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非实体公共资源关键理论的部署研究
2018-02-16谢永熙
谢永熙
(广州市照明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广州 510230)
当前,现代城市基本完成了电气化、信息化的用户习惯的基础积累,社会服务资源的内涵正在迎来一场革命:非实体形式的服务正在指数式地涌现,社会经济中基于虚拟场景的功能供给正在爆发,城市中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正在转向[1]。
历史上,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实体公共资源欠账较多。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追补交通、绿化、水电、煤气等民生基本需求上。但与此同时,世界上信息科技浪潮爆发,设计、开发、制造、市场、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逐步成熟,并通过产品进出口贸易、技术交流等市场化手段,传导至我国的千家万户,客观上促使大众的非实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超前于城市建设的步伐。
公共服务若过度依赖市场之手,容易产生公共秩序被动商业化的风险[2],甚至对社会长治久安构成影响。人们正处在一场浩大的信息化纪元的早期阶段,对非实体公共资源领域开展关键理论部署研究,是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
1 预设
为了更好地避免落入历史局限中,文章将以实体(相对于非实体)的独特本质为出发点,对未来城市基本形态进行预设:
1.1 物理空间
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包括人类在内的实体仍将被长期吸附在二维平面上。
当前通过二维平面组合叠加获得的空间,例如高层建筑或者地下结构,实际上是被静态约束的。在除地球平面以外的其他平面上,或者平面与平面之间,移动(例如飞机、地铁)所需要耗费的资源或付出的代价,对普通个体仍然是相对较高的(考虑到引力、空气摩擦等地球环境对运动的制约作用,以及地球资源的相对紧缺性,未来甚至比在外太空高)[3]。
1.2 赋予权属
地面城市集中了历史延续下来的绝大部分经济、文化等社会资源和实体,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人类重要的聚居之地。
城市中的实体可以具有公有或私有(用)两种属性之一,并通过土地这一平面划定进行区分和保护。由于私有(用)土地的二维性、相对有限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私有(用)土地之间进行广泛点对点的实体交换是不可行的,实体交换仍需借助公有土地[4]。交换的展示、洽商等信息交换环节被拆解、剥离后,公有土地为实体运动(或不运动)提供场所的主要功能将越来越突出。
1.3 驱动链条
非实体的客观存在进入到改变社会实体运动状态的驱动链条中,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避免无限溯因,人类意志可被看作为社会实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发端(或阶段性源头)。人类意志需要组织、指挥驱动链条中的若干资源,以作用于某一目标实体使其改变运动状态。这些被组织、指挥的资源曾经长时间本身亦为社会实体(例如蒸汽机及蒸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非实体资源开始进入但仍必须附着于实体资源而存在(例如电能及导电体),直到现代,不依赖于社会实体的非实体资源通过无载体传输等最新的技术手段开始为人类所利用。
2 非实体公共资源
2.1 客观存在
非实体公共资源是可以被社会实体(包括人类)以接收、捕捉等不同形式确认的一种客观存在,而并非通过实体排列组合营造的(例如氛围),以明确区别于安全感等人类情绪感受。
2.2 反向具备实体特性
非实体并非实体的反面,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客观存在,其以不同的方向(或许是更广阔的尺度)具备客观存在的性质:①以其不自限的自然形态占有空间;②不以广播表面特征的形式对非既定实体标示自身权属;③在空间中以常量参数运动。
2.3 以总体正数的形式供给
公共资源供给不应该是单向的、无选择性的,而应该是有选择前提下的总体正数:①在供给与获取之间取得平衡,确保供给大于等于获取的公共服务属性;②在供给(获取)的公共发起方与商业(私人)发起方之间取得平衡,将限制供给(同时限制获取)视为非实体公共资源的另一种形式[5]。
3 关键理论
相对于实体的微观构成已被较完备地被列出元素周期表,和通过不同学科类别形成对实体复合物的认识,对非实体的研究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目前,非实体的主要理论停留在利用光电等能源面的应用和利用电磁波等通讯面的应用上。非实体的客观存在,仍高度依赖于实体介质的支撑:电力发明后的一个半世纪,导体传输仍然是电力传输的主流,无线电力传输的高消耗率难题长期无法破解;尽管传输数据量指数级地发展,但通讯基站仍然需要按一定传输距离密集布设,就像长城上的烽火台。
实体的自封闭空间具有约束属性,非实体的高速、不自限具有跨越空间属性,两者性质相悖,在实体的框架下观察、处理非实体,所得理论未必是完整的。以纯粹的非实体状态为输入条件,从基础理论框架出发,关键理论空白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3.1 基本存在背景
时间、空间是实体的基本存在背景,实体是可以通过以绝对的时空为参照系来解释的,即使是高速运动的实体,所体现出来也是强化了时空联动后的传统物理特性。
非实体是以跨越恒定距离均匀空间为基本存在特点的(不以所包含的能量大小为改变),正如实体维持上一时刻状态(惯性)的特点一样。空间并非非实体赖以存在的背景,而是其本身性质的一部分。另外,如采用跟随视角观照非实体,则可以观测到时间没有推移(静止),或称时间属性消失了。
因此,对于非实体,需要在时间、空间以外,重新寻找基本存在背景(参照系),将视角置于非实体的外部而不是其中,去获得其完整、内在、系统的面貌。
3.2 捕获和处理非实体
实体动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并通过非实体向外传播,理论上来说如果人类能捕获一切时空截面上非实体中传递的实体信息,是可以做到全知全觉的,如果人类拥有一个与地球存在足够距离的视点,甚至可以看到几百万年前地球上的恐龙灭绝。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前置解决两个问题:
(1)布设非实体捕获点。静止的捕获点受空间实体约束,非实体通过的空间、实体越多,被捕获前受到客观条件或主观因素过滤、处理、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应以快速运动为捕获点的布设原则,动态缩短捕获点与实体之间的时空距离,以通过非实体手段来获得非实体信息为最终目标。
(2)人工智能。捕获非实体后进行拟人化的分析判断,最大限度强化人类在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其中,人工智能算法将是去类型化的,对计算机完全植入生物个体的个性化思维,是平衡了智能水平和受控安全性的最终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考察、比较非实体存在的各种表现形式,其特征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主要是理论框架远不如实体存在般完整。基础理论没有突破,应用层面的跨越式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出现减速、停滞。对非实体开展基本存在背景和捕捉方法研究,是有着深远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