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探究

2018-02-16刘厚华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脸识别人脸身份

刘厚华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 湖北 武汉 430022)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作为网络经济时代实体经济发展重要技术新手段的人脸识别技术,将会更加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着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水平逐步走向成熟,应用领域也会不断扩大。

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脸的图像或视频进行采集,并自动提取特征、比照检测,以完成图像处理和鉴定识别过程,从而达到识别不同个体的身份的目的。因此,作为一种身份辨识的方式,人脸识别技术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可以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广泛运用。

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人脸识别实现个体区分主要是利用人的生物特征的区别,一般包括图像采集、特征定位、身份确认和查找四个环节。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起步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人脸识别技术逐步迈入实用阶段。尤其是最近几年,受巨大的人口因数影响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崛起,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已与欧美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可以说,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值得憧憬和期待。

过去,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金融、安防等领域。如今,在日渐丰富的消费和生活场景中,刷脸大潮不断涌现,刷脸门禁、刷脸检票、刷脸支付、刷脸娱乐等比比皆是。根据报道,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即将实现全城覆盖,钥匙、银行卡甚至身份证等即将被人脸识别技术代替的美好远景指日可待,在人们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人脸识别技术迎来市场蓬勃发展期,其中,应用“先锋”领域包括金融、安防、出行、教育等。

2 服务行业刷脸支付

2017年9月1 日,杭州万象城的肯德基餐厅,支付宝“刷脸支付”如期实现。作为全球第一个“刷脸支付”商业应用的试用点,支付宝在成功抢占刷脸技术商用化的大潮里抢得了先机。

使用刷脸支付,需要在手机端事先开通刷脸支付功能。在支付宝的购物娱乐功能中,点击人脸识别——刷脸支付,就可以打开刷脸支付功能。进入餐厅后,用户可以在自助点餐机上选餐,进入支付页面,选择“刷脸支付”,进行人脸识别,识别后须再输入手机号,随后完成支付。整个过程比较简单,屏幕上会有文字提示“近一点”或“远一点”等。非熟练用户,也就一分钟不到即可完成支付的完整操作。随后,拿着定位器就坐,等着服务员送餐到桌前就可以了。据了解,目前支付宝还支持多人、化妆、变换发型等多种复杂场景。

3 金融行业刷脸取款

“刷脸支付”让用户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而银行业最近也进军刷脸取款模式。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先后解决刷脸取款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将刷脸取款全线推广。中国农业银行表示将为全国多家分行、柜台机以及ATM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采用先进的“双体活体检测”技术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来识别人脸的真伪。而在2016年招商银行就在全国106个城市的近千台ATM机上安装了“刷脸取款”的功能。

银行业的此番改革成功将自己与互联网企业的抗衡天平再次扳平,刷脸取款有诸多好处,如告别传统银行卡,不仅彻底打破银行卡被复制的安全风险,而且降低设备吞卡频次,减轻基层银行工作负担,还可以方便客户无卡取款,促进ATM机的功能升级等。

4 人脸识别运用于安防领域

在公安机关各警种业务中,人脸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识别标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户籍调查,还是出入境管理以及各种刑事案件侦查,通过辨识人脸来核实相关人员身份都是干警们常用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可靠、自然和不易察觉等特点,能够无缝地融入现有的公安模式,为身份认证提供精准、快捷服务,以支持社会的和谐安定。

在安防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静态人脸比对识别和动态人脸监控并实时识别等方面。静态人脸搜索比对是将静态人脸照片与人脸建构的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实现身份搜索和进行身份管理。在公安、治安、户籍管理以及出入境管理等方面,静态人脸搜索比对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比较多。比如,公安人员在查找案件嫌疑人时,事前往往不清楚嫌疑人员的身份,侦破工作好比大海捞针,现在有了人脸识别系统,治安排查、追捕逃犯等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手到擒拿。这项工作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完成:一方面,通过静态比对,查找、锁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另一方面,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将现场抓拍照片与公安追逃库照片进行人脸比对识别,识别成功后根据卫星提供的嫌犯位置,实行抓捕。总之,在案件侦办和治安布控过程中,人像识别系统能提供更智能、快捷的服务,不仅减少了案件侦破人员,节省了时间及经费成本等,而且极大的提升了办案效率,从而提高和完善了治安防控体系。

5 人脸识别运用于教育行业

在重要的高考以及各级人事考试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开始应用,体现了它在教育领域方面的作用。近年,教育部发布公告称,在全国性的高考招生考试中,利用系统进行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确认高考考生身份,既能确保人证合一,又能保证参考人员的真实性,杜绝代考、替考现象发生。

据央视网2017年12月3日报道,2018年广东高考于2017年12月1日—10日报名,今年高考报名首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采集考生相片和人脸特征信息数据,以确保考生个人信息采集真实准确。信息采集一般是分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电脑室采集信息,采集信息包括考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指纹和人脸特征等,因为这个技术非常完善,所以每个学生大约只需要二十秒左右可以完成。信息采集好以后,系统将把考生的相关数据传输到后台,在2018年高考当天,监考老师将对考生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才可以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事实上,对比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性更高,因为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的唯一性、非接触性、不易被复制性等特征都使得身份验证更加精准、安全,并且它还能更“贴心”高考服务。比如,对于忘带身份证或准考证的考生,只要考生身份验证系统启动“人脸识别”功能,比对考生照片之后即可先行考试,再通过其他渠道及时补交证件,并不会影响参考从而带来不良后果。此外,在应考过程中,如果监考工作人员临时发现考生证件可疑,该系统同样可以进行核对、识别。

如今,随着技术的成熟,人脸识别已经走进了互联网+时代,而人脸识别技术在高考中的应用也是高考质量提高的表现,这不仅能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也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性,让考生诚信考试,打消作弊的念头。

6 人脸识别运用于社保行业

人脸识别运用于社保行业,远程资格认证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应用。一般来说,社保机构比较关注参保人员的生存状态,因此,参保人员进行实地资格认证在过去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是,对于年龄稍大、距离遥远的异地参保人员,这种实地资格认证方式显得缺乏人性、不近人情,而借助于计算机或手机远程通过活体检测环节进行人脸身份认证,为异地参保人员极大地提供了方便。

虽然人脸识别技术目前运用于许多行业,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及亟待解决的难点,现在已有很多在此领域领先的企业都在为此做出不懈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脸识别技术会有更大的改进,人脸识别技术将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会让我们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1]陆峰.人脸识别技术迎来井喷期,互联网经济,2017(11).

[2]范晓.人脸识别技术落地,“刷脸时代”还差临门一脚,大数据时代,2017(5).

[3]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中国安防,2017(11).

[4]“刷脸”时代扑面而来,海川,新经济导刊,2017(11).

猜你喜欢

人脸识别人脸身份
人脸识别 等
有特点的人脸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三国漫——人脸解锁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基于类独立核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
互换身份
马面部与人脸相似度惊人
长得象人脸的十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