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桂枝汤加味治疗中风患者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
2018-02-15刘飞来李瑞青通信作者任彬彬
刘飞来,李瑞青,通信作者:任彬彬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中风后约有2/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状态[1],严重影响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导致相关肌肉和软组织挛缩甚至变形。现代医家多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效果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有着强大的优势[2]。本研究采用瓜蒌桂枝汤加味治疗中风患者肢体痉挛,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平均(55.07±9.61)岁;病程平均(50.53±11.91)d,其中脑出血9例,脑梗死2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平均(52.83±10.81)岁;病程平均(49.27±11.55)d;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18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下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3];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②改良Ashworth评定患侧肢体肌张力≤Ⅲ级;③生命体征稳定;④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1.3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疾患不能配合治疗者;并发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关节挛缩或畸形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未给予抗痉挛药物治疗。给予综合康复训练:①物理治疗: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包括Bobath握手、桥式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持续肌肉牵张、肌力训练等及床上翻身、坐起、坐站、下肢负重、步行等功能性训练。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6次。②作业治疗:滚筒训练、磨擦板训练、上肢机器人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治疗8周。
2.1 治疗组 在此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瓜蒌桂枝汤加味。药物组成瓜蒌30 g,桂枝9 g,白芍15 g,川牛膝10 g,当归20 g,红花10 g,桃仁10 g,川芎10 g,鸡血藤10 g,木瓜10 g,桑枝10 g,伸筋草20 g,凤仙透骨草30 g,艾叶15 g。水煎取汁500 m L,将其加入2 500 m L温水中,水温40℃即可,倒入盆中,将患者患侧肢体放入盆中浸泡。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治疗8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患侧肢体肌肉的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评定 ,为方便数据记录整理及统计分析,分别将0级、Ⅰ级、Ⅰ+ 级、Ⅱ级、Ⅲ级、Ⅳ级转化为0分、1分、2分、3分、4分、5分;采用表面肌电信号系统 (Bio Neuro INFINITI,Thought Technology Ltd.,Canada)收集上肢肱二头肌肌电信号值,取均方根值(RMS)为检测指标。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和疼痛5项内容,总分为100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thel指数(BI)评定,包括控制大小便、修饰、如厕、进食、床椅转移、平地行走、穿衣、上下楼梯和洗澡,总分为100分[5];治疗前后的评定测量均由同一人完成。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肱二头肌MAS、RMS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的MAS、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MAS、RMS较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前后肱二头肌 MAS、RMS比较(分,x±s)
(2)FMA、BI评分比较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FMA、B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BI评分比较(分,x±s)
4 讨论
中风后肢体痉挛属中医“痉病”范畴,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灵枢·刺节真邪》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是“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因此中风多本虚标实,本为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阴阳失衡,标为邪气瘀血留滞,脉道不利所致的营卫失和。风、寒、湿邪侵袭扰乱营卫气机,阻塞血行则成瘀,瘀血凝滞,与邪气搏结加重邪气的留滞程度,外邪与瘀血互相影响,留注于筋脉,气血运行失常,筋骨失濡,机关不利,发为痉挛[6]。肢体痉挛虽然表现为肢体关节的疾病,但是与内部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密切相关。因此治疗上应标本兼治,在治疗肢体局部的同时兼顾调理内部脏腑功能[7],以滋阴和阳,调和营卫,祛邪化瘀,养血生津,舒筋活络为要。
瓜蒌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太阳柔痉体强证的名方。功能解肌祛邪,舒缓筋脉。其所治病证与中风后肢体痉挛存在相似病机,多有筋脉失养、津液亏虚等现象,因此笔者在此方之上增加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药物来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瓜蒌为君药,能清热生津,柔润筋脉,缓痉之急;桂枝刚柔并济、祛邪解肌,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白芍止痛柔缓、止汗敛阴、补气养血;木瓜、川牛膝柔肝缓急;伸筋草、凤仙透骨草、桑枝祛风散寒除湿,舒经活络;当归、鸡血藤养血和血通络;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增强通络之力;艾叶燥湿除寒,温经通络。全方共奏滋阴和阳、调和营卫、祛邪化瘀、养血生津、舒筋活络之效。患者浸泡中药药液可以起到热治疗的作用,同时还可避免药物损害肝肾功能的副作用[8]。通过对患侧肢体的浸泡,使局部皮肤毛囊、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药物透入的量和深度,使药效充分发挥,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效地降低神经兴奋性,改善和缓解肌肉痉挛[9]。康复训练的意义则在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的MAS、RMS及患者FMA、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两组使用的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为显著,说明瓜蒌桂枝汤加味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肢体痉挛,其结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只观察患者患侧肱二头肌的痉挛程度和肌张力,是为了便于临床评估。此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样本量较小,对于其改善中风后患者肢体痉挛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脐疗及穴位用空白胶贴
本公司长期提供具有良好粘贴性和透气性的医用胶带(空白胶贴)[注册号:豫安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1640002号],适用于贴脐疗法和穴位贴药疗法固定药物。
凡购买空白胶贴200元以上者,赠送一本《偏方研究与应用》和其他中药外治资料,欢迎联系。
联系方式:0372-2588505/18637245128(微信同号)
QQ:1352341939公众号:zhengbenwaizhi
安阳市康尔寿健康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4105921000081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