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8-02-16沈雪平顿志元顿志林刘桂花张秋英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焦作500焦作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南焦作500河南理工大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研究所河南焦作500河南中宏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南焦作500

建设监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管廊管线基础设施

沈雪平,顿志元 ,顿志林,3,刘桂花 ,张秋英 (.河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500;.焦作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500;3. 河南理工大学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研究所, 河南 焦作 500;.河南中宏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河南 焦作 500)

0 引 言

几百年来,公共基础设施一直是人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会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需求相比,市政基础设施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短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综合管廊的建设减少了以前城市中“拉链式”的传统施工模式对道路的损害,同时也是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科学发展观。

1 综合管廊建设主要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1 建设前期阶段

综合管廊建设前期会面临项目规划难的问题。由于各种管线所属的单位不同,出于资料的保密性会导致各种管线信息数据闭塞不流通,从而在项目规划阶段不能相互配合,前后工作不能衔接。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也是一个笼统性的简称,里面的单位各司其职,没有统一的牵头管理部门。欲破坚冰,政策先行。针对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要组建一个类似于线性组织结构模式的“超权力”部门,这样才能保证指令源是唯一的,既能消除各部门“权力分割”现象,完成各方面的协同规划,又能兼顾到各种基础设施在上下空间或者平面的协调布置。

现在很多省份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强制入廊,以此来推进管廊的建设,规定管廊所建区域周围除了技术要求不能进入管廊的管线,其余管线都要入廊。由于我国的综合管廊规模还不能形成相当大的网络覆盖,从而使管线单位可以有机可乘,甚至不惜以增加各种管线的成本支出,绕开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到达业主。因此,综合管廊要想真正得到响应,国家必须彻底革除以前地下空间可以无偿使用的观念,建立新的规范体制。如果管线单位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选择绕廊敷设,那么只要管线在地下敷设,占用地下空间,就要采取收取一定的费用的措施,地面建设用地有建设出让金,可以效仿对管线单位收取地下空间出让金。如果管线单位选择绕远敷设,不仅要增加管线的成本支出,还要额外地支出地下空间出让金。

1.2 施工阶段

城市群的构建必须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形成一套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综合管廊作为各种市政管线的“栖身所”,除了里面必要的各种管线,还会有支撑各种管线的零部件,主要包括支架、托臂、立柱、抱箍、螺栓、螺帽,这些部件组成了完整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用支架。这些专用支架都要以综合管廊廊体施工时所安装的预埋件为依托。综合管廊的建设用途决定了它要比一般的地下隧道具有更多的预埋构件。在施工时结合管廊支架施工方案保证支架预埋件的结构偏差控制在设计要求内,另外还要避免预留空洞和预埋件的遗漏。除了需要给专用管线的搁置预留空间,还要把人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以便于以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现在由于前期规划的急促性和经验的匮乏,导致在管线安装和运营维护期间会存在效率低下或者人身事故。人的因素也决定着地下空间的要求,管线和专用支架周围一定要有足够的工作空间以容纳必要的安装工具和操作者的动作,这样不但提高了管廊的可及性和可维护性,也可以避免带来二次人身伤害。不能为了追求过快施工速度和减少前期的投资,而忽略了后期运维使用,必须避免在安全性和安装方便性方面不考虑人的因素,而只为公用设施提供所需空间所诱惑,如果前期施工安装合理,那么这种过失将直接体现在运维的效益上。

1.3 运营维护阶段

把各种市政管线埋设在地下,既能减少管线在地面以上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自然灾害对管道的破坏,又践行了国家要建设智能、集约、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综合管廊不能得到大力推广,除了初始成本大以外,地下密闭空间所产生的大气危害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管廊里面空气质量差,不但会使人注意力下降,而且还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长期下来还会影响人的身体状况。如果在后期运营期间维护监控不当产生安全盲点,则很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现在很多管廊都在推行智能巡检,例如,珠海市横琴新区综合管廊用机器人代替人类,承担管廊隧道的日常巡检工作,并逐步付诸实施。机器人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在很多地方确实能更好地代替人类进行一些危险性的工作。但是,机器人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设计的,毕竟没有人类的思维,就像最近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之后,还是避免不了事故的发生。为了弥补机器人的缺陷,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查是必不可缺的。只有多措并举,才能防患于未然。出于安全着想,工作人员不能在隧道内气体检测之前进入且不能单独进入,必须要有受过同样培训的人员在隧道外等候,保持必要的联系。对管廊里的设备进行的任何更换或者翻新的操作都有可能引起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工作人员要定期的检查识别综合管廊隧道内的危险源,包括通风系统、氧气浓度、空气中颗粒粉尘和有毒气体检测。

2 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议

2.1 综合管廊的未来发展模式应是与其他基础设施整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如何规划才能一举多得,发挥地下空间应有的价值,是应该被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沿用综合管廊的设计理念,综合管廊不仅可以把市政管线综合在一起,还可以和地下人防工程、交通轨道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作为中国在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如何进行统一规划,是当今时下一个热门话题。我国洪涝灾害频繁,2016 年 6 月中旬湖南全省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导致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正在建设的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可以说是对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理念综合运用的典范。江北新区综合管廊里面设有“雨水箱涵”和“初雨收集箱”等。若雨水量比较少,则可直接通过雨水管进入“初雨收集箱”。当雨水超过一定的量时,会通过海绵自动调节阀门进入“雨水调蓄池”,这时的雨水相当于“中水”,可以用来储存以备不时之需。针对地下空间如何协同规划,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只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认清不足,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2 加强市政管廊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综合管廊作为 21 世纪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对相关技术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领域正面临着从二维到多维、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重大变革阶段,可瞄准智慧管廊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建设综合管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做好高技术人才的储备工作。日本是世界上综合管廊发展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岛国,可利用的国土面积相对比较少,只能利用地下空间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有需要才会有发展,只有需求的爆发,才会引发技术的变革。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划、建设和运维管理模式。欧洲国家的综合管廊技术在不断吸取之前的经验也逐步迈向成熟阶段。建议国家能有意识地去和这些技术应用相对成熟的国家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做好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成立综合管廊人才技术基金用来奖励在综合管廊技术研究方面贡献比较突出的人,以此鼓励科学家和专家在综合管廊试点工作中进行技术创新,使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向科学化、创新化、智慧化迈进。

2.3 寻求多元化投资模式

综合管廊每公里造价大概为 1.3 亿元,可以算是交通轨道中的“小地铁”。当环保、集约的优势与初始成本大和后期入廊费用高的劣势起冲突时,综合管廊建设发展变得缓慢。西方一些综合管廊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基本上是采用政府全部出资的模式,这也许和其人文环境有关;在西方国家看来,市政管线是属于为人民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而国内的融资模式一般都采用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但当巨大的投资需求和自身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合作方之间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为了解决综合管廊前期融资难的问题,应该积极寻求多元化投资的发展道路。政府可以发行综合管廊专用的债券,来吸引社会各方资本的投入。为提高社会人士购买债券的积极性,可以对购买债券的个体在使用管廊资源的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另外,还可以成立类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专门机构,用以改善国内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环境,以期吸纳社会资本的投入。

3 结 语

本文简要讨论了综合管廊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建议相关部门以正确的系统性规划理论为指导拟定出一套可行性方案;与此同时,务必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虽然文中所指出的问题不能涵盖全部,但对综合管廊的发展建设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旦综合管廊形成大规模的网络覆盖体系,必将真正惠及民生。

猜你喜欢

管廊管线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团队介绍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