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互换性标准及基础标准化工作综述

2018-02-16本刊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8年7期
关键词:技术规范螺纹国家标准

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1)领域情况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的英文缩写简称GPS。GPS是以新的理念和概念,针对产品几何定义和精度控制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覆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产品几何特征,包括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结构等需要在技术图样上表示的各种几何精度设计要求、标注方法、测量原理、验收规则,以及计量器具的校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等,涉及产品设计、制造、检测、验收、使用等产品周期的全过程,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标准之一。

GPS以系统过程的方法和系统建模的思想,运用数学工具,对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及其过程控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规范,形成了新的国际通用技术语言,是信息时代产品几何设计、制造和计量检验综合为一体的新型国际标准体系。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企业争先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GPS标准体系将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为产品功能需求的表达提供更为精确的方法。解决方案将更加有利于GPS标准体系与三维CAD系统集成应用。这套工程工具的正确应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小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成本消耗,还将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使得企业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获取利益。

GPS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可以通过控制设计阶段的几何和材料特性来控制工件的设计功能。目前,GPS标准体系仅用于控制几何特性,未来的任务是不断丰富GPS标准体系,使之能够表达更为广泛的产品功能。这就要求GPS标准体系建立在可计算的数学函数和明确的逻辑基础之上。未来的GPS标准体系要比现在更为丰富、精确和详细,为了降低图样标注的复杂性,在保证逻辑一致性的前提下,简化一般问题的标注。因此,一套基于简单和最小成本的“全球缺省”正日益受到重视。另外,要建立一套针对诸如配合等一般问题的简短标注,一个企业对GPS标准体系的正确应用,结合 “全球缺省”制定相应的 “企业缺省”,对于自身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GPS标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机床、汽车、农业机械、家用电器及通讯器材等国民经济各领域,GPS标准市场范围不可预测,全球60亿人几乎均是GPS标准的直接或间接的用户。几乎所有企业在设计产品时100%要使用GPS标准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质量管理等,据不完全统计,机电工业直接涉及GPS标准的全球年支出约为645亿美元,其产品成本的80%与GPS标准有关,应用GPS标准,至少可降低产品平均成本的10%~20%。

1)国内标准现状

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0)归口管理的现行国家标准共计101项,其中基础通用标准87项、产品标准三项、方法标准10项及管理标准一项。

目前企业迫切需求的支撑智能制造的几何公差、尺寸公差、通用概念等系列现行标准相对于ISO标准严重滞后。

2)国际标准现状

SAC/TC 240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1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近三年到五年陆续完成了以ISO 1101:201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为基础的基于数字化3D系列标准的修订工作。ISO/TC 213已完整地建立起GPS基于3D数字化设计、制造、检验的新体系,从基准与基准体系的建立到位置度、轮廓度、尺寸、几何公差的标注及特征的规范操作等形成协调一致的标准体系。ISO 1101、ISO 1660:2017《技术制图 外形尺寸和公差的标注》等标准已在2017年3月进入出版阶段,这些标准是支撑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提升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标准。

ISO/TC 213的工作进展迅速,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而我国没有直接参加其研究工作,对国际上的新发展缺乏足够的理解。

(2)2017年主要标准化工作

1)标准立项工作

2017年SAC/TC 240共申请如下立项标准17项,目前六项标准计划处于计划网上公示阶段,其余项目处于初核汇总阶段。

a)基于计算机断层成像 (CT)原理的坐标测量机 检测方法;

b)配备影像测头的坐标测量机的检测方法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c)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矩阵模型;d)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通用概念第1部分:几何规范和认证的模式;

e)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和不确定度;

f)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通用概念第3部分:被测要素;

g)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基本概念第4部分:用来量化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偏差的几何特征;

h)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规范和认证中使用的要素;

i)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特征和条件 定义;

j)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码制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k)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码制 第2部分:标准公差类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l)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线性尺寸;

