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二次结构施工管理
2018-02-15罗玉龙
罗玉龙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1 技术管理
1.1 熟悉图纸规范要求
严格审核图纸,掌握设计图纸的要求,结合建筑、结构等设计说明进行要点的提炼,如所涉及到的相关规范、图集,构造柱设置要求,止水反坎高度、过梁设置要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确定,门窗洞口尺寸确定,混凝土等级及种类,所用的钢筋型号及种类,水暖、强弱电井的尺寸高度,风井处随砌筑随抹灰。
1.2 绘制二次结构构件布置图
1.2.1 绘制构造柱布置图
构造柱由于加强了纵墙间的连接,与圈梁连接共同作用,提高了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了墙体的裂缝产生和发展,维持砌体结构的稳定性,所以构造柱在二次结构中至关重要。但由于构造柱数量众多,对砌体砌筑影响极大,因此需要考虑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稳定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原则,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提前绘制好构造柱平面布置图。
构造柱设置要求:
(1)设计要求说明部位该设置构造柱。
(2)墙体横跨度超过4m或墙体端部没有框架柱或剪力墙时,一般也要设置构造柱。
(3)墙体中间开较大的通长洞口、墙体边缘、转角部位,一般要设置构造柱。
(4)构造柱的间距,应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1.5~2倍的墙高和6m。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二者钢筋锚固满足规范和图集要求。
(6)钢质门两端必须有构造柱或抱框柱。
(7)方便后续排砖图的绘制。
1.2.2 绘制门窗、洞口布置图
绘制门窗洞口布置图前,需要结合平面图、立面图和门窗表,详细了解门窗洞口编号、尺寸,确定门窗洞口的标高、尺寸。绘制时标注出窗台下压顶长度、高度和伸入墙体长度、配筋情况,洞口边预留尺寸,门窗布置图时需标出门上过梁或腰梁长度、高度、伸入墙体长度、配筋情况,门两边混凝土预制配块排布,以便后期施工在立皮数杆和预留门窗、洞口时不致发生错误。
1.2.3 绘制排砖图
进行砌体工程施工前,需依据建筑设计图绘制排砖图。排砖图的设计必须要结合导墙或混凝土反坎的部位与高度进行绘制,其中应包括构造柱留置位置与要求,门窗、洞口的部位与尺寸,砌块砖块的具体尺寸,灰缝宽度,墙体上部斜砌的高度与角度。同时对砌块的排数与皮数进行精确计算与设计,保证砌体的尺寸尽可能符合主规格和模数。具体排布原则如下:
(1)先排带止水反坎的墙体,再排带构造柱墙体、最后排带门窗洞口的墙体。
(2)对各个需要砌砖的墙体进行编号,将要绘制的墙体在建筑图中提取出来,避免在图中重复查找,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3)从砌体的具体结构层面来对其进行排列。
(4)在排大面墙的砖时,尽可能使用整砖,这样既保证了墙体的美观,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
(5)在遇到顺丁墙交接时,先确定一个排布规则,例如先排顺墙,就后排丁墙,避免后期排布顺序的紊乱。
1.3 样板策划
在砌体工程施工前,提前做好样板策划书和样板引路实施方案,并且保证策划书与实施方案具备充分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样板策划书和实施方案应及时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签字同意。
(1)在样板施工时,二次结构样板间位置需提前选定,各部位作法均已确定,各材料已按进度要求进场,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合格。
(2)样板集中展示部位需将二次结构的各操作规程、质量管理制度措施、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全部挂牌上墙。
(3)样板墙体上设置二次结构砌筑相关工艺CI牌,样板验收合格的部位或构件要挂“验收合格标识牌”。验收不合格的立即整改,直到合格为止,并将实测实量的结果标注于被测量的构件上。
(4)二次结构样板施工完成后,应将各部位构件作法详细标注在构件上,隐蔽部分应用墨线标出,如楼面墙体内管线走向、砌体砂浆强度、墙体垂直度、平整度等。
(5)二次结构样板间砌筑需严格按照方案交底和排砖图砌筑。
(6)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收集二次结构样板施工、图片、影像资料,及时办好所有隐蔽验收手续,确保有案可查,施工完成后制作幻灯片作为后期施工交底资料。
1.4 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总体工期控制计划,以及当地常年进入季节性施工和结束的日期,提前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季节性施工方案中应包含针对二次结构采取的特殊措施,具有对现场施工充分的指导性,编制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要点:
(1)砌体施工若处在冬期施工阶段,砌筑前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冰霜等,砌块严禁浇水湿润,遭水浸冻后的砌块不得使用。
(2)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做好保温工作,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
(3)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掺入外加剂的砂浆应延长砂浆的搅拌时间。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得停留时间过长而受冻,运输和盛砂浆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4)冬季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每日砌筑高度,墙体留置的洞口,到交接墙处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和积水。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若遇冰冻、雪凝天气暂停施工。
(5)冬期二次结构混凝土振捣要快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检查、清除冰雪冻块,浇筑时所用脚手架、马道的搭设和防滑措施检查等。
