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病毒性关节炎防治
2018-02-15陈向前
陈向前
(重庆市合川区官渡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541)
0 引言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该病症会对鸡只心肌、腱鞘与关节滑膜产生危害,易引起腱鞘发炎和足部关节肿胀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出现腓肠腱断裂,对生长和采食都会带来严重的阻滞及影响。该文简要说明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预防方案与病症表现。
1 发病情况
2016年4月饲养基地引进18 000只AA肉仔鸡,于20日龄后开始发病,其主要病症表现为两侧或者一侧跛行,膝关节肿大增生,2 d后,病鸡出现排黄色水样稀便和下痢表现[2]。发病初期没有引起养殖户重视,随后病情逐渐向其他鸡群传播,病情严重发生,养殖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将患病鸡单独隔离饲养,并对养殖场内外环境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隔离后饲养员将其误判为新城疫,3 d后仍未有所改善,并且在治疗期间,病鸡发生爆发性蔓延,甚至死亡。养殖户意识到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才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兽医到达养殖场后,发现该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卫生环境不佳,同时对该养殖场的养殖档案进一步检查发现,养殖场未对鸡群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接种,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结合整个发病经过,兽医怀疑是某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关节炎,通过采集养殖场病死鸡病料,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全面综合诊断,经综合诊断,确诊为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确诊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患病鸡群进行针对性治疗,很好地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增加。
2 临床症状
在慢性感染阶段,病鸡的跛行表现较为显著,部分病鸡的跗关节已出现不能运动的现象;在急性感染阶段,病鸡会出现跛行表现,而且也会使部分病鸡的生长受阻。同时,肉用鸡会随着日龄的增长,出现腓肠肌腱断裂现象,屈曲患肢不能向外扭转与伸展,病鸡会逐渐消瘦,采食困难,直至衰竭死亡。
3 病理学变化
无菌环境下解剖刚病死的13只病死鸡,发现患病时间较长的病死鸡的趾屈肌腱、趾伸肌腱、胫趾关节、趾关节囊及屈伸腱的腱鞘存在明显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现象,在病死鸡的关节腔内,发现存在较多草黄色或淡红色的血样渗出物,偶尔在其中还能看到脓性渗出物。慢性经过死亡的患病鸡主要在腓肠肌腱与趾屈肌腱偶有出现断裂现象,并伴有皮下出血。随着炎症进一步发展,患病部位结缔组织出现增生现象,有时还能在腓肠肌腱部位看见增生的结节状物,该结节和硬化的腱鞘相互粘连,病死鸡的关节软骨出现糜烂,糜烂融合,发展到下方骨质,伴随骨膜增厚,在病死鸡的病变关节表面,纤维素软骨翳膜过渡增生。将病死鸡解剖后,还可以发现脾脏存在不同程度的肿大现象,法氏囊萎缩,肝脏表面还存在多发性灶状坏死。
4 诊断
按照病变与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要确诊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实验室诊断工作。跖伸肌腱、趾屈肌腱为主要受害部位,无菌环境下,采集上述受害部位病料组织和患病鸡的新鲜血液,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后,分别进行细菌学和病毒学鉴定。将上述采集到的病料制成触片后,选择使用革兰氏染色剂,对其进行充分染色,在显微镜下未观察到被阴性或阳性染色的致病菌。然后将病料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上,37 ℃恒温培养24 h,上述2种培养基上,均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因此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可能。同时,采集患病鸡新鲜血液,选择使用鸡支原体标准抗原进行全血凝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3份血液不凝集,因此排除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采用血清学试验及分离鉴定,对病毒予以确诊。在诊断方法中,病毒分离鉴定是最确切的手段[3]。可从肿胀的关节液和腱鞘内取病料,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后,接种5~7日龄的无特定病原鸡胚卵黄囊,鸡胚胚体则会在接种后3~5 d内发生出血现象,内脏器官出血和充血,胚体颜色呈淡紫色。将病毒分离后,进一步进行动物敏感性试验或者血清学试验。
5 治疗
确诊后,采用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为主要治疗原则。在整个鸡群饮用水中添加98%的盐酸吗啉胍粉剂,每100 g兑水100 kg,鸡群自由饮水,连续使用7 d,对于不能自由饮水,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病鸡进行人工灌服,每次灌服10 mL,连续使用3 d。同时,在鸡群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每吨饲料添加120 g。在不使用盐酸吗啉胍粉剂饮水时,向饮用水中添加98%氧氟沙星粉剂,100 g兑水120 kg,预防继发感染,连续使用5 d。通过采用上述治疗手段治疗7 d后,该养殖场113只鸡因为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鸡恢复健康,关节炎症状消失。连续跟踪随访1个月,鸡群生长良好,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6 控制与预防
6.1 加强饲养管理
垂直及水平传播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因对灭活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能使各种机械方式传播的可性能增加。因此,彻底消毒和清洗鸡舍,能有效避免病毒的感染和传播,0.5%有机碘液与碱性溶液是最有效的消毒剂。另外,饲养员可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对仔鸡实施饲养,这样能减少病症感染现象的发生。
6.2 种鸡免疫
将母源抗体予以提升,能对种鸡所产的仔鸡起到一定的保护与预防作用,能有效降低仔鸡受野毒侵袭的概率。
6.3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将弱呼肠孤病毒接种到1日龄幼鸡中,能有效提升主动免疫力。雏鸡1~7日龄和4周龄时,分别选择使用病毒性关节炎多价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6.4 净化种鸡群
对青年鸡群进行普查时,农户可采用琼扩法,将阳性种鸡淘汰,这样可使种鸡的感染率有效降低,确保鸡群的健康。
7 结束语
通过对病毒予以分离,可将其制成灭活苗应用到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病症的治疗中,该做法是一种能将被动变主动的方法。依照病鸡发病情况和当地状况,制备成多联或者二联苗,能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另外,病原及呼肠孤病毒是导致病毒关节炎形成的主要因素,其内还有大量血清型,因此为了能使感染病症得到有效控制,对所用疫苗的血清型以及呼肠孤病毒进行详细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减少病毒感染的发生,使鸡只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