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中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8-02-18喻亚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体会心理护理

喻亚平

【摘 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中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于2016年09月--2018年09月,将本院收治的64例康复期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2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2例则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康复期颅脑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颅脑损伤;康复;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中遭受着极大的身心压力,由于患病,使得患者无法正常活动、思考,严重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极易使得患者心理过于抑郁和焦虑,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基于此,及时行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负性情绪,重新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念,显得至关重要[2]。对此,本文特此探讨了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阶段的应用体会。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治的对象为64例康复期颅脑损伤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6年09月--2018年09月,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2例。研究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6例,女性观察对象16例,年龄22-61岁,平均(37.8±9.7)岁;常规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7例,女性观察对象15例,年龄21-60岁,平均(37.5±9.6)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具体为(1)心理支持:颅脑创伤大多数都是因为突发意外所致,需尽快入院诊治,行手术治疗,但是因为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患者的心理难免产生大幅度的波动,影响临床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耐心、主动倾听患者诉说,掌握患者心态变化。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尽量用关怀、关切的口吻和语气,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告知患者具体病情,引导患者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并说明疾病是可以治愈的,让患者不要过度担心。(2)理性情绪:由于患者不了解自身的病情状况而使得情绪大幅度波动,影响患者康复和治疗依从性,对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念,保持理性。护患紧密交流后,掌握患者心态变化,明确患者心态变化的根源,以便于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谈话交流期间,护理人员注意交流技巧,消除患者非理性观念。(3)行为矫正:康复期是颅脑损伤患者疾病恢复最为关键的时期,对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锻炼的同时,针对锻炼不配合或主动、积极性欠佳的患者,适当的予以行为矫正干预,包括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心理学行为矫正方法。在患者康复锻炼期间,若患者配合良好,可予以褒奖或奖励,若患者锻炼不配合的患者,不断的予以行为强化或重点说明,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用焦虑评分量表(SAS)、抑郁评分量表(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越严重。(2)满意度:用自拟量表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卡方检验[n(%)]计数资料差异;用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75%,明显高于常规组78.13%,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颅脑损伤在临床脑外科中比较常见,颅脑轻微损伤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等表现,临床针对性予以诊治之后,无后遗症;而颅脑重度损伤具有高死亡率、病情十分凶险等特点,后期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比如肢体偏瘫、活动功能受限、感觉障碍等[3]。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以及护理模式的创新,临床越来越注重患者的心态变化,临床实践表明,颅脑损伤之后遗留负性情绪的风险显著大于其他系统疾病,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4]。基于此,积极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狀态,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价值。

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容易高发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常规化护理模式下,比较侧重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未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障碍治疗,故而临床应用效果欠佳。对此,本文特此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发现,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且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心理支持、理性情绪以及行为矫正等心理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颅脑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总之,针对康复中的颅脑损伤患者,需加强心理护理,进而促使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蒋真真,许红梅,王梅林,等.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康复期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影响的Meta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7,40(05):350-353.

邱海英.心理护理对改善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4):168-169.

黄文姬,杨丹,向中华,彭涛.心理护理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抑郁及焦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7):69-71.

黄艳玲.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负性心理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3):144-146.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体会心理护理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