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科股权之争

2018-02-14侯文慧

大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小股东万科

【摘 要】 万科集团作为我国房地产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公司实力还是品牌信誉都是行业的翘楚,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在公众心中声誉较高,成为人们争相持股的对象。然而万科原先第一大股东华润持股比例仅在15%左右,引来资本持有者觊觎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本文通过回顾万科股权争夺事件,分析万科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万科 股权机构 中小股东

一.万科股权之争的始末

华润从2000年开始一直以 15%左右的股份居于万科股东首位,华润给予万科非常大的自主權,二者相处十分融洽。但2015年宝能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局面。2015年7月10日,宝能系首次举牌万科,8月26日,宝能以15.04%的持股比例一举坐上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宝座。华润见此开始大量收购万科股权,与宝能展开了股权争夺大战。最终华润不及宝能,成为次于宝能的第二大股东。王石以宝能信誉不佳会毁掉万科公开表态不欢迎宝能,并瞄准白衣骑士深圳地铁,致使华润和宝能牵手站在万科的对立面,一同声讨万科管理层。2016年8月4日,恒大也加入万科股权之争的混战,并不断增持,让这场股权争夺战更加扑朔迷离。在经过一系列拉锯战以及保监会叫停险资后,华润将所持股份于2017年1月12日以371.7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深圳地铁,华润退出万科。至此,万科股权争夺战暂时落下帷幕。

在这场控制权之争中,万科暴露出许多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这些问题是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所以,本文选取万科股权之争这一事件对其进行分析,希望能让社会公众、企业、投资者认识到我国公司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二.万科股权之争原因分析

1.股权结构分散。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一旦公司股权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公司的控制权及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股权集中度可以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在股权争夺之前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为华润,持股比例为15.23%,而我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均值为32.51%,相比来说,万科的股权集中度是很低的,呈分散结构,因此万科股权之中并没有实质上拥有绝对控制权的股东,一旦有一方股东持股比例有相对程度上的轻微上升,股权结构就会发生很显著的变化。万科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很低,导致了宝能的多次举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公司的治理,在公司价值被低估的状态,容易被收购。

股权制衡是指控制权由几个大股东分享,通过内部牵制,使得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的决策,达到大股东相互监督的股权安排模式。可以用Z指数来衡量,Z指数是通过比较第一大股东同第二大股东至第N大股东之间股权的数值。如果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为集中,能增加对第一股东的制衡能力,便可以防御一部分恶意的收购,增强企业对控制权的有效竞争。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万科的Z值约为1.329,Z值大于1说明万科股权制衡程度较高,而民营企业的平均Z值低于1只有0.74,万科相比我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程度较高,当股权制衡程度较高时,没有绝对的实际控制方,其他大股东都会产生争夺企业控制权的动机,这势必带来宝能系争夺控制权的先决条件,结合之前万科的股权结构及股权集中度,这也不难想到宝能系通过增持股份的方式获取万科控制权。

2.未能充分发挥中小股东的作用。从万科的股东结构看,截至2015年9月30日,万科的前10大股东中有为数不少的机构投资者,比如中国银河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这些较大的机构投资者都持有万科为数不少的股份和表决权,但遗憾的是,这些机构似乎在该事件中一直没有“发声”。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发挥其治理作用,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财务投资回报,对于我国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完善有着积极和重大的意义。万科“盈余公积”的占比非常之大,盈余公积占股本的254%,远远大于企业注册资本的50%,提取大量的盈余公积,导致对股东现金红利分配降低。此外,在资本市场中,万科股价长期处于被低估状态,其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长期低于地产股平均值,没能让中小股东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在此次事件中,万科没能获得中小股东的支持。

三.万科股权之争启示与建议

1. 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适度提高股权集中度,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是保持股权结构的相对集中,形成各大股东相互制衡的状态,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一股独大、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可以借鉴知名公司在优化股权结构方面的做法,例如谷歌的双重股权结构。实行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股权制,规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资本只能购买优先股,只能作为优先股东,不能参与企业具体经营管理。如果想要参与企业管理,必须用自有资金购买普通股。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股权争夺。金融资金购买优先股可以安全的得到稳定的回报。金融风险将会大大降低。管理层也可以安心干自己的事情。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真正的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这将会大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中国股市健康的发展。

2.加强对中小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教育引导,完善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万科的股权高度分散之下,常年股东大会投票率只有35%左右,使得广大中小股东只能用脚投票,而不能用手投票,这也使得投资者更加追求短期利益。因此,要倡导机构投资者与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加强对他们投资理念的教育引导,增强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监督管理的意识,放眼长远利益,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大股东去监督管理公司,转变中小投资者“搭便车”的观念,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其次,要创造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机制和环境,放宽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限制。此外,现代公司应提供中小股东可以低成本参与治理的工具和平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公司可以借助网络投票的方式使中小股东真正参与到公司治理当中。

【参考文献】

[1] 何建国,刘超. 万科控制权之争引发的思考[J]. 财会通讯,2016,(19).

[2] 刘娇娆,周运兰,刘晓娆. 万科控制权之争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17(15).

作者简介:侯文慧(1993—),女,山西榆次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级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猜你喜欢

中小股东万科
重庆万科璞园
天津万科·大都会1号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万科:楼市进入深水区,万科这样做! 万科2020年经营策略披露
万科未来之光售楼处
万科变身“技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