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啤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升级对策

2018-02-18黄玉龙马祥成孙若诗庞中存张芳康三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对策

黄玉龙 马祥成 孙若诗 庞中存 张芳 康三江

摘要    总结了啤特果的生长习性、营养成分、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升级对策,以期发展壮大临夏州啤特果产业,建立健全啤特果产品开发和市场流通体系,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带动区域扶贫产业发展。

关键词    啤特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甘肃临夏

中图分类号    F326.13;S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114-02

啤特果又稱酸巴梨、牙面包、皮胎果,性温、味酸甜,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及钙、钾、铁等微量元素,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果汁呈黄褐色、澄清透明、有光泽,具有独特纯正的口感和气味,酸甜爽口[1],为青藏高原边坡区特有品种[2],处于梨属植物分布的上限。啤特果是当地生态经济兼用型乡土品种,为甘肃西南部特有梨树品种,是“甘肃十大名果”之一。啤特果为三倍体品种,种植时不宜作为授粉亲本,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1 900~2 500 m之间,主要于临夏州和定西市部分县(区)的农田间栽植,其中和政、临夏、广河、东乡县为集中栽植区[3]。

1    生长环境

1.1    气象条件

临夏州南部(西南部)为温寒湿润区[4]。临夏州啤特果适宜生长区年平均气温4.5~7.0 ℃、日平均气温≥5.0 ℃、年总积温2 400~2 800 ℃,年降水量500~700 mm。啤特果花期适宜气温为10~15 ℃,温度过低(<5 ℃)或过高(>30 ℃)均会对其授粉受精产生不利影响。果期最适气温为13~16 ℃,降水量为450~550 mm[5]。

1.2    土壤环境

啤特果是生长在甘肃省临夏地区海拔约2 400 m山区的一种独特山珍,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与其他植物相比,啤特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特定的光照条件、气候、雨水量等,只要予以一定的土壤,并有专业的种植管理,便能够正常生长。

1.3    生长习性

啤特果喜阴凉、高海拔环境,特别能够耐受寒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特殊的生长习性为啤特果在海拔2 400 m左右的环境中生存奠定了基础。

3    生产发展现状

3.1    种植情况

目前,甘肃省以和政、广河、临夏县为重点区域的啤特果产业总面积达到1.82万hm2,其中挂果面积达6 986.67 hm2,总产量2.59万t,年产值4 324.78万元[10]。临夏地区啤特果幼树、初结果树较多,盛果期树甚少;产量相对较低,挂果树平均产量2 250 kg/hm2,平均株产量为5 kg;正常年份,啤特果盛果期产量可达250~500 kg/株。

3.2    政府扶持情况

啤特果产业主要分布在和政县,该县是甘肃省58个重点贫困县之一,也是592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之一[11]。作为临夏州战略主导产业之一,啤特果也是临夏州政府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选定的一个产业扶贫主攻方向。通过当地政产研合作实施科研及技术推广项目,已总结出了林下套种、建园覆膜、整形修剪、深耕施肥、壮苗培育等实用技术,制定发布了各项技术规程,为啤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政府扶持下,成立了多个啤特果种植产销合作社,发展壮大了八八啤特果公司等5家深加工企业,显著提高了啤特果加工销售能力。但啤特果销售仍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销售市场以摊点、马路市场为主,基本处于农民自产、自贩、自销的初级阶段,社会化服务程度低。

4    存在的问题

4.1    果品加工模式单一

现有果品流通服务设施、设备仍处于较低水平,经营、加工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少,销售产品仍多为鲜果与贮存后的黑果,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占总产量的75.4%,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其加工产品松鸣岩牌啤特果果汁饮料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畅销省内外,亦是梨树果品加工中不多见的梨果饮料。但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加工产品单一,其远远不能占领市场,加工消化量仅占年产量的1/4,导致大部分果品积压。

4.2    交易市场滞后

啤特果鲜果采摘后有一个后熟过程,一般采收后需在自然条件下后熟15~20 d,果实变黑、变软后,方可食用[12]。由于这个过程历时较短,储运较困难,导致啤特果销售期较短,果品集中在短期销售,供大于求,市场通货膨胀,以致价格大幅下降,使收购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13]。而收购者竞相压价,使啤特果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农民无法获取较高的收益。

4.3    经营管理粗放

啤特果虽种植面积广,但经营管理粗放,大部分啤特果处于野生生长模式,啤特果果农对霜冻灾害预防、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不到位,不能按时施肥防虫,导致果品产量、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4.4    果品市场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啤特果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仅在本地市场流通,市场非常狭小,导致农户种植啤特果的积极性不高;其次人们对于啤特果的营养保健价值认识不清,市场认可度很有限,无法在外地市场立足。这些问题导致啤特果产业停滞不前。

4.5    病虫害严重

当地植保防疫部门调查显示,啤特果病害有11种、虫害有28种、天敌昆虫有13种。病虫灾害的普遍发生对啤特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14]。危害较大的病害是叶枯病、煤污病、白粉病等,易导致啤特果叶片枯萎和初期落叶;危害严重的害虫主要有栎线小卷蛾、梨花象甲、中国梨喀木虱、梨斑叶甲、梨星毛虫、乌苏里梨喀木虱、梨茎蜂等。

