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绘画中丙烯材料的应用

2018-02-17马彬姀

西部皮革 2018年2期
关键词:丙烯水彩肌理

马彬姀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141)

丙烯材料自身独特的物质特性,在当前各种绘画形式及综合材料运用表现中释放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及审美情趣。在创作中作者巧妙的将丙烯材料特有的物质特性与审美特性和其他各种材料有机结合、溶汇、呈现于一个整体风格特点的画面,使丙烯材料的材质物感和视觉特性突显出来,从而为现代绘画增添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方法及无尽的趣味,产生极富想象力的空间,以形而上的方式阐述文化指向的精神观念,开拓了绘画语言的表现空间。由于兼有油画厚重与水性颜料的稀薄透明的特点,使丙烯材料绘画语言的发展具有多样的可能性

1 丙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丙烯是以合成的丙烯酸树脂为介质的颜料,丙烯属于合成的树脂材料。它能在画布、纸面、木板、墙壁等几乎所有具备一定吸附力的固体表面作画,需确保基底一定是清洁而干燥的,否则丙烯颜料的结合紧密程度会受到影响。丙烯的干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一旦干燥以后,就会变得非常稳定而牢固。干燥后的丙烯材料可以耐受氧化侵蚀,不因温度冷热而改变,甚至是经过光照和雨淋后,其颜色也相对稳定,一般不随时间的流逝而变色退色,可以长期保存。丙烯材料还有和其他画种的材料混合使用的可能性,已经成为被越来越多画家所广泛采用的新型绘画材料。

丙烯颜料在20世纪初时起源于德国。历史上最早用丙烯聚合乳剂调释色粉作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墨西哥壁画运动中墨西哥画家用其制作外墙的大型壁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丙烯颜料不仅仅在壁画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他绘画领域也具有广泛的用途。在技法和表现力方面还具有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到了20世纪50年代,丙烯绘画在北美流行起来,到60年代,丙烯颜料已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用。丙烯颜料的出现无疑是绘画界的一场重大革命,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画家们的公认,不少画家都利用丙烯创造出独特的绘画技法。

2 丙烯颜料在水彩中的应用

翻开水彩技法的书,水彩与丙烯颜料的结合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与早期相比,现代水彩画家们把水彩与材料的综合应用革命进行的更加彻底,步调迈得更大、更宽。许多画家认为:水彩画的寿命主要是由于画纸的日渐灰暗而受影响。为了克服水彩纸的这一缺点,黄增炎先生发展性地在水彩纸上刷上丙烯涂层,并且使用油漆刷子作画,从而获得结实、厚重、流畅奔放的线条,其飞白处带着几分中国书画的韵味。同时他还利用涂了底料的纸面上可以反复皱擦,时而滴上清水,反复几次,使画面显得丰富化,厚重的边成效果。

3 丙烯颜料在油画中的应用

丙烯材料在油画作品中的应用越来越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把丙烯材料引入油画的创作之中。

丙烯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在很多地方有着与油画材料相似的特点,比如覆盖力强、色彩稳定等。除此之外,丙稀材料还有着油画颜料不具备的优点,比如干燥速度快,使用方便等。在现阶段的艺术创作中,许多油画家利用丙烯材料的特点,在创作的时候利用丙烯材料绘制创作草稿,这样做既省时省力而且又能达到绘画创作的目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油画的创作中,利用丙烯材料与油画颜料的的共性,把丙烯材料与油画颜料在创作中同时使用也是非常多见的。但是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两种材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丙烯属于水性材料)因此在同时使用的时候,在程序上是有一定讲究的。那就是“肥盖瘦”的原则,所谓“肥”即是指调和后油脂比较高的颜料,反之称为“瘦”。由此可以说丙烯颜料就是“瘦”的颜料。古代画家在他们长期绘画实践中发现,“肥”的颜料可以涂在已干的“瘦”的颜料色层上面,而瘦的颜料绝不能涂在“肥”的颜色层上面。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不但画面会马上变得暗淡无光,以后还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开裂和色彩脱落的现象。

丙烯颜料是一种胶质的材,而用于制做油画底的材料一般也是胶质材料,如底料、塑形膏等。把丙烯颜料加入制做画底的材料中就可以制作出有色的底子。由于丙烯材料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粘合力,所以在油画的底上可以根据绘画的需要创做出不同效果的肌理。肌理效果在油画中的引用和创造为油画艺术的表现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

4 丙烯材料绘画语言的审美特性

在平面绘画中,从底层制作开始,丙烯画可以利用厚涂技法产生丰富的笔触和复杂的肌理变化效果,在是以罩染技法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利丰富多变的色彩效果。有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对画面瑕疵的修改譬如打磨,或者清洗,转化为对画面增色的一种技巧,从而为画面增添许多偶然的极具美感的视觉效果,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画面,带来绘画语言上的新意。就像对画面进行喷绘、滴洒、流淌,使其产生富有抽象意味的肌理效果,与具象中蕴含偶然的抽象美感,形成丙烯绘画中新的视觉审美趣味。

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及画种丙烯材料本身所引发的独特语汇、表现方法及视觉效果与传统大相径庭,也不同于其它材料在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在绘画领域和综合材料运用方面,日益呈现出其自身独特的绘画语言审美特性。

[1] 车建全.现代绘画材料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1.

[2] 马路,张元.材料与表现[J].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材料工作室,2002.4

[3] 王化斌.画面肌理构成[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张小纲.水彩画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雷·史密斯,刘壮丽.丙烯画基础[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丙烯水彩肌理
《共生》主题系列作品
收获 刘瑞森 布面丙烯油彩 190cm x 190cm 2022年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苯丙烯菌酮
水彩的“干”与“湿”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郭文昊作品
与水彩对话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