m)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非线性尺寸;

n)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角度尺寸;

o)基于计算机断层成像 (CT)原理的坐标测量机检测和校准方法;

p)配备影像测头的坐标测量机的校准方法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

q)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坐标法螺纹量规扫描测量仪。

2)主要制修订工作

2017年报批标准五项:

a)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b)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基础概念、原则和规则;

c)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轮廓度公差标注;

d)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 (MMR)、最小实体要求 (LMR)和可逆要求 (RPR);

e)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基于数字化模型的测量通用要求。

2017年草案阶段一项: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

3)2017年发布标准

2017年发布13项国家标准:

a)GB/T 33523.6—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表面结构 区域法 第6部分:表面结构测量方法的分类》;

b) GB/T 33523.601—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表面结构 区域法 第601部分:接触 (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c)GB/T 33523.701—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表面结构 区域法 第701部分:接触 (触针)式仪器的校准与测量标准》;

d)GB/Z 26958.30—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滤波 第30部分:稳健轮廓滤波器 基本概念》;

e)GB/T 34634—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光滑工件尺寸 (500mm~10000mm)测量 计量器具选择》;

f) GB/T 1958—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 检测与验证》;

g)GB/T 16857.2—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2部分:用于测量线性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h)GB/T 16857.5—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5部分:使用单探针或多探针接触式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i) GB/T 33523.2—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表面结构 区域法 第2部分: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j) GB/T 34874.3—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 第3部分: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k)GB/T 34890—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数字摄影三坐标测量系统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l) GB/T 34879—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光学共焦显微镜计量特性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

m)GB/T 34881—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坐标测量机的检测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4)标准实施情况

GB/T 1958—201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检测与验证》是面向装备制造业、支撑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标准之一,是我国在新一代GPS标准体系框架下,自主研发制定的新一代几何精度的检测与验证标准。通过SAC/TC 240对此项标准在企业中的实施情况的跟踪,显示此项标准的实施情况良好,标准的应用能够消除技术壁垒,减少10%设计中产品几何规范的修订成本;节约20%制造过程中材料的浪费;节约20%检测过程中仪器、测量与评估的成本;缩短30%的产品开发周期。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2 螺纹

(1) 领域情况

螺纹联结是整个机械工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它是工业标准化的首要对象。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螺纹联结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螺纹加工和检验技术在不断改进。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机械加工中心。但在低价恶性竞争和米制螺纹国际标准存在严重技术缺陷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是世界粗糙螺纹生产大国,高精度螺纹件主要依靠进口。

最近,国务院提出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中国制造2025》、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和 《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文件指出我国 “四基”领域标准相对落后,已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要尽快提高中国螺纹标准技术水平。

世界螺纹未来主要发展领域有:螺纹防松和密封技术、螺纹检测体系和检测技术、螺纹工艺参数控制技术、螺纹强度计算、螺纹安装技术等。

(2)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1)国内标准现状

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108)归口的标准总数为51项。其中50项为国家标准,一项为机械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基本满足中国机械工业的使用需求。

今后工作重点是修订现有标准,增加螺纹检测标准数量,提高中国螺纹加工质量,推动中国由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转变。

2)国际标准现状

SAC/TC 108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螺纹)和ISO/TC 5/SC 5(管螺纹部分)。2004年,中国承担ISO/TC 1国际螺纹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和秘书。目前,中国专家已完成三批国际标准制修订任务(合计标准八项,承担项目负责人和标准起草人)。中国专家还参与工业最发达国家 (美国)的螺纹标准制修订活动,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先进的螺纹加工、检测技术,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向国内引进螺纹先进技术。

ISO/TC 5/SC 5技术委员会目前处于欧洲国家与亚洲国家的管螺纹标准技术体系对峙状态,双方互不相让。因欧洲有P成员国多优势,目前的ISO/TC 5/SC 5标准属于欧洲体系,亚洲和北美的管螺纹标准体系没有纳入ISO标准内。2016年7月,启动ISO/TC 5/SC 5/WG 2工作组修订ISO 7-2:2000《密封管螺纹量规》。