4.6    开花季易遭受冻害

啤特果开花结果以及成熟易受高海拔区域气候影响。由于每年天气变化情况无常,啤特果遭受气候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特别是啤特果开花季节遇到冻害,受损程度随海拔、坡向各不一样,有些年阳坡受冻、阴坡未冻,高海拔区受冻、低海拔区未冻,无法划定易受冻害区域。但总体来说,管理经营差的果园冻害相对较重,管理经营好的果园则冻害相对较轻。

5    对策

5.1    建立优势种植区域,提高规范化生产水平

对各县区的光照、土壤、气温、降水量等进行对比,筛选出最适宜啤特果生长的地理环境,在适宜区科学规划种植面积,改造劣质果园,培育并推广优质品种,形成区域优势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的新格局[15-16];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认真执行啤特果育苗和栽培技术规程,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行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生产绿色有机果品,有效提高果品的产量与质量。

5.2    适时种植,加强管理

临夏州大部分区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一般选择在春季种植啤特果,并进行长期管理和科学及时的病虫害防治[17]。啤特果果树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幼苗种植3~4年后才会结果[18],要做好对幼龄果树的田间管理,按期施肥、浇水、修剪、补栽、防治病虫害等,促进啤特果更好地生长结果[19]。

5.3    大力发展果品产后贮藏加工

由于啤特果成熟采摘之后要经过后熟过程,这个过程时间较短,导致鲜果销售期较短;且经过后熟的果品发软,贮藏和运输较困难。因此,要利用现代贮运保鲜技术延长啤特果的贮藏期和货架期,延长优质果品的销售周期,提高抗风险能力;充分挖掘啤特果的功能价值,开发多元化的高附加值系列产品,以浓缩果汁为主,积极开发果酒、果醋、果脯、脆片、酵素、咀嚼片等产品[20]。

5.4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建立啤特果标准化产业园的基础上,将休闲观光、饮食娱乐、花期观赏、采摘体验、“花儿”比赛、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元素与啤特果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啤特果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5.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开发

在政策扶持方面制定优惠措施,实行奖励机制,在啤特果种植和贮藏库建设上给予一定的奖补金;啤特果种植合作社、大户、规模加工企业优先享受惠农贷款,对规模加工企业予以一定的技术支持,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着力培育富民特色产业。

5.6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

利用互联网、电视、报刊、广告牌和订货会等多种形式,宣扬啤特果的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农业博览会、洽谈会、交流会等为载体,精心设计布展,使啤特果打开省内外市场。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喜好,从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功能价值、文化元素等方面提升和引導,加深消费者对啤特果价值的了解,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

5.7    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组建啤特果产销合作组织,发挥产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对内重点抓好临夏州各县(区)的连销型批发网点建设,在外重点开拓兰州、天水、西宁、银川等辐射地区的专业批发市场,从周边大中城市探索市场潜力。积极扶持各大加工企业建立“公司+农户”的产业形式和订单农业模式,形成“农企销消”四位一体的产业服务体系,共同推进啤特果产业化发展。

6    参考文献

[1] 杨柏峰,杨富民,陈海龙.啤特果酶解榨汁工艺条件优选[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122-123.

[2] 刘彩云,彭章普,魏晋梅.酸巴梨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2017(2):292-295.

[3] 白贺兰,乔德华.和政县啤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升级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7(9):56.

[4] 冯进军,周丽萍.临夏州高寒湿润区氮磷钾肥配比对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5(7):3-4.

[5] 崔学祯,吴进祥.北椒南梨是临夏州经济林果种植区位优势[J].甘肃农业,2005(10):78.

[6] 郑艳霞.啤特果基本营养成分以及多糖提取工艺和活性功能的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0.

[7] 周静然.基于价值链分析88啤特果公司竞争优势提升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3(23):276-277.

[8] 安树康.皮胎果梨营养成分定量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6):43-46.

[9] 王永刚,任海伟,王晓力,等.啤特果营养成分的分析评价[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12):2991-2996.

[10] 闫作平.临夏州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N].民族日报,2016-04-11(002).

[11] 和政县财政局,和政县扶贫办.立足县情实际着眼精准扶贫:和政县扶贫工作纪实[J].发展,2016(1):16-19.

[12] 申红梅.临夏州啤特果果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9(4):49-50.

[13] 范琴花.严厉的宏观调控制下转变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2-3.

[14] 石培贤.临夏州啤特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N].民族日报,2016-05-30(002).

[15] 蔡广珍,孙磊.临夏地区啤特果种植适宜性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192-194.

[16] 王生林,王文略,马丁丑.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SWOT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09(4):112-115.

[17] 杨永林,朱发龙,林才.影响和政县啤特果(梨)丰产稳产的原因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64-65.

[18] 马晓妍.啤特果生长环境需求分析及栽培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7(1):62.

[19] 孟利峰,任哲斌,刘伟.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41.

[20] 李宁,商保平,徐立强,等.浅谈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5):73-75.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