此看出,班级安全问题的发生,既有幼儿自身的原因,也包括教师、家长、环境的原因,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师德师风,严已律己,注意自己的语言,杜绝任何体罚及变相体罚行为;其次,在工作中要排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预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及时处理;最后,教师与家长合力注重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保证幼儿在班级中的身心安全。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安全问题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侵华日军失败内因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