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效学与室外椅类设计的探讨
2018-02-15刘小娜张小平
刘小娜,张小平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1 室外休闲椅现状
对于户外休闲椅而言,人们日趋重视其舒适性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等问题。
在国内,广场、公园等地方分布着很多休闲椅,为行人提供方便,但材质大部分是塑料和石板,而且其造型固定和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等的变化,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也需要精神文化的补充,对户外休闲椅设计需要融入更多文化和创新因素。[1]
2 人机工效学的设计研究
人机工效学理论符合设计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户外休闲椅的发展方向。将人、户外场所、户外休闲椅的设计与人的机能、体型和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使座椅适应人的身体机能,在安全和效率方面提高和完善。
2.1 人—户外休闲椅
人机工效学在休闲椅的设计研究中,坐姿状态下,人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如下:
坐位时,身体的重量主要是由脊柱、骨盆等承担。处于正常坐位姿势下,脊柱的颈椎和腰椎曲线前凸,胸椎和骶骨曲线则后凹;处于非正常坐位姿势下,压力分布不均匀,时间较长时身体会出现不舒适感[2]。
当脊柱在非正常状态下,腰锥弧线被拉直,使肌肉活动度增强,导致肌肉疲劳。根据不同坐姿下的腰椎肌电实验,当背部处于挺直状态下,腰椎附近肌肉组织受力增加,肌肉易疲劳;在腰椎部提供支撑的前提下,竖脊肌(位于腰椎两侧)和背阔肌(位于竖脊肌上方)肌肉活动力度则明显减小,感觉较为舒适;在坐姿时身体处于前倾状态时,斜方肌(位于肩部)肌肉活动力度最高,最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提供腰椎支撑和椅面后倾2°-5°,有助于减轻肌肉疲劳和腰椎压力。
臀部的坐骨结节处压力最大,且承担约人体3/4的重量,由于受压面积小,所承担压力较大,久坐易致使臀部疼痛并产生麻木感[3]。因此舒适的衬垫可以缓解臀部坐骨结节处的压力感。
2.2 户外休闲椅—户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户外休闲椅是现代城市环境整体设计不可缺少的要素,可应用于公园、广场、公交站和街道等,对塑造和完善城市的整体形象起促进作用。
户外休闲椅可以减缓身体劳累,使身心得到放松,同时,户外休闲椅在造型、结构、色彩和文化元素等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户外空间是人们休闲交流、亲近自然、减压放松的场所,对于户外休闲椅的设计,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结合户外环境的特点,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到与户外环境相融合、相统一[4]。
2.3 人—户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与户外环境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人与户外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人体内感官与户外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如呼吸急促时,会张开嘴巴,不断加快呼吸频率;当人体外感官与户外环境发生交互时,如雾霾天气,鼻腔受到颗粒物刺激,会引起打喷嚏等反应;通过大脑分析的感官感受与户外环境发生交互时,如阳光甚好的午后,和朋友在公园漫步,会感觉到轻松和愉悦。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用户分析
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户外休闲椅主要是使用户获得放松、舒适的体验,这种体验的获得,需要建立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愉悦的基础上。不同的人群对于户外休闲椅的要求不同,设计原则和方法也不同,对使用人群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儿童、青年人和中老年人。
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于儿童休闲座椅的设计也尤为重要,从儿童的心理着手,大部分儿童的安全思想淡薄、活波好动并有较强的好奇心。
青年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思想活跃开放,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为满足青年用户需求,户外休闲椅的设计的重点是减压和放松。一方面在休闲椅人机设计上采用椅面后倾14°-24°,椅背倾斜角105°-125°,扶手高160-200(mm),使身体得到放松和舒展;另一方面,休闲椅的造型、色彩和文化元素等需要与户外环境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人-椅-自然相统一的和谐美,使心理得到放松。
3.2 设计趋势
以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为休闲椅设计的主要依据,在使用过程中,心理上的感受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对于户外休闲椅存在的问题,根据最终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用户对目前现有的户外休闲椅最大的不满就是其外观造型问题,其比重占到了29%。其次是休闲椅的舒适度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体验效果不佳占到22%。这个结果说明户外休闲椅在设计中,没有完全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考虑人性化因素。数据显示户外休闲椅摆放位置的问题占19%,说明休闲椅的摆放需要根据人的活动范围、人流量等因素与环境相协调,给人们提供更合理更舒适的休闲场所。
4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要真正实现户外休闲椅设计的人性化,一方面是根据人的脊柱生理结构和肌肉疲劳实验对户外休闲椅进行人机尺寸设计,既可以保证脊柱的自然形状又能达到放松身体的效果,另一方面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使用休闲椅时,用户的内感官、外感官与户外环境系统形成愉悦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