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背景下藏文化建设基本方略的探讨
2018-02-18白立华次仁罗布周剑恒王肃
白立华次仁罗布周剑恒王肃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2.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8)
1 新时代藏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
藏文化是指以藏族为主体的藏民族,因其所处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上多元复合而又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藏文化蕴涵了中华母文化的共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藏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西藏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地理环境,藏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建设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藏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发展藏文化,有利于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西藏经济实力提升;建设藏文化是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地位将更加重要,作用将更加明显[1]。
2 新时代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2.1 建设藏文化要秉承藏文化价值理念
藏文化的价值理念深受宗教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宗教色彩浓厚的价值理念。藏餐、藏装、建筑、唐卡、陶瓷、藏诗、藏歌、藏舞及传统节庆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行为层面的文化表现深深打下了宗教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藏文化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向心性”,这种“向心性”被多数学者概况为向人自身寻求答案。“向心性”体现着藏民族的生存智慧与发展智慧,新时代建设藏文化依然要秉承藏文化的价值理念。
2.2 建设藏文化要立足发展现状
藏文化自形成之日起,便随时间不断成长和演化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藏文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融合、选择甚至更替。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藏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藏文化的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初步建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但整体上仍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局限于表层,文化缺乏创新力,观念相对滞后;技术手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缺少从事藏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企业等;对文化的经济和商品属性认识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传统文化宣传保护工作不到位等。藏文化建设,要立足发展现状,构建完善的藏文化建设体系。
2.3 建设藏文化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核心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发展藏文化,必须要坚持藏文化自信。藏文化是西藏的思想引领、指路明灯、精神支柱、知识哺育,是藏民族思想与智慧的精华。西藏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的重要参与者,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角色,也必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舞出新姿。西藏需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全方位系统的认识,自我剖析,取其精华,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定走文化自信为核心之路,走藏文化建设的特色之路。
3 坚持创新是推动新时代藏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主线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一个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方针固定下来,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原则总结,必将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同时,“两创”方针,“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衔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思想理论、原则方向和方针政策体系。对藏文化来说,缺乏创新是发展现状。创新可以使藏文化产生文化衍生效应,是藏文化建设的必然手段,是藏文化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
数字传播是藏文化创新的最新体现,是藏文化与数字化的融合。藏文化的数字传播包括藏文化的资源采集、存储、加工、检索、传播等部分。数字传播是藏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数字传播应逐渐转变为藏文化传播的主力军。
3.1 数字传播是藏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数字传播有利于保护传统藏文化。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各类文化资源的采集、管理、处理方式更加标准和规范。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的传播载体,藏文化的传播效率大幅提升,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传播时间短、覆盖广、内容全,减少和避免了传统藏文化的流失。数字传播使文化传承更具时效性,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将愈加明显。
数字传播促进了藏文化产业的崛起。通过数字技术对藏文化的客观还原,藏文化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例如数字化采集技术、3D技术、虚拟数字电影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使宏伟壮观的布达拉宫、精细别致的藏族服装、色彩瑰丽的唐卡壁画、磅礴大气的自然风景成为独特神秘的藏族语言,也给世界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碰撞和藏音盛典。数字技术的运用使许多的是人们感受到了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极大的刺激了藏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藏文化产业开发潜力巨大,数字传播技术使藏文化可感、可知、可增值,极大的促进了藏文化产业的崛起,数字传播技术的引用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3.2 藏文化数字传播的创新应用
藏文化数字传播就是以藏文化为对象,采用数字技术将藏文化转化成为可再生、易传播、可塑性高的数字形态,便于保存和利用。例如对图书、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修复、转化、传播、再现和产业化开发,整个过程涉及到藏文化采集与识别技术、藏文化资源存储技术、藏文化数据加工技术、藏文化数据检索技术、藏文化数字传播技术、藏文化虚拟展示等。
随着信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藏文化数字传播已开始了系列创新应用,如应用数字存储技术与检索技术建立藏文化元素数据库、网站检索平台、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藏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和多形式的数字化采集存储,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可实现藏文化数字资源的共享。数字检索技术还有待突破,不同语义的理解和表达是藏文化检索技术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急需针对藏语言文字特点,突破语义限制,开发适合藏语言的数据检索系统。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在藏文化数字传播过程中也取得了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操作生成的模拟现实环境的仿真系统,具有信息多源融汇、三维动态幻景和实体行为交互的特征,使用户在虚拟环境中产生视觉和听觉感知。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甚至可以给用户带来触觉、味觉、情感感知等其它感知,让用户感同身受,难辨真假。针对藏文化遗产实体,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影像数据采集,广角立体显示和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等技术,精确还原文物面貌,建立相对应的数字特征、数字模型和空间关系,更好的保存文物资源。如西藏科技信息研究所实施的《西藏传统民族舞蹈数字化3D虚拟技术研究》项目,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西藏传统民族舞蹈的数字化以及3D虚拟展示,不仅使观众切身感受到西藏传统民族舞蹈的魅力,同时也使传统民族舞蹈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4 新时代背景下藏文化建设要体现辩证思维
4.1 坚持政治原则,又要区别对待
西藏地处西南边陲,政治意义尤其突出。西藏外接南亚、东南亚,内联新疆和四省,战略地位格外重要。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由于西藏的政治、地理等因素,经济发展较滞后,思想相对保守,缺乏技术和人才。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制定适宜藏文化发展的政策,以优惠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和吸引人才、企业来当地发展,同时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注重培养当地文化产业人才。
4.2 扩大藏文化经济效益,注重与社会功能相结合
西藏存在资源开发散乱,缺少整体规划,对文化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等现象,特别是对西藏整体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文化资源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粗放的开发利用,浪费和埋没了很多市场潜质极高的藏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传统文化被“同化”、“商业化”、“伪民俗”等不良现象,如果人们一味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民俗文化社会功能的维护,将会导致民俗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2],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严重侵蚀,造成文化资源流失,也不利于西藏民族传统文化本真性的保持和传承。藏文化的建设需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功能的融合,人们需要在建设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保持警醒,必须在发挥藏文化社会功能基础之上,扩大经济与产业效益。
4.3 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藏文化自古以来便始终坚持着继承与创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藏文化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因此把握好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和关乎藏文化的持续发展。继承即是取舍,创新则是扬弃,继承藏文化传统是对文化中有益部分的肯定,是文化之根;创新是赋予传统文化新概念、新定位、新活力,是文化之芽,文化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继承与创新是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继承的过程中,要秉承藏文化价值理念,借助创新手段,坚持走文化自信之路。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把保护与传承藏文化的理念贯彻始终,以更先进的理念、成熟的技术传播藏文化。只有将传统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藏文化更好的发展。
5 结论
新时代藏文化的建设,要明确藏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基本定位,找准着力点,坚持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时代主线,把握好藏文化建设中的辩证关系。新时代的到来,藏文化建设伴随着机遇和挑战。新时代背景下的藏文化建设要抓住机遇,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媒介、新渠道相结合,融会重铸,引进人才,发挥优势,克服困难,逐步建立特色西藏文化、建立文化强区、建立新的生产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社会价值,提升和扩大藏文化的传播影响力,使藏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