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园林景观微地形处理的主客观影响因素

2018-02-16林莉莉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5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影响

林莉莉

(福建省中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1 微地形界定

地形是室外环境的具体承载,是景观中所有要素的依托界面,其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足的表现力。

微地形一般指“在园林景观中依照天然地貌而人为造出的微缩地形,相对于地理学中巨地形和大地形而言,一般用地规模较小,仿自然界中的起伏变化地势。微地形处理是景观塑造的一种手法,多以人工改造后的地形为多,对此类地形多称微地形”[1]。研究微地形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可以充分挖掘景观设计的内涵,有效地通过地表处理进行高效能艺术创造,承载起链接生活功能要素与景观诸多要素的媒介职能。

2 微地形塑造的客观影响因素

2.1 基地现状影响

地质环境现状:微地形塑造首先考虑现状场地堆土来源和排水路径。堆土完成剩余的去处可考虑作为建筑物夯实基础使用,否则势必造成表层土量运输的成本,须平衡开挖和回填数量。其次,微地形处理的位置布局应避免排水不畅形成小型堰塞湖,综合考虑排水区域规划的路径编排,坡地在1~5%之间,设置好汇水线和分水线保证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排水方向。设计微地形前应对场内土壤结构类型作出准确的分析,以此决定微地形工程处理手段,主要是针对那些软弱土和不良土地基。在选择地基处理处理方案前,应收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等,要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手段及方法。

2.2 地域文脉影响

优秀独特的景观设计都有内在的思想核,其内涵和场地的特质、历史风貌、人文气息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或寓意深远或恍然大悟,抑或隽永流连,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使景观设计脱离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操作,势必引入地域文化理念及其当时当地当景的特别考量,进而产生此时此地此景的佳作。西北的戈壁大漠彰显独特地理景观意向,江南的小桥轻舟流水展现水乡特色风貌,西东南的蜀闽道难于上青天等特质文化地理现象都为景观地形的特质处理提供了地域脉络范本。致广大而尽精微,景观设计中的微地形的处理亦是不言而喻的同宗之理。

2.3 服务对象影响

微地形的主要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人,亦含栖息有灵的动植物及其繁衍生息的土壤环境。

一个场所环境的改变要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人为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动植物的栖息场所而未考虑生态恢复的可能,水泥混凝土森林的蔓延,大面积硬质化路面无限制延展势必将造成青山绿水的枯竭,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微地形处理须综合权衡地域生态的受众群体,兼顾绿色生态印象和人类改造痕迹的动态平衡,珍视脚下每块土地所蕴含的自然能量,留之,蓄之,可循环使用之。

3 微地形处理的主观影响因素

3.1 植物种植影响

植物种植与径流速度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边坡土壤结构和土壤入渗率的影响很小。降雨和灌溉一样容易产生地表径流,侵蚀和水土流失。人工修改小地形如果土方压实控制不好,高强度机械压实,通常更多的硬化和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很小,土壤结构改变,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根据种植树木种类的选择,可适当增加孔的深度,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施工过程应注意把握土方压实表面光滑、温和,避免雨水冲刷后浸泡后,并导致地表沉降和水土流失,形成裂缝和孔洞。如公路雨水喷嘴比一般绿色沟排水管道排水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操作优势,无需排水处理的日常清洁和维护,节省排水沟渠管道施工,同时更好的自然排水条件还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地形植被环境。

3.2 地形空间影响

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能承载人活动的地形空间,往往很难避免人工印迹。如何师法自然,高于自然往往成为颇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如创作一个山丘模拟远处自然山形效果,往往边缘的波动起伏处理成为关键,模仿典型的连绵起伏的山脉特征,处理好起伏、进退和缓急关系,进而达到远近景的融合统一,照顾多方视角而达成精于体宜之效果。

景观地形设计应该以优美的视觉体验来丰富有人的游憩活动空间,故应尽可能创造出或漏或透或遮的园林空间境域,以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从而使景观布局更加生动有趣,做到移步异景,异彩纷呈。

3.3 控制视线影响

3.3.1 遮蔽视线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2]。合理安排地形高低错漏,控制视线把持对象物的藏于漏,构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体验,处处留心皆学问,地形练达皆有景,彰显万物皆能为我所用的精神主旨。

3.3.2 引导视线

地形可构建一系列观赏点,即以变化各异的观景点给予景物千变万化的透视景象,进而影响人们对户外空间的认知范围及氛围。同时,微地形本身就可以用作布局装置和视觉元素。依托其自身塑性特征,可以做成令人赏心悦目兼具有审美价值的各种形态。如形成的微小的缓坡地形模拟屋顶斜坡轮廓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光与影的交叠变化,进而产生独特的景观效果和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

3.4 技术经济影响

功能简约,造景兼具,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其中微地形的改造在设计时须考虑到财力、物力的条件,相关布局的安排、空间的设置、意境的展示都要力求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起伏、灵活布局,同时保持园内填挖土方的基本平衡。

不同位置地段的地形对于原有地貌的利用,应随各自的性质、功能要求以及面积大小等而有较大的差异,尽可能进行差异化处理,减少用工用料的不必要浪费,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废料用于填充槽,槽、坑,池塘等较低的地区,借鉴不同地区同类地段处理手法减少经验成本,平衡处理范围和处理后应达到的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同时依托当地地基处理经验、施工条件、同类经验展开系统研究和论证。

3.5 其他因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微地形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雨水和各种人为排放的污水、淤积水等问题,让广场、道路以及游览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交通与使用。在实际的项目操作过程中,微地形的营造还牵涉到许多的工程问题。微地形的营造会影响到景观工程的安全问题,地形上构筑物的基础问题,地下空间的顶部结构问题,土方量问题,特殊地形部分的植被种植问题,排水工程以及地下管线的埋设问题等[3]。由此显示景观地形设计与工程施工有很大的关联,需工程实践中加以注意。

4 小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地形界定、意义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作为园林景观塑造的一种手法,对微地形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充分挖掘景观设计的内涵,追溯内在影响的诸多因素,有效地通过地表处理经验的梳理与总结可以更好地服务实际工程,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影响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