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校外体育活动视角谈家庭体育实施面临的问题和策略
2018-02-16李文江刘泽强王青柏
李文江 刘泽强 王青柏
摘 要:在学生校外体育活动中,家庭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体育开展好与坏不仅影响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家庭体育分析查找问题,然后从问题出发,合理施策,进而深化家庭体育活动,助推校外体育活动开展。
关键词:家庭体育;校外体育;面临问题;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2-0013-03
一、家庭体育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家庭体育的有效实施还存在七个方面问题。其一,家庭体育的普及不均衡。家庭体育是以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来界定的,泛指所有家庭,而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家庭体育普及和发展,需要经过从无到有,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再到全部的过程。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其二,家庭体育氛围没有形成。现如今,进行早晚、双休日、节假日等体育锻炼活动的人为数不少,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大多数以个体身份参与不同群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家庭成员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家庭体育锻炼的氛围。其三,家庭体育缺乏目标。家庭体育活动目标是什么?众多家庭不是很清楚。跟着感觉走,凑凑热闹,做一回跟风使者是当前现实的一种状况。其四,家庭体育活动主体不明确。笔者认为,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是主体,家长是引导孩子活动的主体,孩子是家庭体育活动中需要呵护的主体。任何家长越位或缺位,孩子机械地成为陪练或看客都是主体混乱,不利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发挥,影响活动效果。其五,家庭体育与工学产生矛盾。工作和学习是大多数家庭生活的总称,也是一些家庭不进行体育活动的借口。这种矛盾往往因时间而引发,由协调不好关系而产生,是制约家庭体育开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六,家庭体育缺乏理论支撑。家庭体育具有自己的性质,支撑的理论有哪些?非常不明确。像活动设计、目标构建、内容和方法选择、运动负荷控制等都需要权威性的理论指导。其七,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脱节。家、社、校体育是“三位一体”,走向共融共存是必然趋势,也是一种科学模式。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彼此不相往来,内容不兼容、目标不支撑、行动不支持等割裂了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影响了学生校外体育活动。
二、推进家庭体育发展的对策
1.提高人们对家庭体育的认知水平
从当前家庭体育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家庭重视程度不够。大多人认为家庭体育可有可无,是闲暇时的产物,是清闲人的事情。形成这样的认识是导致家庭体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那么,形成的根源在哪里?主要在于思想和素质。思想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是行动的先导。素质是人或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而人们对家庭体育的认识就是在思想支配下的思想活动结果,也是家庭素质的具体表现。如何提高人们对家庭体育认知水平?要从一定的社会与生命高度去认识。家庭体育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分不开。家庭体育不能改变社会,但是能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家庭体育的属性在于家庭成员一起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下,共同建构体育知识,学练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和陶冶情操。之所以提高家庭体育认识水平,就是让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要明白其中的规范和道理。家庭体育是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衔接点,它不是个人体育,是一种家庭成员共享的体育。徘徊等于退步,等待面临落后,当每一个家庭都行动起来,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将会成为可能,尤其是孩子。当家庭体育中每一个成员都发挥主体作用,家庭体育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进而孩子能够保持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构建合理的家庭体育目标
家庭体育目标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说其是理论问题,是因为家庭体育目标带有价值取向性,是家庭体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寄托,对家庭体育实践活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说其是实践问题,则是因为它是家庭体育实践的方向,既是实践的起点也是终点。那么,从学生校外体育活动角度来说,怎样构建合理的家庭体育目标?首先,要增强家庭体育目标意识。当前,一些家庭进行体育活动看不出有什么目标追求,只不过是凑凑热闹而已。这样漫无目的的活动,其生命力不会持久,容易导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为了家庭体育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目标引领。其次,要客观地构建目标。什么样的家庭体育目标是合理的?适切的就是合理的,目标过高欲速则不达,过低不具挑战性。实践证明,当家庭体育目标对于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挑战性时,家庭体育活动的效果最好。如水平三学生家庭体育选择跳短绳,综合考虑家庭成员水平,目标定为140次/分。这样的标准水平三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而对于水平三年龄段的家长也具有挑战性。如此一来,所有家庭成员在最近发展区目标激励下,相互鼓励互相超越,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也收获了良好的锻炼效果。所以说,家庭体育需要客观的目标来维护。再者,家庭体育目标要匹配學校体育目标。最近,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指出,学校体育也要布置家庭作业,这就为家庭体育目标与学校体育目标的衔接提供了方向。家庭体育不是张扬家长个性的体育,是引导孩子在学校体育基础上进一步身心发展的体育,应体现补偿性,匹配学校体育学习目标。如高中要求学生掌握1—3项运动项目,因此家庭体育就要选择孩子擅长的项目充分活动,进而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达成。最后,目标要立足长远。家庭体育需要在漫长的过程中实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容不得半点着急,不能急功近利。要想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意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都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在持久的家庭体育坚持中目标才能实现。