中国现有51项螺纹国家和行业标准中,一半来自采用国际标准 (采标率已达到96%,2019年将达到100%),另一半来源于采用工业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螺纹标准体系和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德国和美国的螺纹标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SAC/TC108归口的所有标准项目都是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应设计、生产和检验技术的基础上,比较各国技术特点,提出最佳技术方案后才启动标准项目申请;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充分听取生产和使用厂家意见。所以,已发布的螺纹标准不存在实施困难问题。对用户使用国外标准所遇到问题,SAC/TC 108能够给出合理、经济的解决方法。这是中国螺纹标准化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是我国今天能够达到螺纹技术世界领先的原因。

(3)2017年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1)标准立项工作

2017年,SAC/TC 108申请一项国家标准《30°楔形防松螺纹》立项。

在航天、航空、兵器、汽车、铁路、工程机械及人体植入等行业,因速度快、振动大或维修困难,以及螺纹松脱会造成巨大损失,解决螺纹脱落问题十分迫切。30°楔形防松螺纹不需要在螺纹以外增加附加结构,具有加工和安装方便、结构小、重量轻、强度高、可多次反复使用、与标准外螺纹配合等非凡特性,受到工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美国公司长期垄断此技术。因价格昂贵、保险系数低、服务时间长,致使中国无法大规模采用此技术。SAC/TC 108克服技术难关,于2008年提出 《30°楔形防松螺纹》标准技术参数。2017年,在总结过去十年经验基础上,对尺寸系列、公差和检验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修改和完善,提出国家标准草案。该项目已列入科技部 “国家质量基础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的 “工业三基关键技术标准”子项目内。在2017年3月的标准立项评审会上,该标准成功立项。

2)标准制修订工作

2017年,完成 《普通螺纹 公差》、 《小螺纹 牙型、系列和基本尺寸》和 《小螺纹 公差和极限尺寸》三项国家标准报批稿及其上报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出版阶段;完成 《紧固螺纹检测体系》和 《30°楔形防松螺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经进入审查阶段。

加入ISO/TC 5/SC 5/WG 2专家组,参与修订ISO 7-2:2000《密封管螺纹量规》,提出中国专家的技术解决方案。

SAC/TC 108参与军委装备发展部 《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中的 《民用机械制造标准采用分析与验证》子项目。2017年,SAC/TC 108提出49项国家标准和一项机械行业标准适用于军方采用的初步结论。它们与三个GJB内的MJ螺纹标准没有重复。

3)2017年发布标准

2017年批准发布 GB/T 18685—2017《普通螺纹搓制和滚制前的毛坯直径》和GB/T 34632—2017《统一螺纹搓制和滚制前的毛坯直径》两项螺纹国家标准。

4)主要科研工作

a)SAC/TC 108参与科技部 《国家质量基础的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内的 《支撑重点领域工业三基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子项目工作,负责其中两个螺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30°楔形防松螺纹、紧固螺纹检测体系)。目前,这两个标准项目正在按照计划进度积极推进;

b)密封管螺纹检测体系研究。世界上还没有密封管螺纹检测体系标准。中国密封管螺纹质量不好,非常需要建立密封管螺纹检测体系标准。为此,中国与美国专家深入讨论密封管螺纹检测体系技术问题。讨论结果是:单独为密封管螺纹建立检测体系;对应NPT、1级NPTF、2级NPTF螺纹的检验要求,分别建立第1、2、4级检测体系;去掉第4级体系内的牙底检测要求,形成第3级检测体系 (美国在实际生产中已经使用);在第4级基础上,增加螺纹单项要素检测要求,形成第5级检测体系 (石油螺纹已经使用,满足高精度螺纹需求);从第1级至第5级,检测项目逐步增加;体系要强调密封管螺纹量规的使用顺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他量规的检测结果与L1量规检测结果的位置关系)。另外,中国专家认为第3、4级应属于同一级别,应分别改为3A、3级。此检测体系方案还有待继续完善和调整。待机成熟,中国可先于美国制定密封管螺纹检测体系标准;

