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02-18徐骁然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胺碘酮

徐骁然

【摘 要】目的:观察用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5月30日到2018年5月30日,按照“简单随机”方式分组,每组50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再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总数、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后,室性早搏总数、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小于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后,患者心率指标改善效果佳,且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指标效果理想。

【关键词】胺碘酮;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效果;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1

前言

在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当中,冠心病即为其中一种[1]。近几年来此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常见的并发症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常规药物有抗血栓药物以及硝酸酯类药物,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在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当中,胺碘酮为其中一种,在本文中选取了我院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旨在观察用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具体见下文:

1.1 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间为2017年5月30日到2018年5月30日。按照“简单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在性别比例方面,男女比例为,男:女=27例:23例;年龄区分方面,最高年龄为(82)岁,最低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65.78±2.68)岁。

观察组患者在性别比例方面,男女比例为,男:女=30例:20例;年龄区分方面,最高年龄为(80)岁,最低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65.25±2.42)岁。

两组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2]为:

纳入标准:(1)年龄在60至82之间的患者。(2)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书。

排除标准:(1)排除有脏器功能损伤及严重精神方面疾病患者。(2)不能配合完成此项研究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性别比例、年龄区分等资料,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尿剂、调脂治疗、地高辛以及吸氧治疗等,同时服用安慰剂淀粉片,两百毫克一次,每天三次。用药一周后,每天两次。用药两周后,每天一次。

1.2.2 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联合胺碘酮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联合胺碘酮治疗,两百毫克一次,每天三次。用药一周后,每天两次。用药两周后,每天一次,剂量为两百毫克一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需对微量元素如镁、钾等进行严格控制。患者在治疗前,均需要进行常规检查。

1.3 观测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总数、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指标数据。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以“均数±平均差”的形式来表示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总数指标、心率指标及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并用t值来检验。若P小于0.05,则说明两组患者的指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总数、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指标

观察组患者心率(100±12)次/min、左室射血分数为(54.8±6.8)%、室性早搏总数为(986±80)个/d;观察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如图表1所示: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为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根据相关报道,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且会降低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因此,治疗心律失常十分重要。常规药物治疗易造成患者出现负性肌力的情况,在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肌功能方面效果不理想。在临床上,胺碘酮应用较为广泛,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其中一种,改善血流动力血学,延迟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室肌传导,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心肌功能[3]。胺碘酮能够增加患者的心肌供血,扩张冠状动脉,缓解了心律失常情况,在本文中选取了我院10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治疗方式的研究,目的在于观察用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率(100±12)次/min、左室射血分数为(54.8±6.8)%、室性早搏总数为(986±80)个/d;对照组患者心率(118±18)次/min、左室射血分数为(44.2±6.8)%、室性早搏总数为(2632±268)个/d,观察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比较常规治疗,胺碘酮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当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室性早搏总数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对控制患者心律失常情况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后,患者心率指标改善效果佳,且室性早搏总数及左室射血分数指标效果理想。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模式值得医院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江洪,易春峰,李元红.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2(21):122-126.

梁国钦,廖华.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7,5(1):21-24.

孫燕,任志明.中小起始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3例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7):841-843.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胺碘酮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