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官认知视角下的产品设计信息构建方法研究
2018-02-15曹权玺
曹权玺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0)
1 引言
2 产品外观造型——记忆载体的确定
大脑对信息进行整合与过滤时,具有典型特征的信息才能够被准确且快速地识别,从而触发受众的记忆开关,对产品进行认知。由此可知,要触动信息受众的感官,先决条件是找准刺激受众感官的信息源:即已存储于受众脑海中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记忆载体。
产品造型中的记忆载体从产品外观以及功能、使用情境出发分为感官记忆载体和行为记忆载体两部分,既从静态的视角确定产品静态时散发的感官记忆信息,也从动态的视角考量产品的使用情境、以及使用行为所对应的功能造型表达。
2.1 寻找感官记忆载体
由于记忆作用于产品认知的第一个层次首先是对其外形物理信息的提取,这一步主要涉及到产品外观呈现的视觉记忆,因此在感官记忆载体的找寻阶段,应该以视觉信息为主。
2.1.1视觉信息要素采集——回忆触发点
记忆具有个体属性与社会属性,而产品设计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活动,具有某一特定使用群体,因而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最理想的回忆诱因是针对大众化的信息,并非小众的记忆。所以在记忆载体的寻找时,应该针对记忆社会性的一面,从群体共有的记忆内容里采集载体信息。
每个人记忆中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回忆触发点,社会性的记忆特点决定了其回忆触发点必然具有社会共通性,以下列举的是一些较被认可的能引起用户普遍共鸣的回忆触发点:
时期:一般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段具有特征的较长的时间概念,例如人们的童年时期、学生时代;社会的文革时期、五四时期等。
这种偏误在于将“越来越”与“减少”混在一起使用。“越来越少”与“减少”都表示逐渐降低。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在于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将两个词组混在一起使用。
地点:人们记忆中能引起情感回忆的地点如家里、故乡、校园。
人物:对个人情感影响较大的人物如父母、儿女、亲人、朋友、老师。
事件: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记忆事件,例如社会性的汶川地震、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个人性质的如过生日、举办婚礼。
环境:指能勾起回忆的相关情景,即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例如有月亮的夜晚常常勾起人们思念家人、故乡的情怀。
文化:文化是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概念,生活中通常体现为一些节日信息,例如清明、中秋、春节。
可见,人们从这些回忆触发点联想到的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或经历,以此进行发散,搜集相关产品的视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激发受众或悲伤或难忘的情感。当然,与这些回忆触发点相联系的事物并不一定都是独立的事物,搜集的信息会发生重叠,例如将时期定为童年,可以想到童年的玩具,将人物定为童年的小伙伴可能会想到大家一起玩玩具的情景。因此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将这些回忆触发点中的某一点定为信息采集的主题,然后再以其中几个为辅,配合进行信息的搜集。
2.1.2视觉信息要素筛选——设计原型匹配
在视觉信息的采集阶段,得到了大量的回忆原型,但这些原型并不一定都能为目标产品的造型设计所用,所以还要进行初步的筛选,将回忆原型与设计原型进行外形关联匹配。不管设计哪一种产品,其外形特征或多或少都会受产品功能、结构等影响而具有一些不可更替的条件,从而限制了一些回忆原型的使用,这一点将是筛选时主要考虑的信息。
2.2 寻找情境记忆载体
筛选出在外型上符合条件的感官记忆载体之后,为了唤醒受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还需要结合产品功能操作以及使用情境等动态信息进行情境记忆载体的匹配寻找,并最终选定记忆载体。
2.3 细节的把控
确定了合适的记忆载体后,如何将所选的感官记忆载体与行为记忆载体结合新的产品进行造型设计将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所在。在此需要注意,产品的造型虽然是以视觉表达为主,但是用户经过对产品视觉的感知,还会引发后续与产品的交互行动。因而在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从动态的视角看待感官记忆载体及情境记忆载体的综合运用,考虑到人机交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触摸行为和听觉反馈等使用情境中的小细节。
3 认知效果的评估
最终设计出的产品其认知效果如何,还需要在这一步进行评估,以便初步确定这一造型的认知层次,方便后续对方案的修改、补足。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参考记忆对于产品认知的“三象”法来评估产品造型。
物象:产品所呈现的物理信息与记忆原型的匹配性,是否能顺利指向目标记忆信息,引起人们对产品直接的朦胧记忆联想。
境象:当人们在与产品的具体互动过程中,通过其功能、操作等行为特征以及连同产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是否能唤醒用户记忆中对于过往的具体怀念情愫。
意象:是感官认知最高层级的境界,是一种超脱物品表象,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体验。用户是否能通过产品产生由此及彼地更深层次、超于产品造型物象之外的感慨,是评判产品意象层次的标准。
除了“三象“验证法,还可以通过感知性度量、卡片分类、案例投票法对这些记忆载体进行可行性评估,用以判断记忆载体在用户内心引发的情感层次。
4 感官认知应用的误区
4.1 “有的放矢”而非“全盘照抄”
对记忆内容恰如其分的运用会给用户的视觉带来熟悉又陌生的感受,即“似曾相识”——本来没经历过、没见过的事物却让人觉得曾经经历过、见过一般。这说明即便“似曾相似”的感觉再强烈,所见之物都不属于用户真实记忆范围中的某项事物,是属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感觉范围内的事物,具有这样感觉的事物与人们过往的记忆原型相匹配,往往能最大限度刺激人们的感官,进而产生渴望理解的兴趣。故而“似曾相识”感的营造并不是简单的造型重现,而是一种恰如其分、于微妙中勾起人们自主进行回忆的造型过程,也是感官认知应用追寻的目标效果。
如图7,设计师在将记忆原型应用到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常见的设计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简单的“全盘照抄”——直接照抄记忆中的物件原型,以及照搬其使用方式,这在普通的复古产品设计中经常见到,这种造型手法除了最初能带给用户视觉的刺激以外,并不能产生持久的情感共鸣,并无太大的设计意义。
而第二种设计方法是根据记忆原型产品的外观或功能特点,结合现代的时代语境,在现代的产品中寻找契合的设计联结点,进行“有的放矢”的造型设计探讨。经过设计师对记忆原型的慎重筛选,使其与目标设计产品之间存在着外形语意或功能语意上的契合关系。经过重新定位和诠释,最终在新与旧的不断碰撞、融合中,对目标产品的使用过程变成了一次亦旧亦新的情感体验过程,产品的设计价值同时也得到了提升。
因此,将感官认知的记忆理念应用到产品设计中,要避免直接的照搬、毫无新意的重现,应结合唤醒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有的放矢”地应用设计方法,从人们的生活故事、过去经验中提取记忆信息,使其与现代的背景相融合,调动人们过去的记忆,让人们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实现记忆的应用效果。
4 总结
由于人们对产品的认知最先由视觉刺激而开始,往往容易造成“感官记忆载体与记忆原型的匹配度决定了引发情感的共鸣深度”的误解,由上文对于产品造型的“似曾相识”性分析可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外形常被人们熟视无睹,过度相似的记忆原型反而不利于引起人们的注意,严重影响产品的认知效果。再者,单凭感官记忆引发的情感共鸣在深度和持久度上都不理想,人与产品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是建立在持续不断的交互以及情境体验的基础上的,而这一部分都需要情境记忆载体来提供记忆的线索。此外,行为情境载体的重要性虽然需要被重视,但不可过分重视从而脱离感官记忆载体而单独存在。因为情境记忆载体一旦脱离了感官记忆载体,就不能唤醒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