c)30°楔形防松螺纹技术研究。SAC/TC 108提出 《30°楔形防松螺纹》机械行业标准报批稿已有10年。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技术更新的基础上,2017年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了楔形防松螺纹技术体系,在螺纹牙型、系列、公差和检验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技术修改和完善,并提出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d)紧固螺纹检测体系研究。中国是世界粗糙螺纹制造大国。中国螺纹件价格只是发达国家的1/5~1/10。中国螺纹检测手段落后,无法发现螺纹单项要素的过大误差。为此,中国要研究和引入美国螺纹检测体系标准ASME B 1.3:2007《螺纹测量体系的可接受尺寸 英制和米制螺纹(UN,UNR,UNJ,M和MJ)》。建立所有螺纹检测要素 (螺纹综合要素和单项要素)与各种实用螺纹检测手段的对应关系;建立满足三种典型螺纹产品性能要求 (高、中、低三档)的螺纹检测要素。没有标准指导,仅凭工程师个人能力,很难确定螺纹控制参数和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螺纹的检测要素和螺纹检测手段太多,多数检测仪器和量规国人没有使用过。中国技术人员在此方面的知识非常少,不掌握控制螺纹质量的基本要领。我国迫切需要找到螺纹技术升级突破口。为此,需要研究美国螺纹检测体系标准和它们在美国的真实使用情况。中国螺纹专家远赴美国,与美国螺纹协会B1主席 (Alan)、螺纹量规和检测分会B1.2主席 (Mike)等世界著名螺纹专家深入讨论各种螺纹检测手段在美国实际使用情况。在与美国专家认真讨论后,拿到美国权威专家的宝贵使用经验和建议。目前,中国标准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

3 技术产品文件

(1)专业领域情况

技术产品文件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通常工程中又称产品技术文件),国际标准分类代码 (ICS)为01.110,主要是指机械、船舶、铁路、石化、航空、建筑等工业领域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技术文件,这些技术文件既包括通过手工方式所产生的技术图纸、技术资料,也包括通过计算机软件方式所产生的二维CAD图形、三维CAD模型、数据文件等。

技术产品文件专业领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早在17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模型的定义 (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又称数字产品定义)技术使的成熟、普及,使得技术产品文件的定义形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技术产品文件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 “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5年版)》将技术产品文件纳入 “智能工厂标准”范畴,是其 “重点标准化方向和领域”之一。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也将技术产品文件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作为 “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标准化方面,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技术产品文件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呈现以下两大特征:

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的二维制图标准 (包括手工制图和二维CAD制图)已基本完善,基本满足了基于二维工程图的二维设计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相关二维制图以修订为主;

2)随着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产品研发中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相关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近年来,根据企业的急需要求,技术产品文件专业领域已经陆续制定一些相关标准,但这离目前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差甚远。未来三到五年,标准将逐步的由二维向三维发展,重点标准化方向为基于三维模型的三维数字化设计、三维数字化工艺、三维数字化仿真、三维数字化制造等方面。

(2)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1)国内标准现状

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146)归口管理现行标准共计151项,其中国家标准130项,推荐性机械行业标准21项。

2)国际标准现状

SAC/TC 146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0(技术产品文件)已发布国际标准148项,其中30项已转化为国家标准、30项不适宜转化为国家标准。

通过SAC/TC 146长期积极跟踪参与、转化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实质性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化活动,我国技术产品文件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基本与国际上的总体水平没有差异。

