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阿里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对策

2018-02-15次仁曲珍仓姆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防疫站农牧民疫病

次仁曲珍,仓姆

(1.西藏阿里地区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站,阿里 859000;2.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农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阿里 859000)

0 引言

阿里地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地区面积达45 600亩,可利用的草地达到2.8亿亩,总人口9.58万人。阿里地区属于我国的高寒地区,地广人稀,农业主要以畜牧养殖业为主。2017年,阿里地区农牧业总产值达到5.4亿元,其中肉类总产量达到16 000 t,毛绒总产量达到1 800 t,奶类总产量达到9 100 t。阿里地区为我国著名的象雄半细毛羊和白绒山羊产地,全地区的山羊存栏达到115万只。因此,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对于保证农牧民收入和维护西藏地区的安定意义重大。

1 疫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先后出现了一些重大动物疫病,且呈逐年加重趋势。如每年频发的禽流感,在我国经常大面积发生,2016年末至2017年6月之间发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先后在国内十几个省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达400多例,死亡100多人。为控制疫病的蔓延,国内发生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共扑杀了8 000多万只家禽,损失近100亿元,给家禽养殖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阿里地区属于我国高寒地区,主要的产业是畜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该地区人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的主导产业,如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完善,就会导致畜牧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加强阿里地区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

2 防控存在问题

2.1 防疫意识不强

阿里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于重大疫病防控的认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一,部分农牧民的防疫意识不强。受农村经济条件限制以及重养轻防的传统养殖观念影响,部分农牧民思想认识不高,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认为防疫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且重大动物的疫病防控都是国家提供疫苗或者出资为养殖户提供免费防疫,自己不愿投资进行防疫。有的农牧民意识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但是为节省资金,经常从非正规渠道购买防疫药品,导致防疫效果差,甚至产生严重后果[2]。第二,部分防疫人员没有责任意识。阿里地区的基层防疫站设置比较少,个别防疫人员不按照严格的防疫程序进行防疫,如经常存在防疫药剂剂量不足、畜禽注射部位不正确等,导致畜禽个体的抗体达不到防疫标准。有些基层的防疫人员,甚至为完成任务,到农牧民养殖区为牲畜注射疫苗后,不向农牧民交代其它的注意事项,甚至交代的事项存在错误,导致防疫达不到效果。

2.2 基础设施达不到要求

阿里地区基层畜禽卫生防疫条件简陋、设备不足,甚至借用其他非正规场地开展畜禽防疫,且防疫条件只能满足基本的疫苗注射或者接种,乡镇甚至没有专门的防疫设备。目前,动物疫病已经呈现疫病种类增多、流行爆发快、病原变异复杂等特点,特别是阿里地区农牧民的养殖多以散养为主,面对重大动物疫病抵抗力弱,更容易在养殖的畜牧中发生大范围的动物疾病。因此,只有拥有较先进的防疫设备和检验检疫设备,才能应对未来动物疫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3]。

2.3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少

阿里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因此基层的动物防疫站设置比较少。全地区共有44个乡镇,在乡镇一级设有动物防疫站,但政府部门对基层防疫员的工作支持力度不足。村组赤脚兽医工作人员为从群众中选择的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的人员,收入不稳定、待遇低,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而另谋职业。另外,防疫工作面对的农牧民随着养殖的畜牧在草原上迁移,住址不固定,因此基层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数量不足导致不能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量。

2.4 投入经费不足

阿里地区的财政收入每年仅有2亿元,加上中央财政和外省的援助,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仅有20亿元。各项支出都比较大,因此在重大疫病防控方面的投入资金比较少。整个地区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需要的资金比较多,财政投入的乏力,导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

3 防控对策

3.1 充实基层防疫队伍和设备

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决定基层重大疫病防疫的水平,建议阿里地区加大对基层防疫员的重视程度,如提高工资待遇、加大培训力度、解决交通工具等,并且44个乡镇每个防疫站至少配备4~5名动物防疫人员,以应对农牧民散养牲畜的疫病防治需要。阿里地区的基层公共防疫设备比较落后,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因此,要完善基层动物防疫站的设备和药品等,以应对突发的重大动物疫病。

3.2 加大防疫宣传力度

阿里地区的农牧民多随养殖的畜牧迁移,居所不固定。因此,阿里地区的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农牧民的迁移特点,通过入户、移动电话或者设立APP等方式,及时向农牧民宣讲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知识,让农牧民真正认识到动物重大疾病的类型、发生的季节、造成的危害以及动物重大疾病的防控措施、药物选择和最有效的方法等,让农牧民真正了解重大疾病防控的知识,做到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3.3 加强业务培训

通过不断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如通过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到对口帮扶省份的职业院校参加轮训等形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注重阿里地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的现状,重点培训基层业务人员应对动物重大疫情时,采取的基础的诊疗技术、诊疗方法等,让基层防疫人员学会诊断、治疗常见的动物疫情和疫病[4]。

3.4 加大基础投入

阿里地区一级、县一级以及乡镇一级政府,每年都要列支一定的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经费,进行人员培训、购买药品和防疫设施、进行防疫宣传等。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要及时进行捕杀,并对农牧民给予一定的补偿,以减轻他们的损失。

4 结束语

通过对阿里地区基层重大动物疫病的新形势进行分析,了解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但我国目前的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防疫意识,加大防疫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疫病防控工作的质量。

猜你喜欢

防疫站农牧民疫病
虚惊一场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乡镇动物防疫站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