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018-02-16王小文
王小文
摘 要:卫勤信息化是军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和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充分论证需求,研制开发一种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能够清晰地将有效卫勤资源呈现出来,通过智能化的辅助决策系统,帮助指挥员定下决心,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协同,是当前卫勤信息化建设应解决的重点问题。为了兼顾效率与安全性,系统采用了客服/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的混合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医疗技术有机结合,采用JSP/ Servlet和Web GIS技术的技术框架,实现了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
关键词:卫勤保障;指挥控制;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2-0030-02
1 绪论
本文分析当前卫勤保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需求分析,从信息技术和医疗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认为设计并实现一种卫勤保障指挥系统的现实性、急迫性和必要性。本文具体分析了信息系统的技术框架,并分析了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应当具有的主要功能,即实现药品器材需求的智能化估算,伤病员后送的最佳疏散路线分析模型的建立与规划,驻地卫生资源的支持分析,以及任务地区气候、天气影响因子的要素分析。系统采用了客服/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的混合的框架结构,业务逻辑层采用WEB服务器和APPLET程序,数据层采用JDBC访问,并将结果返回GIS应用服务器。
2 需求分析
2.1 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的业务逻辑分析
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应当全面掌握卫勤力量的配置、伤病员流转、物资器材的存储保障以及气候天气条件影响因子的评价,通过智能化的辅助决策系统,帮助指挥员定下决心,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协同。当组织卫勤保障任务时,必须要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情况,如任务地域,保障时限,数质量情况等;对卫勤保障力量的能力和保障对象的需求要明确;对存储的物资器材及药品的数质量情况、消耗速度等动态情况等;完成保障任务需要的支持,物资器材的补充途径、申请方式等。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保障任务需要和卫勤指挥员的决心意图,充分调取相关数据信息,结合任务地域的社会物质条件、卫生支援力量、气候水文特征等参数,对指挥方案进行筹划和部署,计算出物资器材和药品的需求量、驻地卫生支援力量的支援项目和方式,伤病员后送疏散的路径选择与确定等,这些都是指定卫勤保障方案和计划的重要内容。
2.2 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1)卫勤保障资源分散,难以有效整合。目前卫勤保障力量对自身所能够掌握的基本卫勤资源的管理水平比较低,对自身掌控的资源底数不清,不能有效整合。采用传统手段管理,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一步增加了行政性消耗,减少了一线卫勤人员的编配,管理成本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各方面数据综合起来比较慢,数据更新一次调动的人力物力比较大,难以对任务做出实时响应。(2)卫勤保障决策指挥效率不高。指挥的核心要素是做决策,要做出科学决策,需要大量的辅助信息。辅助信息的搜集整理,并根据响应的模型,计算出所需要数据结论,根据数据结论作为辅助决策的基本依据。如根据保障任务的类型、地域、要求等,计算出所需要调配的卫勤力量,地方支援的卫生力量,需要哪些设备器材和药品,需要的这些器材和药品从哪里调配,有多少伤员需要后送,各自需要往哪些卫生机构后送,后送的最佳路径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根据模型计算出来的。但是目前,由于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很多基础决策所依赖的数据支持补充分,很多决策并不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还需要靠指挥员个人的经验、能力和判断,对指挥员个人素质依赖比较大,缺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卫勤保障信息系统的支持,决策效率很低,同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严重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3)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于卫勤保障指挥具有很大的影响,制定卫勤保障方式时,应当全面考虑任务地域的气候水文特征、社情民意情况以及地形地貌条件,这些信息需要快速地收集整理,并反馈给卫勤指挥员,作为决策依据,但传统方式缺少获取环境信息的标准手段,获得信息不及时、格式不统一,很难直接用于系统的定量计算和效能评估。
这些问题,目前是基层卫勤分队自身无力解决的,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发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对卫勤保障的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对卫勤保障体系进行定量分析,提供科学可靠地决策支持。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接口,把对空间位置信息的分析有效引入卫勤保障管理的流程中,计算出所需要调配的卫勤力量,地方支援的卫生力量,需要哪些设备器材和药品,需要的这些器材和药品从哪里调配,有多少伤员需要后送,各自需要往哪些卫生机构后送,后送的最佳路径等,那么卫勤保障的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2.3 卫勤保障指挥决策方案生成流程