3.优化家庭体育活动过程
如何让家庭体育成为每一个家庭生活中的最爱,活动过程是否带给每一位家庭成员身心愉悦至关重要。而要在活动中释放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身心潜能,就要彼此得到应有的尊重。因为尊重是一种体育品德,也是家庭体育的品德。没有良好的体育品德作支撑,再和谐的家庭也形成不了家庭体育带来的身心愉悦。如两位家长双休日带孩子到社区篮球场去玩篮球,当玩到高兴时孩子运球横冲直撞将父母接连撞倒,造成母亲受伤,被迫终止活动。试想,这样的家庭体育能够带给父母和孩子身心愉悦吗?还有一些家长自己玩得兴致勃勃,冷落了一旁的孩子,忘记了身边还有孩子存在,甚至是两位家长在聊天,孩子自己孤单地在活动。再有,有的场景是父子两人进行兵乓球活动,技高的父亲打得孩子满地捡球,孩子成为父亲的廉价陪练。这样的活动过程是没有建立起尊重,不讲体育品德的过程,抑制了每一位成员发挥主体的过程,是不健康的活动过程,是需要优化的过程。而优化家庭体育活动过程需要进行活动设计,但设计要合理,如活动时间安排、怎样热身、活动如何展开、每个人如何活动、活动次数多少、运动负荷控制多大、怎样互动交流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设计能够让家庭体育活动过程释放能量和提高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
4.处理好家庭体育与工学的关系
在家庭体育实施过程中,家長往往以工作忙、学生以学习忙为借口使得家庭体育被搁浅。由此可见,时间是左右家庭体育开展的关键因素。而致使时间成为关键因素的根源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家庭体育和工学之间的关系。采取的对策是:第一,运筹帷幄。即根据家庭成员工作和学习的综合工况,对家庭体育做出可行的规划。以不影响工作和学习为原则,以活跃身心促进身心发展为目标,合理安排,科学决策。第二,统筹安排。工作是每个家庭家长的责任,学习是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尤其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享受家庭体育锻炼是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权利。如何使家庭体育和工作学习不产生矛盾?全面统筹安排是有效对策。如家庭中如果家长都上正常班,那么可以安排早晚时间段进行家庭体育活动,也可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进行。而如果家长工作是倒班,那么则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家庭早或晚锻炼,或者是灵活地利用倒休或节假日进行。这样统筹安排是基于孩子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家长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同时作为家长要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为统筹安排提供保障。第三,增强家庭体育活动时间的灵活性。家庭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不受场地和器械限制。尽管在整体安排时受到时间约束,但活动时间可灵活掌握。如早晨时间比较紧张,家庭体育活动时间可短些,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充裕,家庭体育活动时间可长些。纵观家庭体育的运行,家庭体育和工学冲突是主要矛盾,而抓住了时间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方面,进而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
5.加强家庭体育理论的支撑
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家庭体育理论支撑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其一,家庭体育理论比较薄弱。家庭体育理论不仅少,而且具体的指导性理论更少。如权威机构没有具体的家庭体育指导意见,没有活动指导纲要,具体说,如何制订目标、怎样选择活动内容、怎样控制运动负荷、如何有效开展活动等。像这些相关的理论要从顶层进行构建和解读,以加强家庭体育理论支撑,提高家庭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二,家庭体育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家庭之间在整体体育综合素质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家庭体育理论上。家庭体育理论很重要的一方面来自于学校体育理论基础,而在知识半衰期影响下,家庭仅有的体育理论不足以支撑起现代的家庭体育活动。如现代的健身器械如何使用?新颖的体育器具怎样活动?尤其是当今学生体质状况的复杂性一直困扰着家庭体育活动选择。由此可见,补强家庭体育理论是家庭的需要,是推动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其三,家庭体育缺少具体的理论指导。笔者所在区域是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是从全民健身社会指导看,包括对家庭体育指导力度不够大。社会指导形同虚设,甚至远不如过去。现如今,家庭体育尚处于理论的文盲或者是半文盲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如果家庭体育离开了社会支持和理论指导,那么家庭体育发展和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开展,在科学性上将会受到影响。
6.强化家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通
学生不仅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还生活在社区,他们是其中一分子。也就是说,只要是属于家庭和学校、社区的资源和文化他们都有权利去享受,也有权利和其他享受者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分享共进。站在家庭体育的角度,用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视角来审视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走共生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学生参加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展示与强化体育课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向家人和他人学习的过程,同时还是推动与享受家庭和社区体育的过程。因此,家庭体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运动技能,当学生回到体育课学习时,能加速新的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这就是相互作用。由此可见,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密不可分,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同时要搞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需要家长的帮助与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在学生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中,更离不开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
家庭体育是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渠道。如果让这一渠道保持畅通,就要经常对渠道进行检修。即:反思家庭体育存在问题。然后从问题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深刻分析,形成有效改进策略,推动家庭体育有效开展,进而丰富学生校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本书编写组.阳光体育运动锻炼手册(高中年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