3)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技术产品文件的标准化工作主要是围绕制造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手工和计算机的技术文件开展研究,所制定的相关标准主要是服务于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标准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其相关标准在制造业企业实施情况良好。通过相关标准的应用与实施,对统一产品定义的工程语言、规范技术实施途径、提高我国机械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企业信息化推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力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受制造业企业的欢迎。

(3)2017年标准制修订工作

1)标准立项工作

2017年共立六项国家标准:

a)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b)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1部分:符号表示方法;

c)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3部分:流程要求;

d)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4部分:数据要求;

e)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5部分:模型构建;

f)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6部分:验证要求。

2017年8月,SAC/TC 146秘书处在全体委员范围内征集了起草工作组成员。根据各委员单位反馈的主导或参与标准研制意向,并结合各委员单位的技术基础、支持力度,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同时,为保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经研究并于2017年8月31日组织标准起草工作组进行研讨,决定将本系列国家标准与 《基于三维模型的机械产品工艺设计通用要求》国家标准进行整合。2017年8月31日组织标准起草工作组进行研讨,决定将《基于三维模型的机械产品工艺设计通用要求》国家标准纳入到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系列国家标准中,名称修改为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3部分:流程要求》,考虑到标准截止日期,将本标准延期到2019年5月23日。

2)标准制修订工作

SAC/TC 146在研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12项,包括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和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两个系列。

其中,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系列国家标准五项来源于 《战略新兴产业标准综合体》计划渠道,并于2016年10月13日正式立项。2016年12月,在SAC/TC 146全体委员范围内征集了起草工作组成员。2017年5月,SAC/TC 146秘书处根据各委员单位反馈的主导或参与标准研制意向,并结合各委员单位的技术基础、支持力度,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2017年8月31日,SAC/TC 146秘书处组织了对本系列标准的框架和技术内容进行了研讨,会后各牵头单位对标准草案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2017年11月12日提交SAC/TC 146/SC 1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征求意见。

3)2017年报批标准

2017年共报批如下19项国家标准:

a)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1部分:总则;

b)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2部分:三维标注;

c)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3部分:设计数据;

d)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4部分:工艺数据;

e)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5部分:检测数据;

f)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6部分:服务数据;

g)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7部分:数据组织;

h)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8部分:数据检查;

i)技术产品文件 基于模型定义要求 第9部分:数据发布;

j)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1部分:总则;

k)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2部分:编写原则;

l)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3部分:基本程序;

m)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4部分:权限管理;

n)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5部分:文档管理;

o)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6部分:产品结构管理;

p)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7部分:审签与发放;

q)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8部分:更改管理;

r)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设计数据管理要求第9部分:存储与维护;

s)基于三维模型的机械产品电子手册编制通用要求。

4)主导及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在2017年ISO/TC 10/SC 6年会上,由中国主导制修订的ISO 129-5《技术产品文件 尺寸与公差注法 第5部分:金属构件的尺寸标注》、ISO 6413《技术产品文件 花键表示法》、ISO 21143《技术产品文件 机械产品虚拟装配试验要求》和ISO 21600《技术产品文件 机械产品数字化手册编制通用要求》等四项国际标准顺利向前推进一个阶段。

重点参与制定ISO 8887-1《制造、装配、拆卸和生命终止处理 (MADE) 第1部分:基本概念、步骤和要求》和ISO 129-1《技术制图

尺寸和公差 第1部分:一般原则》等两项国际标准。

5)标准化科研工作

a)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

SAC/TC 146秘书处挂靠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以SAC/TC 146为依托,牵头并联合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申报了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专项 《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设计工艺一体化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项目,并于2017年6月正式批准立项。

该项目围绕智能工厂建设的要素条件,以《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5版)》《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为指导,以解决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设计工艺一体化应用关键问题为出发点,开展面向工艺的设计建模、基于设计模型的工艺设计、设计工艺一体化流程管理和数据集成研究,研制四项关键技术标准,并进行试验验证和企业应用验证,建立行业应用规范,树立典型企业应用示范,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规范、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机械产品设计工艺一体化技术的广泛、有效应用及推广,推动企业建立数字化研发体系,形成智能制造新模式,促进智能转型升级。

b)2017年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牵头单位)、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共同申报了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 (NQI专项) 《机械工程文件领域国际标准研究》项目,并于2017年8月正式批准立项。

