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纺织业改革发展的公共经济分析

2018-02-16范颖菲

西部皮革 2018年1期
关键词:纺织业纺织工业西北

范颖菲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山西省纺织产业作为一项极具优势的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基础。然而,在国际制造业不断转移、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的影响下,这一产业的发展优势呈现出逐步下滑的趋势。在此种形势下,山西省纺织产业就需要找出自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若干制约因素,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为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优势

从纺织工艺技术上看,山西纺织事业获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就:

1.1 建立起了完整的纺织工艺流程

近代山西经济轻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纺织业,实现了机器生产替代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山西省纺织业的纺纱工艺中的除杂、混合、梳理、合并这些原料基本处理的工艺更为着重研究,制有公司纺织企业标准工作法,用于更有效地清除原料中杂质和庇点,研究获得合理的纤维配伍比例,改进和花工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1.2 在纺织设备硬件方面,组建了不同级别的自行修配、设计生产近代纺纱织造机械的部门、机构

以山西省西北实业公司为例,其纺织事业自从筹划开始,不仅依靠从英、法两国引进全套毛纺织设备创建起西北毛织厂,同时公司下属的西北育才炼钢机器厂、西北机械厂、西北制造厂均能自主制造纺织类机械。

1.3 在技术开发方面,试验成功人造纤维电光线和多种染料色彩,并能投产应用

西北实业公司试验所多种染料的研制成功也是与山西省逐步建立起的近代化学工业分不开的,该公司仍然坚持染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成立了西北实业公司试验所,该所在新产品研制与开发方面开创了山西省化工研究分门别类之先河。

1.4 在产品设计方面,制造出一批工艺精良的品牌面料

西北毛织厂产品曾在青岛展览会上获得二等奖,该厂出品的众多优质产品行销本省及南京、上海、西安、郑州和京、津地区。榆次纺织厂,主要产品有铜叶牌支棉纱、三环牌支棉纱和各色棉魏,相较彼时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中型纺织企业。

2 劣势

山西省同全国纺织业尤其是沿海等发达省市相比,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企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

首先,增量调整的能力小。从山西的实际情况看,投资不足是造成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不改造不行,改造又没有力量。

其次,国有企业负担重。目前,纺织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很少,企业生产用资金大都靠银行贷款,不仅资金严重不足,难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要支付高额利息,造成利润的大量转移。

再次,冗员安置的困难多。过去,山西省纺织工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纺织工业经济结构急需要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的方向转,从而使大量富余人员进行转岗或下岗。

3 建议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山西纺织工业将如何发展呢?

3.1 明确发展重点

山西纺织工业的发展,既不能照搬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再走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老路,必须从山西的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选准突破口。

3.2 为国有资产的重组优化创造条件

国家应对内陆省份的纺织工业给予适当的支持,对能够带动山西省纺织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可直接投放一部分资金以支持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还应组建省级纺织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可将省纺织总会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纺织总会负责行业管理,以后逐步发展成为自律组织,即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协会。

3.3 制定适合纺织工业特点的公共规定

在这方面,应切实发挥公共部门及其职能部门的调控作用,,以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全社会特别是劳动部门实施“再就业工程”,积极安置调整中的转岗、下岗人员。如果公共部门在安置转岗、下岗人员方面态度不积极,措施不得力,无所作为,那么山西省的纺织工业乃至整个工业结构的调整就不会有突破性进展。

3.4 公共部门应出面对纺织业的发展进行协调

各部门应从大局出发,立足长远。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说他们为国家上缴的不断增长的利税,仅从保证职工就业、维持社会稳定的贡献也应该得到支持;再者,山西的纺织业不能形成空白,山纺已经开了国内大企业破产的先例,新凯等几家硕果仅存的纺织企业如果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度走向破产,那将对山西纺织业乃至整个山西的工业产生不良影响。

[1]赵军,庞雪晨,杨小明.近代山西纺织科技文化事业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

[2]马翠珍.论入世对山西纺织工业的影响与对策[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

猜你喜欢

纺织业纺织工业西北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一座西北小城
纺织业觅路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