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干预促进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护理体会
2018-02-18刘莺莺
刘莺莺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脉络膜黑色素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手术患者,早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围手术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心理变化,及时制定了合理、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康复出院,定期随访进行院外延续心理干预,并通过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评定。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评分中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明显增强;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围手术期;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alignant melanoma,CMM) 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球内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的转移性和侵袭,根据肿瘤大小治疗分局部光凝、冷凝,局部切除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化疗,CMM易发生眼外和全身转移,预后较差葡萄膜黑色素瘤20%~50%最终死于远处转移,国内报道为34.95%。[1] 眼球摘除是目前较好的方案。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使患者产生极度焦虑和恐惧等负性心理,而心理因素的影响与手术康复关系密切。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对收治的12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58.86±9.16)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听、说、读、写,可对问卷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者;未行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者,既往无其他严重病史及精神病史者。设定生活质量调查表,在术前、术后、出院随访等不同时期,对病人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睡眠、饮食、心理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对比。
2 方法
2.1 术前心理干预 责任护士以热情、耐心、诚恳的态度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早期心理疏导,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排斥心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调查,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学会减轻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听古典轻音乐,制定对应的曲目单供患者及家属选择。平时操作过程中诚恳,亲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嘱咐家属多陪伴患者并多与其交谈,使其感受到亲人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 讲解手术方式方法及预后,由于手术牵拉眼肌,可能造成疼痛与胃肠道反应,教会缓解方法,告知患者必要时遵医嘱用药缓解,介绍成功案例。教会患者做术前准备及训练,如:踝泵运动、颈肩操等,可防止术后不适。通过积极的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让患者了解到自己存在的负性情绪对治疗和康复的严重影响,建立自我调节能力,缓解对手术产生的应激反应。
2.2 术后疼痛的心理干预 通过术前的预后告知,患者有较好的心理准备,增强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术后运用疼痛面部表情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将疼痛等级由轻到重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根据不同疼痛等级,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及治疗措施。60%患者疼痛评分≤3分,为轻度疼痛,多巡视患者,与其聊天,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嘱其放松心情,听轻音乐,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40%患者疼痛4-8分,为中、重度疼痛,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止疼药,注意休息,避免抬头,低头、咳嗽,防止头部活动频繁引起疼痛加重。对于疼痛患者做好交接班,持续关注疼痛情况。
2.3 安全护理的心理干预 告知患者术后单眼视功能,立体视消失,视野的缩小,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意识,起床活动时避免过快,将常用物品放于易取之处,穿衣不应过大过长,穿合脚防滑拖鞋,鼓励适当下床活动,指导家属搀扶,及时清理床旁热水瓶及走道杂物,以免碰伤烫伤,促进患者更好的适应单眼视功能。
2.4 加壓包扎的心理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加压包扎(2-3天),目的是有利于止血,消肿,促进伤口愈合,[3]注意询问患者对加压包扎的感受,观察松紧度是否适宜,了解局部皮肤血运情况、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出血过多时告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眼部清洁干燥。患者换药时,护士站在患者身旁给予安慰、鼓励,说明换药的重要性,让患者以平稳的心态完成换药过程。[4]
2.5 用药及饮食的心理干预 向患者解释术后用药的目的、时间、方法,取得患者理解配合。全身抗炎、止血治疗,教会患者眼部左氧氟沙星眼液及眼膏点眼防止感染,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进食适合患者口味,色泽鲜艳,易消化的清淡饮食,指导患者宜食营养丰富、松软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过度用力排便引起术眼伤口裂开。
2.6 出院指导及延续心理干预
①术后大多数患者担心复发,告知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随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提高疾病防控意识,介绍成功案例,消除患者顾虑。②为缓解患者因单眼影响容貌,提前准备护目镜,鼓励患者放松心情,说出自己的想法,三个月后可定制义眼片保护改善外观。[5]③出院1周、2周、1月、3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评估,鼓励患者在康复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和外界的交往,获得社会安慰和支持,有利于身心的康复。[6]
3 讨论
目前的护理工作已经转化为优质的整体护理,但是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抓住护理重点,给予合理、适宜、延续的整体护理措施及心理干预。尤其是眼科肿瘤患者心理干预应该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但心理干预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配合、患者本人的接受程度、心理社会因素等等,仍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4结果
心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中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明显增强;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2例患者术后积极配合治疗,无明显不良情绪,定期复诊,其中10例主动定制佩戴义眼片,改善外观。结论: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脉络膜黑色素瘤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有助于促进患者手术后身心康复,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赵志娟,何健,丁素玲等.2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和病理误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22卷4期 49-50.
王英邱玉贞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46卷12期 1184-1186.
管怀进 眼科手术操作技术[M].2012.
庄英 护理干预对单眼加压包扎患者安全隐患的影响.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年2期 77-78.
刘哲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37例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2014年7期首页>临床医学> 104-105.
覃桂荣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护理学杂志》2012年27卷3期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