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探索
2018-02-15郭军张方露
郭军 张方露
[摘 要]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农村教育精准脱贫可以加快实现教育公平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农村教育精准脱贫的现状,探讨农村教育精准脱贫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农村;教育脱贫;代际传递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教育发展缓慢的地区,甚至是在教育发达大省也出现了教育落后的地区。
教育精准脱贫,即精准实施教育脱贫,并不是简单地把钱财等物资送到贫困的学生手中,而是要思考分析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明白原因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然后最终促进教育公平[1]。
一、教育精准脱贫的必要性
1.加快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即有学上;二是人人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即上好学。对于“有学上”,通过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适龄儿童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而“上好学”正是现在群众所追求的。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很多手段和途径,包括政策制度的保障、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等。在执行精准教育脱贫政策时,首先应该明确教育脱贫对象,即教育贫困地区的孩子;然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让所有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
2.加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仔细分析许多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会发现,除了自然环境和历史这两个因素以外,教育落后也会导致贫困现象的出现。
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切断贫困地区的恶性循环链,而且能减缓当地的贫困形势,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准确地实现教育脱贫和建立一个适当的教育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贫富差距和解决社会矛盾。鉴于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教育精准脱贫的实施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3]。
二、农村教育精准脱贫面临的困境
我国近几年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包括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这些政策都致力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虽然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教育精准脱贫仍面临一些困境,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流动持续增加,加大了脱贫难度
如今,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夫妻双方均外出务工的人数开始增多;二是举家外出的家庭增多。在一些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儿童。
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使得农民工进城之后并不能即刻改善自己的条件,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处于社会的底层。而随着父母进城的子女,在城市生活中也往往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文化背景的不同加上经济条件的差异,致使农民工子女并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和当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城市入学程序复杂,再加上高昂的学费,这些都令很多家长难以承受[4]。
很多父母外出就业,孩子便留在家里由祖父母抚养。年长的祖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生活方面的情况,对教育常有心无力,而且与孩子的交流也比较少。由于缺乏亲子沟通,隔代教育又弱化了家庭教育,很容易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品德等方面出现问题。
2.贫困家庭缺乏先进观念,阻碍了脱贫进度
贫困家庭往往缺乏先进的教育观念,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家长本身并不注重孩子的学习。有一些迂腐的观点,如“读书无用论”,依然在一些贫困地区盛行。这里的老一辈对教育有何影响不甚了解,他们认为读书远远没有打工来得实惠。由于教育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能看到回报,这就更加降低了他们对教育的期待。这些家长教育意识的淡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力,导致很多孩子在接受完义务教育或者还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辍学打工了。二是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但缺乏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有些家长设置的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的期望偏高,但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重教而又不会教,最后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3.农村学校高质量教师匮乏,导致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由于地理环境、职业待遇等原因,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目前,我国城乡教师以单向流动居多,即从农村学校流动到城市学校,从不发达地区流动到发达地区。这种现象令原本师资就薄弱的农村教育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城乡教育的差距也日益扩大。
同時,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教师的第一学历较低,接受的培训较少,并且由于条件所限,培训的效果并不好。加上教学任务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消极怠工,由此让本就薄弱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
三、农村教育精准脱贫的可行路径
1.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
政府在制定教育扶贫政策时,要将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作为政府扶贫攻坚的第一要务。只有从根本上振兴教育事业,才能从思想上改变人们对贫困的认知,不断提升人们脱贫致富的能力。
政府的政策倾斜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直接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倾斜,如学前教育阶段,在一般性政策基础上,对贫困地区的孩子实行特殊性补助政策;二是制定完善的师资引进政策,师资引进可以分为内部培养(即由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出资培养基础教育方面的人才)和外部引进(即以丰厚的待遇吸引高素质的教师)。
2.加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为本,教师先行。要想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首先得有一个较强的教师队伍,要保证教师数量充足、教师素质优良、教师结构合理。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提高教师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其中的最好方式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的素质[5]。
(1)改善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缩小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此来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如今互联网已经高速发展,可以在有网络覆盖的学校提供局域网,这不仅便于教师及时获取教育最新信息,还有利于学生接触外面的世界。最后,规范教师管理。可以通过合理优惠和政策性规定,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去,这样可以更快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
(2)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的素质
农村教师除了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多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交流学习,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3.加强在户家庭辅导
有些家长虽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懂得尊重孩子,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只按自己的意愿、用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孩子,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没有根据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地调整教育方式方法,由此导致了令人失望的教育结果。
鉴于此,需要对在户家庭进行定点教育观念的扶贫。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方式,就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的重要作用、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亲子沟通技巧等内容进行培训,转变父母的观念,提升他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6],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加强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薄弱地区的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期望以学校为依托,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将有利于校园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能。
总之,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推进教育事业平衡而充分地发展。而教育精准脱贫力图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得更加合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吕子燕,吴涛.黑龙江省教育精准扶贫的任务及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7(5):104-108.
[2]李興洲.公平正义: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2017,38(3):31-37.
[3]赵红霞,谢红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精准扶贫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 15(5):84-88.
[4]张翼飞.户籍制度在实现教育公平中的阻滞作用及其改进策略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郝俊英.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6(2):105-108.
[6]孙雪连.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脱贫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6):30-34.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