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018-02-15陈少华姜晓勇
陈少华 姜晓勇
(广州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红黏土路基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失水收缩开裂、压实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以往施工经验,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初步应对策略。并结合工程施工现场情况,争取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完成所有施工作业,并且确保边坡稳定性达标,不会对路基结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提高道路工程施工综合质量。
1 红黏土性能特点
在面对残疾层红黏土进行路基边坡施工时,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路堑边坡将会因为土质因素限制而出现失稳现象,尤其是受到车辆荷载影响,必定会出现滑塌等质量隐患,对整个道路工程施工与运行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想要提高路堑边坡稳定性,必须要针对红黏土物理、化学以及力学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各项特点后来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为路堑边坡稳定施工提供保障。①物理方面可确定红黏土颗粒大小分布相对均匀,多为细粒,具有较大含水量、饱和度以及天然重度,同时孔隙与液塑较大。②力学方面分析,可确定红黏土自出膨胀率、无荷膨胀率以及收缩系数要小于膨胀土。虽然红黏土为超固结性土,但是孔隙比较大,受剥蚀性产生的卸载作用,地下水位善生等因素影响,存在上硬下软特点[1]。另外,红黏土胀缩性以缩为主,且下层胀缩变形大于上层,当含水量与缩限相等时,便不会继续收缩,但是在吸水以后将会产生最大膨胀量;含水量达到胀限时,继续浸水将不会继续膨胀,但是存在较大的收缩潜势。
2 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2.1 边坡性能
结合某道路工程施工运行结果来看,在无明显流水作用影响情况下,波率在1:1~1:5之间,不足6cm的共黏土边坡稳定性比较高,但是对于超过6cm的边坡,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后期运营中将会逐渐出现滑塌、剥落等问题,相比坡面种草、坡脚防护处理后边坡稳定性提高,可保持较大完整性[2]。另外,红黏土路堑边坡受水流影响较大,在不对坡脚设置挡土墙情况下,边坡会发生坍塌问题,且会持续发展,导致整个边坡向下滑动。一般情况下红黏土边坡为浅层滑坡,并且集中出现在雨季,强降雨后水流对边坡稳定性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2.2 破坏机理
2.2.1 水流与裂隙
红黏土孔隙比较大,含水量高,人工开挖边坡施工时,导致红黏土原有保护层丢失,临空面附近土体表面含水量会持续降低,外部环境含水量较低时,会造成土体内水分急速损失收缩,形成网状裂纹,导致水流下渗与蒸发速度加快,持续向下发展便会形成宽度较大的裂缝,待相互连通后便会造成坡面表面破碎,降低边坡稳定性。再加上雨水冲刷,很容易造成边坡表面坍塌,长时间降水土体裂缝含水高度饱和,便会造成边坡大面积滑塌。
2.2.2 应力过于集中
路基施工进行边坡开挖处理后,导致土质层原有稳定性被打破,坡体内应力会重新分布,一般情况下坡脚位置集中度较大,将会使得坡顶位置拉应力过度集中,在此种受力情况下,临空面很容易出现回弹变形问题。再加上后续施工处理不到位,将会造成坡脚处于无支护悬空状态,因此在针对红黏土路堑边坡施工时,必须要提高对坡脚处理工艺的重视,避免应力过于集中,降低边坡整体性与稳定性[3]。
2.2.3 软弱层结构
随着深度的增加,红黏土强度越小,力学性质会逐渐减弱,这样下部软弱层受到工程荷载影响,在土质性能上将会与上部产生较大差异。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可以确定影响红黏土软塑层硬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软塑层厚度与埋深、物理学性能以及边坡开挖高度与速率等。边坡开挖施工时达到软弱层且形成临空面时,软弱层将会向临空面挤出,但是上部将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滑动问题,降低路堑边坡稳定性,需要将其作为施工处理技术要点分析和控制。
3 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优化对策
3.1 消除裂缝提高防水性
为解决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要基于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对常见的表层开裂问题进行处理,提高边坡整体防水性,减少边坡滑塌情况的发生。可结合工程所处地理环境,确定每年降雨量,然后搭配合适的绿植栽种方案,对坡面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水流冲刷损坏,还可减小风化作用,抑制裂纹的形成与发展,提高边坡整体性与稳定性。另外,针对红黏土边坡施工时,应尽量将坡顶设置成天沟状,对于堑坡中部为平台的情况,需要在平台上设置截水沟,及时对积水进行排除,避免水流对边坡造成冲蚀影响。
3.2 软弱层与边坡应力
应严格控制边坡开挖深度,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情况时,应采取分级开挖、分层加固的方式处理,遵循由上到下的原则作业,待上一级边坡稳定防护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下一级边坡的开挖施工。尤其是坡脚位置施工,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例如设置挡土墙来提高坡脚稳定性。另外,还需要适当降低红黏土坡高度,采用缓和度较大的坡比。同时,对于软弱层可以适当的添加矿渣、水泥颗粒以及粉煤灰处理,可提高边坡稳定性。
4 结束语
基于红黏土性质特点,为解决边坡稳定性问题,必须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可靠措施进行优化处理,排除各项因素的干扰,争取达到设计标准。
[1]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
[2]黄晓晖.武广客运专线灰岩残积层红黏土力学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铁道勘察,2010,36(02):19~22.
[3]罗贵川,殷天平.碳酸盐岩风化残积层红黏土的边坡稳定性[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6(03):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