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缆桩系缆模式及强度校核原则分析

2018-02-18倪伟平

船舶设计通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系缆缆索剪切应力

倪伟平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201203)

0 前言

带缆桩作为船舶系泊属具,用以系固和操作缆索。系于带缆桩桩柱上的缆索与码头缆桩或其他系固点进行连接,以实现船舶的系泊和拖带。带缆桩直接承受缆索或拖索的载荷,自身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带缆桩通常只允许一条缆索系固其上,但实际船舶中往往看到两条缆索同时系在一个带缆桩上。这种系缆方式和系缆习惯直接影响带缆桩的负荷,从而影响带缆桩的长期使用,并影响系泊效率。

直接作用于带缆桩的系缆方式将统称为带缆桩系缆模式。以双柱带缆桩(普通带缆桩)为例,OCIMF依据标准ISO 3913推荐两种系缆模式,分别是“8”字系缆模式和绳圈系缆模式,并作为常规系泊模式,用于考核带缆桩强度[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适应多种系泊要求,系缆模式不再囿于上述范围,趋向多元化,改良后的系泊模式常常作为经验被推广。个别时候带缆桩还要充当导缆中介的角色。

多种系缆模式中带缆桩的负荷,新系缆模式是否合理,带缆桩的强度校核原则是否发生变化,都值得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为带缆桩的使用提供合理建议。

1 带缆桩系缆模式

“8”字系缆模式是最常见的系缆模式,即缆索绕过带缆桩的双柱,缆索最少缠绕5圈,并尽量贴近桩柱的根部,见图1。

图1 “8字”系缆模式

另外一种常见的系缆模式是绳圈系缆,即缆索通过绳圈套在带缆桩距离舷侧较近的桩柱上,如图2所示。绳圈又称琵琶头,此种系缆模式同样适用于拖带模式。

图2 绳圈系缆模式

其他系缆模式以上述模式为基础,可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模式A——在双桩上挽回头缆,即将缆索的琵琶头套在双桩中较远的一个柱上,再将双股的系缆从导缆孔送出到岸桩套上[2],见图 3。

图3 模式A

模式B——缆索在端部形成一个“8”字圈套绕在桩柱底部,该绳圈中间相互固定,系泊缆索从固定处引出,见图4。

图4 模式B

模式C——2条缆索均“8”字环绕,缆索一端为自由端,见图5。

图5 模式C

模式D——缆索绕过桩柱,桩柱起到缆索导向功能,见图6。

图6 模式D

模式E——依据船员经验,系缆索一端套在一个桩柱上,在第二个桩柱上绕几圈后再作“8”字形系绕[3](见图 7),此方式被称为改进的“8”字系缆模式。

图7 模式E

模式F——缆索缠绕在一个桩柱上数圈,一端缆索为自由端,称为“O”型带缆模式[3],见图 8。 为防止脱缆,缆索端部自由端需要系固。

2 带缆桩外力负荷分析

以“8”字系缆模式为例,受力分析如图9所示。其依据为主动缆拉力T1和从动缆拉力T2关系的欧拉公式[4]见式(1):

式中:T1——主动缆拉力,N;

图8 模式F

图9 “8”字系缆受力分析

T2——从动缆拉力,N;

e——自然指数,e取2.718;

ω——缆索在桩柱上的包角,rad;

μ——缆索与桩柱上的静摩擦因数,一般为0.3

根据式(1),从动缆的作用力要小于主动缆,随着包角、摩擦系数的增大急剧变小。假定主缆作用力为缆索作用力F,缆索环绕5圈,经推导可获得计算结果如下:当μ=0.138时,带缆桩合力约为2F;当μ=0.2时,带缆桩合力约为1.55F;当μ=0.3时,带缆桩合力约为1.23F。由于缆索与带缆桩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不可能过小,那么1.5F可视作一条缆索“8”字系缆时桩柱上合力的极限值,3F可视作两条缆索“8”系缆时桩柱上合力的极限值[4]。

根据“索绕三道紧”的说法,当一端力为F,绳绕m圈,另一端的外力如果小于F′时就不能拉动绳子,F′的获得参见式(2)[5]:

式中:e——自然指数,e取2.718;

m——缆索绕圈数量;

μ——缆索与桩柱上的静摩擦因数,一般为0.3

缆索缠绕桩柱5圈后将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需要拉动的外力将远高于主缆外力,缆索便系紧,形成一个类似绳圈系固模式。此理论可解释“8”字系缆模式和“O”型系缆模式中,缆索缠绕5圈即可达到系缆作用。

当缆索作用位置离开桩柱根部时,会产生附加弯矩,从而加剧缆桩负荷。

假定缆索力为F,带缆桩受外力为P,借鉴式(1)和式(2),可获得系缆模式下带缆桩受力负荷,详见表1。

表1 带缆桩负荷分析

表1显示,“8”字系缆模式和绳圈系缆模式中,除缆索力外还要考虑缆索的弯曲作用;当两根缆索同时作用时,情况会更加严峻,如模式A和模式C。在模式D中,缆索直接绕过桩柱并靠近桩柱顶部,带缆桩负荷较大,对桩柱根部产生较大弯矩,应当尽量避免。模式E较传统“8”字系缆模式,降低了带缆桩负荷,有利于系缆。模式F利用单柱系缆,另一桩柱也可独立系缆,可提高系泊效率。

3 带缆桩强度校核原则分析

外力明确时,可对带缆桩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度分析。但在选型初期,由于系缆模式并不确定,带缆桩强度分析属于笼统分析,需要按照最危险状态进行校核,可参见GB/T 554—2008(以下简称国标)中A.1.1和A.1.2部分。此时,带缆桩的负荷状态按照两条缆索作用或考虑2倍缆索作用力。

国标中A.3对于带缆桩应力计算有特别要求,即在A.1.1和A.1.2描述的负荷下,带缆桩桩柱最大剪切应力按照式(3)计算:

式中:F——缆索破断力,N;

DA——缆桩考虑焊接等因素后的等效外径,mm;

dA——缆桩考虑焊接等因素后的等效内径,mm

由于带缆桩为环形截面构件,所以根据弯曲特性及剪切应力确定方法[6],当2条缆索分别以“8”系缆,缆索作用力为F时,带缆桩桩柱最大剪切应力见式(3)。最大剪切应力为平均剪切应力的2倍,并且位于截面中和轴处,应当高度重视。

拖带模式下带缆桩强度校核可参见标准ISO 13795∶2012 中 A.2.4.3 部分。

4 结语

1)“8”系缆模式和绳圈式系泊具有广泛的应用,新衍生出的系泊模式都基于上述模式。缆索多圈环绕或“8”字时,缆索缠绕圈数最好不小于5圈;缆索尽量靠近桩柱根部,缆索自由端应尽量系固。

2)“8”系缆模式和绳圈式中带缆桩负荷情况是带缆桩较为严峻的负荷情况,改进的“8”字系缆模式和“O”型系缆模式可以降低带缆桩负荷,提高系缆效率。2条缆索“8”字系缆或挽回头缆时都加剧带缆桩的负荷,应尽量避免。带缆桩桩柱充当导缆角色时,也应当尽量避免。

3)国标中带缆桩的负荷状态已经考虑两条缆索作用或考虑2倍缆索作用力,基于此标准设计的带缆桩在上述系泊模式中均是安全的;国标中应力计算公式是综合考虑了弯曲和剪切后的应力计算公式,应直接作为带缆桩强度分析的校核准则之一。

综上所述,多元化系泊模式适应系泊要求,仍以传统系缆模式为准,改进的系泊模式可以提高系缆效率,值得推广。国标依然可以作为带缆桩初步选型时强度校核的基本依据。

猜你喜欢

系缆缆索剪切应力
30万t级油船靠泊过程实测系缆力统计分析
守护缆索桥梁的“生命线”
海洋缆索对水下航行器的动态响应
采用数值计算和OrcaFlex软件对缆索张力函数的分析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三峡船闸浮式系缆桩系泊安全性分析及实船试验
剪切应力对聚乳酸结晶性能的影响
极限海况下单点系泊系统缆索动张力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中血管细胞自噬的改变及低剪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硫化氢在低剪切应力导致内皮细胞自噬障碍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