第一步,是收集基础卫勤数据信息,根据基础信息采用相应的模型和函数进行计算,得出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得出评估结果。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卫勤力量数据、设备器材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地方支援数据、储备资源数据以及实时收集的气候天气数据等等。根据我们设计的计算模型,得出基本的卫勤分队抽组方案、药品和器材保障方案、伤病员后送路径方案等。卫勤指挥员根据这些方案,依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快速制定出保障计划。
3 主要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3.1 總体技术框架
根据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的使用需求,使用者分为卫勤指挥员和卫勤保障工作人员,两者使用系统的目的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访问方式应当也不同。卫勤指挥员是特定用户,对卫勤指挥承担主要职责,因此安全性、响应速度要求高,适合采用链接更为紧密的C/S结构;普通卫勤保障工作人员,分布比较广泛,而且是非特定用户,信息终端不同,比较适合采用B/S结构。
3.2 模块功能设计
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主要由指挥控制模块、数据查询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构成,指挥控制模块包含系统大部分模型计算功能,系统采用C/S和B/S系统平台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组成。
(1)指挥控制模块。包含各模型计算公式,命令和控制功能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2)数据查询模块。根据系统需要或者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对搜集到的模型计算需要的基础数据库进行查询,并实时更新。(3)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的工具,主要是针对系统自身进行操作,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权限设置以及系统内部参数的设置与更改。
3.3 伤病员后送最佳路径模型分析
在组织伤病员后送过程中,最核心的决策内容是,一个特定的伤病员应当送到哪一个卫生机构。在完成伤病员病情的基本判断后,在卫生机构中进行初步筛选,选择出能够进行救治的卫生机构,并判断最适合的机构。确定了机构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路径的选择,在救援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伤病员送到合理的机构,会极大地减少伤亡风险。本位根据GIS网络模型,能够有效计算出最佳路径,极大地提高了決策效率。
伤病员后送最佳路径模型分析。在分析中,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把最短路径作为最优路径。Dijkstra算法一般用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是一种经典的基本算法,大多数路径问题都采用该算法体系,大约包含17个具体算法,其中DKA算法和DKD算法在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上使用比较普遍,结合效率综合对比,我们采用DKA算法。
4 系统的实现
采用开源框架Struts2.x作为具体实现技术,该技术基于JSP/Servlet开源框架,便于在JSP环境下的基于GIS系统的实现,而且它使用了MPD的设计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开发前段与末端隔离,进行模块是开发,开发的速度和可移植性大大提高。相比较JSP Model2开发技术,我们在数据库方面,采用i Batis框架,代码更加易于维护,而且开发快捷,代码开放。
(1)首先,根据系统的需要,设计一个用户界面,作为可以交互的Web页(可以应用ASP、PHP、ASP.net、JSP等,本系统使用的是JSP),通过此Web页,向Web服务器提交有关GIS服务的请求;(2)此请求会包含对地图数据的请求,包括查询等,请求会通过Web服务器或者其他服务器提交给GIS应用服务器;(3)GIS应用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操作,一般通过地图RENDER来实现,这个操作返回的结果一般是一副地图图片,涉及计算的内容比较多,因此返回的时间相对比较长。GIS应用服务器可以采用CGI、COM技术,也可以采用Java Serverlet或者.net技术,这一切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4)Web服务器将结果后作为一个Web页返回给客户,结果一般为GIS应用服务器返回的地图图片。
5 总结与展望
卫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采用Struts2.x、Web GIS等技术来实现,具有方便快捷,使用简单等特点,有效提高了卫勤保障指挥的效率和科学性。系统采用三层B/S和C/S模型混合设计模型,实现数据加密传输,提高组织指挥效率并保障了安全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军红,潘正军.数字化卫勤建设大有可为[J].后勤,2010,(09):36-37.
[2]王志阳,孙瑛.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的主要特点[J].西南国防医药,2003,(04):436-437.
[3]易晓阳,孙思荣.浅析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卫勤保障的新要求[J].西南国防医药,2005,(04):442-443.
[4]沈维义,李燕,李莉,胡清慧.高原冬季战时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03,(02):206-207.
[5]程娜,霍照南.基层部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人民军医,2006,(01):45-47.
[6]贾继民.新疆战区应急卫生防疫保障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