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下广电专业课外实践平台构建探析

2018-02-16朱守先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广电专业课程课外

朱守先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1 引言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对广电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使广电专业学生提高综合技能、促进科研创新、增强学习兴趣是我们育人成才的重点和难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自2006年创办至今,始终坚持紧跟传媒业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育人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围绕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根本育人目标,以“倡导专业实践,提高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基本原则,以构建实践能力延展型课外路径为探索目标,构建五大课外实践平台,打造鲜明的专业特色,带动整个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发展,促进多途径的融合。

2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综合业务技能和素质的培养,需要多门专业课程的有机组合,需要实验实践环节的有序配合,更需要突出课外实践活动的自身优势,注意课程内容的与活动的紧密衔接,达到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与成果展示的三位一体,形成多维立体式教学实践体系突出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优势,提高学生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衔接,形成多维立体的教学实践系统。

专业课程从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摄录、采编四种专业能力进行设置:写作类:《大学语文》、《现代汉语》、《新闻写作》表达类:《播音与主持》、《演讲与表演》、《新闻采访》摄录类:《新闻摄影》、《电视摄像》

采编类:《电视节目制作》、《电视画面》、《电视节目编导》

每一类课程的能力训练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延伸和检验。我们利用校刊、网站、话剧社、演讲社、DV社、摄影社等学生社团,使广电专业学生以点带面,以个别带整体,得到很好的专业实践和锻炼,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由专业兴趣高涨的学生带动一般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的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反复强化,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专业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和提升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3 以实践课程考核为平台,构建“任务驱动式”的实验教学体系

广电专业课程的特点是应用性和技术性较强,一些专业课程其考核方式采用大作业形式,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电视摄像》、《新闻摄影》、《电视节目赏析与设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等等,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践课程,去完成一部技术性和创新性的作品。通过模拟仿真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具体工作,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和技术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拍摄时间是自由的,选题通过后,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进行采访录制;但学生的选题是相对自由的,学生报题,老师来把握这个选题是否通过,并随时抽查,对学生的制作全过程进行监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相对“自由”的“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使学生从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环节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大作业(作品)的质量大大提高。

4 以专业竞赛为平台,形成激发学生实践新机制

专业课程前置是我们专业的一大特色,它的优点的是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训练,然后随着理论课程的深入回过头来对专业课进行再认识。这样保证了学生一进入校园不就可以参加各种专业竞赛。针对广电专业课程的设置,我们举办了各种锻炼技能的专业竞赛,如“摄影比赛”、“微电影比赛”、“主持人比赛”、“演讲比赛”、“广告创意比赛”等等。各项专业比赛的开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而且还可以选拔将优秀的作品参加校外的比赛,使学生有更大的展示舞台和学习交流的空间。

5 以毕业生优秀作品汇报展演为平台,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学生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大四的时候达到顶峰。此时,我们按排学生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有一个月的专业实践,内容为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与此同时,同学们还要在专业实践结束前完成一次大四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演的活动。此项活动从作品的选择、环节的设置、节目的编排等所有流程和环节,均有大四毕业生们自己完成,由专业教师全程进行监督和指导。活动展演中,大四学生向低年级学生展示他们三年来的学习成果,包括“摄影”、“电视新闻与专题”、“现场直播”、“影视作品”等,优秀作品的制作团队代表上台分享拍摄经验,让在校学生大开眼界。这种真实展示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尽情展现大四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使得在校生对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该活动已成为广电专业的特色品牌活动,每年举行一次。

6 以毕业实习为平台,构建实战训练体系

在学校进行三年的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大四进入实习单位完成最后的实习环节。广电专业面临的实习和就业问题始终比较严峻。正规的电视台提供的实习岗位相当有限,曾经与大连电视台和金州新区电视台新闻部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后因节目和制度的调整,使得我们很难再安排大批学生去电视台实习。于是,专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积极的为学生联系与专业对口的媒体单位进行实习。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与大连天歌传媒有限公司、浩瀚科技有限公司等媒体技术单位进行了沟通,并接收大四学生前往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深受实习单位好评:思维敏捷、上手快,基本功扎实,理论素养高等是对我们学生最多的评价。

7 结语

人才培养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当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全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尝试将视角从课堂之上延伸至课堂之外,从理论、实验、实践教学到汇报演出、成果展示等活动,形成多维立体式的课外实践平台。通过对广电专业课外实践平台构建的研究,构建了具有广电特色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具有广电特色的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践性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实现了优秀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1]施小萍.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广电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对接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4(16).

[2]张宁.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定位和思考.青年文学家,2015(5)

[3]王文娟.对当前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访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今传媒,2014(2).

猜你喜欢

广电专业课程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