该项目围绕核心结构要素 “设计”规范化表达,复杂机械产品虚拟装配 “试验”规范化实施,以及面向全球协同服务的 “后市场”数字化手册构建等三个环节研制国际标准,夯实传统设计制图基础,弥补数字化试验、数字化手册制作薄弱环节,统一交流语言,解决产品文件规范化、数字化问题。

4 标准化原理与方法

(1)领域情况

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6)负责标准化原理与方法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截至2017年底,SAC/TC 286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由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GB/T 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GB/T 20003《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和GB/T 20004《团体标准化》共同构成的支撑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

在该系列标准中,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规定了适用于所有标准的编写规则。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对涉及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原则、指导或方向性的、宏观的建议。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规定了编写具有不同功能的标准的规则。GB/T 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为指导标准中涉及安全、儿童安全等特定内容的起草提供了规则。GB/T 20003《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确立了标准制定中涉及专利等的特殊程序。GB/T 20004《团体标准化》为指导团体标准化活动的开展、良好行为评价等提供了规则和指南。

近年来,标准化实践的发展,以及标准化相关立法、标准化政策制定等工作的深入推进,都对SAC/TC 286的标准制定提出了新的需求。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加快培育发展团体标准”、 “推动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建立标准化军民融合长效机制”、 “加快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和 “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2017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版,确立了新时期我国标准体制、标准制定机制以及标准化管理体制。这不仅是2013年以来标准化工作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同时还揭开了新时期标准化工作依法有序开展的序幕。在此背景下,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 “国标委”)针对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等组织制定或正在组织制定系列规章制度。例如,在强制性标准管理方面,基于2016年度 《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基础,国家标准委于2017年间多次组织法学专家、标准化专家以及SAC/TC 286内专家对 《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草案)进行专题论证分析,形成了 《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为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并且响应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标准化试点示范经验固化推广等需求,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并形成了《国家标准化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征求意稿)。在团体标准管理方面,国家标准委制定发布了《团体标准管理规定 (试行)》。在技术委员会管理方法,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发布了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

这些需求反映出标准化原理与方法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因而,亟待从以下方面加强SAC/TC 286的标准制定工作:

1)加快标准化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研究,并将经过实践验证的标准化基础原理和方法转化为标准;

2)围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版确立的标准体制,研究界定不同类型标准的分类依据和方法,丰富和完善不同类型标准的编写规则体系;

3)围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版确立的标准制定机制,研究标准化活动的技术组织和制定程序规范,建立标准化技术活动规则体系。

(2)国内、国际标准化状态

1)国内标准化状态

SAC/TC 286负责制定开展标准化活动最基础的标准。截至2017年底,由SAC/TC 286负责归口的国家标准有35项。其中已发布标准27项,另八项处在报批和起草阶段。

已发布标准: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GB/T 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

GB/T 20000.3—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引用文件》

GB/T 20000.6—200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GB/T 20000.7—200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

GB/T 20000.8—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8部分:阶段协调程序代码的建立原则和应用指南》

GB/T 20000.9—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9部分:采用其他国际标准化文件》

GB/T 20000.10—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0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通则》

GB/T 20000.11—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1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

GB/T 20001.2—2015《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标准》

GB/T 20001.3—2015《标准编写规则 第3部分:分类标准》

GB/T 20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

GB/T 20001.5—2017《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规范标准》

GB/T 20001.6—2017《标准编写规则 第6部分:规程标准》

GB/T 20001.7—2017《标准编写规则 第7部分:指南标准》

GB/T 20001.10—2014《标准编写规则 第10部分:产品标准》

GB/T 20002.1—2008《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1部分:儿童安全》

GB/T 20002.2—2008《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

GB/T 20002.3—2014《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3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

