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8-02-16胡立广
胡立广
(天津商业大学,学经济学院天津300400)
1 引言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推动服务业发展壮大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是学术界的一个普遍看法。江小涓、李辉(2004)基于国际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且增长缓慢。魏作磊、胡霞(2005)通过与世界上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同样得出我国服务业产值比重都明显偏低。张强国、郑江淮(2010)通过与“金砖四国”相比较,得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本文拟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2 当前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在逐渐的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是产业体系中的“短板”:竞争力差、研发创新能力低、服务业发展的规模不够大、发展的程度不够强、质量不够优,导致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2.1 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总量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偏低,品牌建设滞后、新型业态发育迟缓、服务行业集聚缓慢等。目前,国内有三股力量在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一是乡镇企业、二是外资企业、三是国有企业。现代服务业目前还不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心,即使我们已经意识到发展,但是内部调整起来仍然很困难,各项决策都很滞后。
2.2 服务业研发创新能力低
第三产业强有力的支撑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扩散,而产业升级和服务形式的转变也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一方面,要想使商品和服务性贸易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就要通过大规模的利用信息和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正是利用了这一手段。
2.3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业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的服务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主要集中在仓储、餐饮、商贸等,以科技为主的研发、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仍不健全,从而使我国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仍然很低。这足以证明在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现代服务业代表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服务业发展落后就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的。对金融、通信等行业,强调其安全性的要求。
4.行业垄断严重,市场竞争不充分
我国的现代服务业中的不少行业的垄断和政策性壁垒,使得许多社会资本根本很难进入市场阻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限制各企业进入服务业和扩展业务的门槛也极高,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更甚者有些领域几乎有官方的机构所控制,断现象极为严重。
3 推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鼓励传统服务业技术创新
第一,推进传统服务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普及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电子化、自动化的进程,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的服务业;第二,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增强竞争能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发挥企业集团的优势。在一些重要产业,如信息服务业、科研、商务服务业等方面,政府给予政策,鼓励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集团在资本经营、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使这些企业集团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成长为“巨人”企业,从而辐射带动一大批企业更好的发展。
3.2 以信息化为基础发展现代服务业
科技进步是服务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靠力量,这也是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业中占绝对优势的原因所在。要转变服务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的观念。
3.3 整合各类资源,吸引高层次人才
越是高端行业,往往也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发展服务业,人才是关键。为此,应促进高端服务业人才的空间集聚,发挥其对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充分利用当地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系统,动态地储备人才;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城市大环境等,留住人才。加强企业人员培训,强化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一,清理服务业市场准入规定。并把清理市场准入工作作为加强自身建设,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抓紧抓好。第二,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放宽市场准入,同时加强监管。服务业的监管,应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有些行业由政府执法部门直接监管。第三,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要积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为服务企业承接大型国际项目解决资金需要;设立服务发展专项资金。
[1]谭洪波,郑江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基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09)∶5-17.
[2]崔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张建升,谭伟.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企业经济,2011,03∶110-113.
[4]侯守国,杜子芳,冯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 [J].统计与决策,2014,(07)∶140-142.
[5]魏君英.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4,(05)∶75-80.
[6]魏作磊,陈丽娴.中国服务业发展物化消耗的国际比较——基于1995—2011年间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学家,2014,(09)∶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