(6)在雨施期间空气湿度大,构造柱、腰梁、过梁等构件绑扎前注意钢筋除锈。
1.5 细化技术交底制度
在二次结构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批,严格执行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并力争做到交底形式多样化和具体化。对某些施工工艺复杂、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大的二次结构部位,可采取PPT演示、现场实地演示等交底方式,让每一位参建者了解掌握所建工程的具体质量标准、施工工艺、安全标准、操作要求,并对各分包单位和施工班组做到逐级书面技术交底并签字,保证方案交底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2 质量管理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必须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二次结构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要提高二次结构的质量,就必须对二次结构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
(1)成立质量专职责任机构,严格执行各级质量责任制和项目经理带头检查质量制度。
(2)在二次结构施工前,明确质量目标,对其进行质量分解,具体到砌筑工程,二次结构混凝土等方面,并制定合理的质量检查计划。
(3)制定针对二次结构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对材料、施工机具、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和全面充分的质量保证资料。
(4)分层分级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让每位参建人员了解二次结构具体的操作要求,包括样板引路中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
(5)在二次结构现场严格执行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的“四检”制。在每道工序经专职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提前制定质量通病专项防治策划书,强化事前控制原则,对二次结构中的质量通病,如砌筑砂浆强度不合格、砌体组砌不当造成的通缝、假缝瞎缝、游丁走缝、错台起坎、构造柱马牙槎留置错误、过梁高度和两端伸入墙体长度不足、二构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烂根、起砂掉皮、缺棱掉角等进行现场监督,严格贯彻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重乎泰山,它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和企业的声誉效益。尤其是二次结构施工,由于砌筑墙体、混凝土浇筑等涉及高处作业,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于二次结构施工进行安全管理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成立安全管理专职机构,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推行安全目标责任制,落实项目经理带头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持续性的安全检查,确保检查无死角,将涉及二次结构的一切人、材、机以及环境等安全状况进行统一而有效的控制,以实现常态化管理。
(2)制定二次结构现场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实现“齐抓共管、严管重罚”的态势。
(3)汲取和总结以往或其它项目关于安全管理的经验与教训,找出二次结构安全管理的“顽症痼疾”,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及时剖析,并责令限期整改。
(4)定期组织召开安全例会,建立、健全项目部二次结构施工的安全奖罚机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相关单位的二次结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评比打分,通过奖优罚劣,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全体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
4 物资管理
二次结构施工由于施工材料对质量影响大,因此合理的二次结构物资管理对提高二次结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利润率有着重要意义。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灰砂砖、多孔砖、钢筋作为二次结构常用的材料,进场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复检报告与产品合格证明。
(2)二次结构施工前进行场地布置时,要确保材料堆场位置的合理性,注意防潮防腐,保证二次结构材料性能,并悬挂材料标识牌。
(3)砌块等材料在卸车、分堆码放的过程中,材料员一定要在现场督查指挥,减小砌块等材料的破损率。
(4)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烧结灰砂砖、多孔砖进场时必须达到规定的龄期,且使用前要用水将其淋湿,使其含水率在合理的范围内。
5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层次的管理和施工现场的每个人员。二次结构由于自身施工周期长、人为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导致了它的难以管理性。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从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等方面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制定全面合理的管理措施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实现常态化管理,才能使二次结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