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用发展的思路谋划民族工作,用发展的办法促进民族团结,用发展的成果巩固民族关系
2018-02-15本刊
曲靖是典型的多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全市有少数民族53.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15%,其中彝、回、苗、壮、布依、水、瑶7个世居少数民族51.08万人,主要聚居在8个民族乡、16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委会和1479个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全市贫困少数民族有13.5万人,世居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民族地区95%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半山区、石山区、深山区和高寒山区,决定了曲靖市民族地区贫困度深,贫困面大。
曲靖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当前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问题,必须坚持用发展的思路谋划民族工作,用发展的办法促进民族团结,用发展的成果巩固民族关系。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曲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新举措新成效
(一)加强领导,示范区建设高位推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32家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示范区建设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示范创建格局。二是出台政策措施。出台《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曲靖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明确了政策措施。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把“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狠抓落实年”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综合考核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
(二)真抓实干,示范区建设有力推进。2013年以来,共争取省级示范创建资金871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840万元,重点实施省级“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示范点73个,同时从市级民族专项资金中安排2860万元,同步打造33个市级示范村,其中马龙永发特色村、宣威花树脚特色村、沾益保家乡清真寺分别获得了国家民委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第三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推进过程中,坚持从选点规划着力,突出不同类型示范点的特色和亮点;从实施项目着力,注重示范点水电路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从发展产业着力,引导示范点和周边群众互助增收、脱贫致富;从争取资金着力,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资源合力创建。
(三)突出重点,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制定《曲靖市精准扶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19年)》和《曲靖市精准扶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抓组织领导、抓资源整合、抓项目实施、抓群众参与、抓典型引路,因族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
(四)共建共享,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目前,示范创建已覆盖各县(市、区)、曲靖经开区的7个世居少数民族、全部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乡镇、村寨、社区,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区创建格局。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二是民族团结不断增强;三是社会事业有力推进;四是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陆良县小新村·
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
下步工作中,曲靖市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工作理念,重点实施好民生持续改善等6大工程,为探索散居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作出示范。
(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落实《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以各县(市、区)政府为责任主体,瞄准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领域、短板问题和特殊困难,切实保障项目资金投入,确保到2020年圆满完成示范区建设任务。
(二)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决战决胜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优先规划安排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支撑拉动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调整产业结构,把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和扶持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相结合,逐步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要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6+N进”活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认真实施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民族团结稳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加大城市民族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清真食品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工作,推动服务管理工作法治化、信息化建设。
(四)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为民族地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重点支持办好市民族中学,支持各地招收民族班;继续落实好少数民族中考、高考加分政策,探索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单设岗位招考少数民族办法,拓宽少数民族干部来源渠道;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部门干部队伍建设。
建议:一是建议分类别制定示范区建设考核办法。散居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少,项目覆盖面窄,建议省级针对民族自治地方、散居民族地区实际,分类制定示范区建设考核办法,确定不同考核内容,调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积极性。二是建议国家或省级制定加强散居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国家或省级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补齐散居民族地区发展短板,促进散居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示范创建,真正使“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落到实处。三是建议加大对散居民族地区的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在实施贫困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同时,安排“拾遗补缺”项目,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殊困难问题。
·阿诗玛 张永才 摄·
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曲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