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16陈海燕

文理导航 2018年35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高中数学

陈海燕

【摘 要】现代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不只是教给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而且更加需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合作,研究性学习作为载体可以从根本上实现这个目标。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学习课程来开发,而且应作为学习方式渗入到教学中。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联系出发,分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众所周知,与初中数学课程相比,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度系数较大,许多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知识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时间长了,容易增加学习压力,影响自身的情绪,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高中课堂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

一、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拓展性和基础性课堂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激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效解决数学中的难题。这种学习方式有重要的意义,是以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互相沟通交流为主的学习研究活动,其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讨论和相互学习,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自主研究的机会。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问题的探讨者和解决者。对于教师而言,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帮助,发挥引导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的学习效率,而且保证教学质量。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研究性学习是所有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主要学习方法,并不是为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开设的课程,其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讨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高中数学学科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不会严格要求各个学生的最终研究成果都是独特的,重点强调这种课程定位,有利于避免研究性学习成为新型的高中数学学科竞赛活动。

(三)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之间的关联

从初步开展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只要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时认真对待,几乎不会影响数学课程的学习。根据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开展数学课题研究的需求,学生往往会在无形中拓展与课题有关的数学科目的学习,有些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自实践,提高对数学科目的热情。因此,研究性学习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课堂的有效设计

按照以上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了解,结合教学实践,初步尝试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比如:讲解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条件:a+b+c=0。证明:ab+bc+ac≦0”。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举手,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解答方案。学生甲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过程:由于a+b+c=0,因此可以让a、c是相同的号,而b与a、c是不同的号。又由于a+b+c=0,b=-(a+c),因此ab+bc+ac=b(a+c)+ac=-(a+c)2+ac=-[(a-c)2+3ac]。接着,按照这种思路,他们可以分类进行讨论,证明a=b=c=0的时候,a、b、c不同时为0时等各种情况。也有些同学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他认为如果只是使a、c同號,b与a、c不同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需要考虑其他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其他的意见。学生乙提出“如果让a、c同号,b与a、c不同号,总觉得存在一些问题。既然a、b、c都是对等的,这样是否可以将其优化假设,假设a>b>c,这样就能得知a≥0,c≦0,不仅简化学生甲的证明过程,而且不需要分类讨论。此时,教师有这样的提问:“这个问题是否适合作优化假设?”学生丙认为:“合适,但是觉得学生乙的优化假设有误,如果a=b=c=0,应当将其改为a≥b≥c。”对于这种想法,教师非常认同,也可以引导学生丙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

综合以上关于“不等式证明方式”的分析,尽管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学生如何具体的做题,但是他认为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尤其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在互相合作的前提下,可以获取不同答案带来的自信感,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要正确理解教育工作的真正内涵,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且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此外,也需要教师具备观察、发现和处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崇盟.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陈海波.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01):220-222

[3]刘琢.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与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8

[4]徐真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06):90-94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实践高中数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