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与技巧
2018-02-16周海霞
周海霞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4)
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构成的形体。首先,将组合体放置在正立-水平-侧立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影面投射;然后,展开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正立投影面保持不动,这样组合体三视图就形成了。组合体三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时必须按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其下方,左视图在其右方)和尺寸关系(“三等”关系: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左、俯宽相等)进行。在AutoCAD中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既方便又快捷。
1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
1.1 建立图层
AutoCAD中允许创建多个图层,以便更好地管理图形信息。一般在绘制图形以前,根据需要的线型建立图层,设置好相应的线宽和颜色。使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不同的状态,非常方便。常用的图层有粗实线、细实线、细点画线和细虚线等。操作方法是:单击“格式”菜单或单击“图层”工具栏上“图层特性管理器”按钮→单击“新建”→设置图层名词,区分颜色,选用线型、线宽。
1.2 设置图纸幅面及格式
为了便于图样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具有一定格式和幅面的图纸上。在AutoCAD中,可以将常用的图纸幅面及格式设置好并保存成模版,需要时调用即可。比如设置A4图纸(竖放、有装订边框)幅面及格式的过程是:根据国标尺寸绘制纸边界线(长为210 mm,宽为297 mm)→绘制图框线(长为180 mm,宽为287 mm;与纸边界线左边距离为25 mm,与纸边界线其他三边距离为5 mm)→绘制标题栏(位于图框线右下角,总长为150 mm,总宽为40 mm)。绘制的图线可以提前选好图层,也可以画好后再设置到相应的图层上。绘制可以使用绘图命令“直线”“矩形”与编辑命令“分解”“修剪”“打断”和“偏移”等配合完成,也可以只用“直线”命令独立完成。
1.3 图框外绘制组合体三视图,中点对齐平移进图框
国标规定,图形要匀称布置在图框内。手工制图时,必须先根据比例计算位置再画图,步骤繁琐。在AutoCAD中,可以先在图框外按1∶1绘制好图形,再根据比例要求进行缩放,中点对齐平移进图框。在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过程中,一般先绘制主视图,再绘制俯视图和左视图;此时会用到绘图命令,包括“直线”和“圆”等,也会用到编辑命令,包括“镜像”“偏移”“复制”和“修剪”等。要使用对应的图层,并打开“线宽”,以区分图线。中点对齐平移进图框有2种情况:1)对于对称图形,直接利用图形对称中心线的中点与图框中心对称线的中点对齐平移;2)对于非对称图形,先借助辅助线找出图形中点,再与图框中心对称线的中点对齐平移。组合体三视图属于第2种情况,图形中点找出的最快方法是连接图形左下角的点与右上角的点,该直线的中点即为图形中点。
1.4 尺寸标注与标题栏注写
组合体尺寸有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3种,在AutoCAD中,一般根据手工草图的设计标注方案直接选用相应的标注命令,如“线性”“半径”“直径”等即可;但有时预想的方案样式与这些命令直接标注的样式不完全一样,这就需要用“引线”与“文字注写”功能配合实现。另外,尺寸箭头大小、尺寸数字大小和精度等还可以调整,执行命令是单击“格式”/“标注样式”→单击“修改” →“符号和箭头”/“文字”/“主单位”等卡片中选用合适的数据。
在绘制好视图,标注完尺寸后,就要注明标题栏了,这里要注意字号和字体的选择。字体选用国标规定的仿宋-GB2312,字号根据不同的行高进行选用,行高为20的选用7号字比较合适,行高为10的选用4号字比较合适。执行命令为单击“绘图”/“多行文字”或命令按钮→框选文本区域→选择“字体”/“书写字号”/“书写文本”→“确定”。
2 常用命令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2.1 巧用不同的方式绘制直线
“直线”是常用的绘图命令,理念是两点确定一线,绘制方式主要有给坐标定点和给距离定点2种[1]。只用坐标定点,经常要计算,步骤繁琐;只用给距离定点,则线起点不好确定位置。将2种方式结合起来就能快速和准确地绘制出需要的直线。例如绘制A4图幅纸边界线时,先用坐标确定第1点(0,0)作为左下角点,然后依次给水平向右距离210 mm、竖直向上距离297 mm、水平向左距离210 mm,最后“闭合”即可,只需几秒钟。
2.2 运用“偏移”,快速绘制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图框的右下角,用来填写图名、比例和制图人员等信息。40 mm×150 mm的外边框里有许多小格子,如果用表格功能,要逐个调整格子的属性,步骤繁琐;用“直线”一条一条地画,速度很慢;用“偏移”操作则步骤简单、快捷[2]。其操作步骤是:依据图框线偏移出40 mm×150 mm的2条外边框线,分别单击2条线超出部分的端点到2条线交点处→依据这2条线,根据尺寸8、20、25 mm,偏移出格子线→“修剪”/“打断”图线,整理到位。
2.3 运用极轴追踪、对象捕捉与快速“三等”关系
在AutoCAD中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难点是实现尺寸上的“三等”关系。如果画边的同时对齐,在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左、俯宽相等中,前2等可以借助对正的辅助线解决,后1等可以借助45°辅助线与对正的辅助线共同解决,但需要的辅助线较多,容易混淆。如果先画再对齐,“极轴追踪”与“对象捕捉”能实现快速处理[3],比如先画完主视图,在画俯视图时,开启“极轴追踪”与“对象捕捉”→选择相关绘图命令(比如“直线”)→瞄准需要对齐的点(“对象捕捉”里设置的点)→鼠标托动就会出现“极轴”,追踪需要对齐的“极轴”确定位置(单击确定直线第1点)→根据尺寸继续画图。另外,如果3个视图是独立、分开画的,画好后对齐时运用“极轴追踪”与“对象捕捉”也很方便,操作步骤为:选择要移动的视图→单击“移动”命令→选择要对齐的“点”为“基点”→鼠标托动图形到对齐“点”→“追踪”对齐的“极轴”移动到合适位置→单击“确定”。
2.4 运用“特性匹配”快速统一图线格式
组合体三视图的底稿画完时,要根据线型要求设置图线。一般是运用“图层”进行整体调整,步骤为:选择同一线型的所有图线→单击选用相应线型的图层。整体设置后会有个别遗漏的图线,同样可以使用“图层”设置,但是反复点击图线和图层,比较繁琐;此时可以使用“特性匹配”,比较方便快捷[4],操作步骤为:单击“特性匹配”命令按钮→选择源对象,此时鼠标指针变成了小刷子→选择目标对象,刷子刷到哪里,哪里就随之改变→确认。
3 结语
在AutoCAD中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既需要有准确的制图概念,又要有快速的绘图技能。快速绘图技能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必须经过反复练习,从不断的操作中积累出经验,领悟技巧。
[1]王远阳,邓永胜. AutoCAD平面绘图技巧[J].科技信息,2012(27):152-154.
[2]陈志民. AutoCAD 2013机械绘图实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王智圣.浅谈AutoCAD实用绘图方法[J].机电工程技术,2009(7):103-105,182.
[4]龙素丽.提高AutoCAD绘图速度的方法和技巧[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