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变改革”背景下发展林下养殖土鸡的前景
2018-02-15
(贵州省兽药饲料监察所,贵州 贵阳 550003)
1 “三变改革”的背景
“三变改革”是通过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以及村级“三资”等激活农村的生产力,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改变传统的增收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农户将自己的土地(林地、果园)资源入股生产企业,最后按股份分红获得收入。同时,农户可以从传统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到入股的企业就业,这样既可以从企业分到红利,还可以得到工资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由政府推着干转变为农民推着政府干,从要我“三变”转化成我要“三变”。有效的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1]。
2 “三变改革”助推农村林下养殖土鸡
近年来,农村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林的山地较多,还有成片的灌木林和果园,多数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荒废。“三变改革”政策实施以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很多养殖企业就集中流转农户的成片林地、果园,农户以此作为股份入股养殖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的经营模式,由公司出资,农户出地,共建养殖基地,公司安排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待养殖场投产见效时,公司将基地返交农户经营管理,待产品上市时将产品全部卖给公司,所得收益归农户所有。同时,村民还可将国家匹配的“三变改革”项目资金、扶贫项目资金量化到户,入股土鸡林下养殖企业、保本分红,利用滚动发展的“扶贫企业+农户”利益连接扶持机制,以年利率不低于10%年终分红给农户,形成双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有效的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2]。
3 土鸡林下养殖值得注意的技术问题
3.1 选择适宜的品种
林下养鸡以放牧为主,应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耐粗饲,其品质、风味又适应市场需求的土鸡,一般不宜选大型肉鸡。
3.2 养殖密度
在进行林下放养时,鸡的采食和践踏能够导致林下植被出现破坏,在高密度,大规模的养殖条件下,粪污排放量会超过土壤的净化能力,土壤吸纳大量鸡粪后会形成有机物富集区,土壤过度肥沃,破坏了林下生态养殖的平衡,对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对环境也造成破坏。建议每亩放养鸡约40只。密度过大,草虫等饵料不足,增加精饲料饲喂量,影响鸡肉、蛋的口味;密度过小,浪费林下资源,生态效益偏低。
3.3 及时防疫接种
1d龄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7d龄用鸡新支二联活苗滴眼、新城疫苗皮下注射;14d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饮水;21d龄用禽流感H5+新城疫4系肌注或滴眼;28d龄用法氏囊炎疫苗饮水[3]。
3.4 划定轮牧区
可以将一个养殖场划分成2个以上牧区,每个牧区用隔离设施隔开,这样既能防止天敌对鸡群的侵害和带入传染性病,又有利于管理,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重建。待一个牧区草虫不足时再将鸡群赶到另一牧区放牧,公母鸡最好分在不同的牧区放养,草虫不足和养鸡数量少时可不分区。
3.5 放牧管理
放养土鸡要按时补饲,早晨和傍晚各补饲1次,按“早上半饱、傍晚适量”的原则来补饲。为让土鸡约130日龄上市,体重既达到标准又不会太肥,补饲精料的各项营养物质含量要合适。
4 农村林下养殖土鸡的意义和前景
林下养殖土鸡是一种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生态经济,它以林下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以养殖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好自然条件。生产出符合人们需求的生态产品,从而解决了林下资源浪费问题,让林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由于农村家禽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收入低。实施规模化土鸡生态养殖可充分利用土地[4]。
鸡资源优势,提高农村养殖户的收入,促进家禽养殖业走向产业化、标准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利用天然林下进行放养,不用人工合成化学药物,做到了绿色、生态养殖。放养土鸡毛色光亮、肉质鲜美,绿色无公害,适应消费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子,不仅使农民能富起来,又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美味的生态食品。同时,还对保护林场、果园土壤生态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土鸡林下生态养殖是提高农民收入,贯彻落实“三变改革”政策,助力精准扶贫,全面实现同步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罗仁义.贵州林下土鸡养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08):83.
[2]刘颖,李培娟,杨飞燕,等.可持续发展性林下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研究[J].当代畜牧,2014(18):8-9.
[3]杨聪.林下土杂鸡的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01):103-104.
[4]朱晓忠.对培育林下生态养殖的调查与思考[J].甘肃畜牧兽医,2015,45(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