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8-02-18刘晓伟刘庆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情绪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

刘晓伟 刘庆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其心理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科室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遵从医嘱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合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情绪,对比预后效果。结果:SAS量表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对象的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为P<0.05。观察组本次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心理情绪;预后

【中图分类号】R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文中就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可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象共80例收集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平均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平均值取(42.8±6.3)岁,胆源性胰腺炎19例、酒精性胰腺炎12例、特发性胰腺炎9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平均值取(41.3±6.7)岁,胆源性胰腺炎17例、酒精性胰腺炎15例、特发性胰腺炎8例。80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均具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典型的临床症状。排除了呼吸道感染、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两组对象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为P>0.05,可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患者开展急性胰腺炎的疾病知识,说明治疗期间的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干预,遵从医嘱为患者实施相应护理[1]。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更加细致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询问患者的感受和心情,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用简单的语言说明患者发病的原因和机制,介绍治疗方法,询问患者对自身患病情况的了解程度和对急性胰腺炎医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指出其在认知上的一些错误并进行正确的指导说明,让患者对自身的治疗进展有所掌握,减缓焦虑的情绪。介绍科室成功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经验,告诉患者不必过于担心,使患者保持一个积极、放心的状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问题,鼓励患者主动说出疑问,并给予专业的解答和说明,消除患者的鼓励。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态度,回答问题时尽可能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表述去说明,对患者的反复提问,不能够显示出不耐烦的情绪。询问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安、焦虑等情绪,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减轻不良心理情绪,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进行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为患者播放轻柔的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平静患者的心情。

1.3 临床观察指标 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该量表总分为0-75分,以50分为标准,低于50分表示患者不存在焦虑情绪,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对本次治疗的有效率进行分析评价预后情况: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则为治疗无效、症状大部分好转则为治疗有效、各项症状基本或是完全消失则表明治疗显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研究应用统计学数据软件包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 )表示,通过t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对象SAS评分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可见下表1: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仍焦虑的几率为7.5%(3/40),对照组干预后仍焦虑的几率为32.5%(13/40),差异对比X2=7.812,P=0.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5(31/40),两组之间差异对比X2=5.164,P=0.023。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多与饮酒、胆管结石等因素有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多伴有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血胰酶升高等症状[2]。由于病情进展快,疼痛严重,急性胰腺炎患者多伴有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这对后续的医护工作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法给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3]。急性胰腺炎往往伴有严重疼痛和各种不适,加之病情进展快,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随之产生焦虑、恐惧、进展等负面情绪,甚至无法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干预。护理人员用简单的表述向患者说明其病情的紧张情况和治疗效果,使患者对自身疾病保持正确的认知,减轻过度焦慮的情绪。并且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深呼吸,为患者播放音乐,帮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的身体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也有效的缓解了负面情绪。本组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负面情绪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并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4]。

结语:

综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情绪,获得良好预后,是非常必要的护理内容。

参考文献

曾梅英. 舒适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107-108.

王丽艳. 急性胰腺炎病人心理护理干预的技巧及临床效果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327-328.

龙园园.综合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39-43.

贾兰芳,卢晓静,刘富德. 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焦虑的影响[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1):43-45.

猜你喜欢

心理情绪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
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