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池县黄花锈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防御对策

2018-02-18刘娟霞吴海英李淑君

现代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盐池县黄花菜锈病

刘娟霞 吴海英 李淑君

(1.盐池县气象局,宁夏 盐池 751500;2.惠农区气象局,宁夏 惠农 751300)

黄花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拉丁学名:Hemerocalliscitrinebaroni),黄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是席上珍品,具有清热、止血、利尿等辅助疗效。黄花是盐池县2010年在扬黄库井灌区开始规模发展的特色作物,具有适应性强、栽培简单、灌水少、效益高的特点,是扬黄灌区作物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理想节水作物。目前盐池县黄花种植已规模化发展,2016年,盐池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将黄花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投入资金700万元,在扬黄库井灌区5个乡镇种植黄花2万亩。

黄花锈病是黄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它是一种发展快,危害大的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造成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花锈病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黄花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已成为黄花最严重的“三大病害”之一。为了研究黄花锈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防御对策,笔者对2013~2017近五年的黄花锈病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寻找黄花锈病发病规律及其与田间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对于加强锈病的预测预防,科学指导病害防控,提高黄花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危害症状与病原

1.1 危害症状

黄花锈病主要危害黄花叶片,其次危害花薹和花柄。始病时,在黄花叶上产生橘红色疱状斑点,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先在表皮下,以后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夏孢堆排列不规则,散生,有时多个夏孢子堆连成一片,表皮翻卷,叶面上铺着一层黄褐色粉状夏孢子,严重时全叶变黄,整蔸枯死或抽不出薹或抽薹瘦弱,花蕾少而干瘪,易脱落。在叶片和花薹上的病部形成黑褐色条状或长椭圆形或短线状(有时不定型)。冬孢子堆大小相差悬殊,有时数个冬孢子堆连在一起,亦多生于叶背,并长期留于寄主表皮下,寄主表皮不破裂。该病始发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起初田间仅有1~2株叶片发病,以后相邻植株叶片逐渐发病,最后全田发病,受害叶片颜色变黄,似缺乏营养的症状,危害严重时可使整株叶片枯死。

1.2 病原

黄花菜锈病由锈菌目柄锈菌属的萱草柄锈菌(Pucciniahemerocallidis)引起,属半知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以病残体上的冬孢子越冬,来年春天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苦菜或刺儿菜,之后产生锈孢子,侵染黄花菜后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借气流与降水进行再侵染,使发病面积迅速扩大。

2 黄花锈病的发病规律

2.1 消长规律

根据观察,黄花锈病最早始见于5月1日,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为春苗锈病流行高峰期,7月受高温干旱气候影响,病害逐渐减缓蔓延至停止扩展。秋后又开始蔓延,一般于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出现秋苗锈病流行高峰。4~5月雨水多,春苗发病重;9~10月秋雨多,秋苗发病重,如2014、2015、2016年。2013、2014年春、秋雨水少,则发病轻。

2.2 侵染循环

以冬孢子随同病残体遗留在土表越冬。春季,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危害败酱草(以黄花龙芽、粗糙败酱草或败酱草为转株寄主),在叶面形成性孢子器及性孢子,在叶背产生锈子器及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危害黄花,产生夏孢子,并多次产生和侵染,使病情加重。在生长后期或秋苗上形成冬孢子,以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气候温暖时,秋苗继续生长,夏孢子也可越冬[1]。

3 发病规律与田间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

3.1 发病始期与田间温、湿度的关系

锈病的农业气象指标日平均气温T≥20℃、平均相对湿度U≥76%,是锈病发生时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在北风、连阴雨和连续低湿期间,锈病发展缓慢;在晴雨相间和时晴时雨的湿热天气里,锈病发展迅速。据室外观测,气温20℃、相对湿度在85%左右时始病。平均气温在24~26℃、伴有雨湿时,有利锈病的发生和蔓延[2]。

3.2 发病期与降水量的关系

据对病害不同发生年份气象要素分析,降水量与病害的流行程度有密切关系。2016年8月份降水量达122.5mm,约为历年周期平均值的2倍,相对湿度84%,黄花菜锈病的发生期较正常年份提前,在8月下旬即进入发病盛期,尤其是在8月11日至24日的连续阴雨条件下,病情发展极快,造成了大流行。2013年由于持续干旱、降水量小,病害发生于9月下旬,而且发生较轻。2015年7月的降水量仅46.8mm,较历年少21%,8月的降水量 81.6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且上旬的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增加99%,为46.1mm,黄花菜锈病于此期内才发生;进入9月份后,上旬的降水量特多,达50.0mm,黄花菜锈病即大流行,田间植株上的叶全枯死。因此认为,7~9月的月降水量100mm左右和旬降水量50mm以上可作为该病流行与否的参数,而温度则在降水量、相对湿度适宜时才对病害流行有作用,一般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3.3 黄花锈病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通常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份为发病盛期,气温25℃左右,相对湿度为85%以上,有利病害发生。夏季连阴雨是影响黄花锈病的主要因素之一,7月上旬至9月底为盐池县雨季,易发生连阴雨天气,从而形成涝害,加上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引起黄花菜病害,如颈腐病、锈病、褐斑病等的发生和流行,同时多雨、高湿、寡照天气,对黄花菜的晾晒干制非常不利。

4 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

资料记载,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湖南祁东冲里花和白花 (高抗)〉庆阳线黄花〉庆阳马蔺黄花〉山西大同黄花(高感)。其次植株抗病能力差、栽植过密、偏施氮肥、生长点过嫩等也是病害的发生原因。

5 防御措施

由于黄花锈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与品种抗性、栽培年限、气候条件及田间管理密切相关。因此,防治上要合理选配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辅以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5.1 选用抗病良种

如冲里花、白花、荆州花等都是抗病品种。

5.2 加强田间管理

冬季搞好客土培蔸,将塘泥、河泥、垃圾培于黄花行间和老蔸上,对防止“毛蔸”,增强抗病防冻性能有显著作用。另外,对15年以上老蔸应及时更换新苗,以提高植株抗性。

5.3 清除菌源

秋季割老叶,拔枯秆、挖垄晒土,清除病叶、杂草并烧毁,可有效减少病菌。

5.4 锈病的危害程度与莞龄有关

老龄花的抗锈病力比壮龄花弱,15年以上的老龄花抗病力最弱。

5.5 适时搞好化学防治

根据近几年试验结果净、腈菌唑等。但速克净、腈菌唑价贵,使用较少。目前常用的药剂以粉锈宁、石硫合剂为主。黄花锈病防治分两段进行:①春苗锈病防治。4~7月经常注意田间观察,当始见发病中心(一般5月初始见)及时施药,可用20%粉锈宁乳油或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加少量洗衣粉喷雾,也可每667m2用波美 0.5度石硫合剂 1kg对水 50~60kg,隔10d左右喷药1次,连喷3~4次。②秋苗锈病防治。一般于9~10月份秋苗生长期间,667m2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喷1~2次,可有效减少越冬病原菌。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刘安民.祁东黄花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4).

[2]邹家祥.黄花菜锈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影响初探[J].农业气象,1987,(3):63.

猜你喜欢

盐池县黄花菜锈病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黄花菜“凉了”
小黄花 有“钱”景
健脑解郁黄花菜
盐池县1969-2018年大风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广州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宁夏盐池县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蒙古冰草保护模式探究
盐池县图书馆 “全民阅读”进企业、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