GB/T 20002.4—2015《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GB/T 20003.1—2014《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 第1部分:涉及专利的标准》

GB/T 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 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

GB/T 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

GB/T 33719—2017《标准中融入可持续性的指南》

GB/T 3533.1—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1部分经济效益评价》

GB/T 3533.2—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部分:社会效益评价》

其中,GB/T 20001.5、GB/T 20001.6和GB/T 20001.7的制定发布对于巩固标准化改革工作成果具有重要意义。GB/T 3533.1和GB/T 3533.2对于标准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GB/T 20004.1—2016为落实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指导团体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指导。

2)国际标准化状态

SAC/TC 286对口ISO/TMB部分工作。ISO/TMB主要制定ISO和ISO/IEC指南,目前,SAC/TC 286所制定的国家标准中,有两项等同采用ISO/IEC指南,九项修改采用ISO/IEC指南,一项与ISO/IEC指令的对应关系是非等效。在有关标准编写规则、标准化效益评价的国家标准方面,我国开展了开创性的研究,与ISO相比,这些标准总体水平处于领先水平。

3)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本领域制定的标准是 “标准的标准”。我国各领域标准的编写以及各类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都会应用到SAC/TC 286所制定的标准,因而,本领域标准的实施范围非常广。例如,各类组织或机构编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时,都会应用GB/T 1.1—2009,各类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化活动,都会应用GB/T 20004.1—2016等。

(3)2017年主要标准化工作

1)2017年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情况

2017年SAC/TC 286申请立项的国家标准为 《行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 第1部分:原则》,该项目来源于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研究的成果。

2)2017年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完成报批工作三项:

a)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

b)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强制性标准

c)团体标准化 第2部分:标准化能力(行为)评价

发布六项标准:

GB/T 3533.1—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1部分:经济效益评价》

GB/T 3533.2—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部分:社会效益评价》

GB/T 20001.5—2017《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规范标准》

GB/T 20001.6—2017《标准编写规则 第6部分:规程标准》

GB/T 20001.7—2017《标准编写规则 第7部分:指南标准》

GB/T 33719—2017《标准中融入可持续性的指南》

起草阶段标准五项:

a)标准编写规则 第X部分:管理体系标准

b)标准化人员专业资格测评指南 第1部分:分级与要求

c)综合标准化项目规划与计划

d)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e)行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 第1部分:原则

3)标准化科研工作

2017年,由SAC/TC 286研究人员承担的《军民标准结构和编写要求融合研究》和 《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机制研究》项目有序推动。 《军民标准结构和编写要求融合研究》项目主要通过针对标准适用对象、标准的结构、标准要素的构成以及要素起草表述规则等方面,开展GB/T 1.1和GB/T 20001系列相关标准与GJB 0.1~GJB 0.3《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的对比分析,识别出民用国家标准与国家军用标准编写规则的异同点,分析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和通用化的空间,研究提出军民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融合方案。 《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机制研究》主要从民口需求角度,研究军民通用标准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研究军民通用标准的管理与当前国家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规章的基本逻辑关系,提出制定军民通用标准管理办法的框架。

2017年,SAC/TC 286研究人员牵头申报了NQI专项 《技术标准研制方法、技术推广服务和品牌提升标准研究》项目,目前申报工作已经完成。该项目设置五个课题,其中,课题一“技术标准研制方法基础通用技术标准研究”与SAC/TC 286的标准制定工作直接相关,将研究具有不同功能的标准的技术内容选择与确定原理和方法,标准文本起草和表述规则,以及标准制定的技术组织运作规范和程序规范,研究制定标准编写规则等方面的15项国家标准

猜你喜欢

技术规范螺纹国家标准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螺纹铣刀
螺纹升角
连接管自动脱螺纹注塑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