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江云从湿热论治痛风急性期经验介绍

2018-02-14汪学良刘念秦天楠狄朋桃李兆福指导彭江云

新中医 2018年5期
关键词:红肿经脉竹叶

汪学良,刘念,秦天楠,狄朋桃,李兆福 指导:彭江云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彭江云,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云南省名中医,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彭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30余年,1997年师从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深得吴氏学术真传,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学术影响力。彭教授擅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有独特认识。

痛风作为一种代谢性、炎性、免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发病率亦越发频繁,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以在关节滑液和其他组织中形成尿酸钠结晶为特点,临床常有明显异质性[1]。痛风急性期表现为突发单关节或远端关节红肿热痛,半数以上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夜间发病为多,严重者可出现功能障碍[2]。其临床症状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剧痛如刀绞,夜间痛甚,局部皮温高,活动受限,伴发热、汗出、口渴、烦闷不适等。古代对本病早有认识,《丹溪心法·痛风》曰:“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也,他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痛风论》云:“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多年来,彭教授继前学,展后望,并得国医大家吴生元教授[3]真传,对急性期痛风认识独到。彭教授认为急性期乃痛风前趋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展为痛风石,致使关节甚至全身多处痛风石,甚则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和畸形。现对彭教授从湿热论治本病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痛风急性期辨治思路

湿热之邪于身体部位随处可窜,并以水湿为基础,水湿蕴久不行,日久化热,湿热结合而成邪,侵犯人体。水湿可由内自生,亦可由外而入内,《医门棒喝》云:“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彭教授认为本病发生发展是内外因及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诱因最为明显。其内因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正气亏虚以致筋骨经脉失养,湿浊内生,流注关节,闭阻筋骨经脉;外因为受风、湿、热之邪侵袭,湿邪夹风、夹热入侵经脉,痹阻经脉气血,不通则痛;诱因常为正虚邪恋时,加之肥甘厚腻、嗜酒生湿而损伤后天之本,内生痰湿愈甚,湿热聚久成痰,痰凝血瘀,此类实体之邪不易散行,蕴结于筋骨经脉间,致使关节经脉血气不通而发本病。《医学入门·痛风》:“形性瘦者,多内有虚火;形肥勇者,多外因风湿生痰。以其循历遍身,日历节风,甚如虎咬,曰白虎风,痛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又云:“痛多痰火,肿多风湿……痛风百节酸痛无定处。”

2 从湿热论治,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彭教授认为本病急性期发病急聚,症状明显且具典型性,辨证准确,治疗效果显著。《金匮翼·热痹》云:“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彭教授析以“湿热蕴结,闭阻经络”的病机,以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立法,选用其师吴氏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并结合中药外洗方(苦参、土茯苓、黄柏、生大黄、虎杖、刺蒺藜、皂角刺、牛膝等)清热祛湿、解毒消肿[4]。竹叶石膏汤加减方药如下:生石膏(先煎30 min)、南沙参、薏苡仁各30 g,法半夏、海桐皮、海风藤、淫羊藿、牛膝各15 g,透骨草、淡竹叶、炒知母、麦冬、大枣、甘草各10 g。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主治温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竹叶、石膏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全方淡竹叶、生石膏相须为用清热泻火;知母清热润燥仍具白虎之意;南沙参、麦冬益气养阴,清热不忘养阴,虚实互用;法半夏性温,于清热生津药中消除其温燥之性,使南沙参、麦冬补而不滞,使石膏清而不寒;海风藤、海桐皮、透骨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淫羊藿、牛膝补肾除痹、强筋健骨;薏苡仁加强祛湿之效;大枣、甘草顾护脾胃、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集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益气养阴、强筋健骨于一体,祛邪而不伤正。热甚者,加连翘、忍冬藤;阴伤明显者可加生地黄、玄参等;肿痛明显加乳香、没药等;大便稀者加山药、茯苓等。此乃《伤寒论》竹叶石膏汤变通之法,正所谓药为方用,方随法出,用药有理,应变无穷之义。

3 早期治疗,防止恶化

痛风急性期是由于正气亏虚、湿热蕴结筋骨经脉所致,症状明显,以红肿热痛最为典型,临床强调早期治疗,防止进一步恶化导致肾脏系统及其他脏腑病变以及痛风石形成。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清楚,如能及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因此,临床应重视痛风急性期征象,对于早期患者要充分结合内治和外治法,医者当抓住治疗最佳时段,辨证施治并总结规律,越早治疗,其影响越小。

4 病案举例

例1:黄某,男,48岁,2017年7月9日初诊。患者因“左踝关节红肿热痛1天”来诊。患者有痛风性关节炎家族史,且尿酸偏高3年余,1天前因饮酒后夜间突发踝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局部皮温高,活动不利,伴口渴喜冷饮,发热,无胃脘不适,纳眠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查肾功示:血尿酸620 μmol/L;血沉:23 mm/1h;C-反应蛋白:66 mg/L;血常规、尿素氮、肌酐正常。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痛风(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法,方予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生石膏(先煎30 min)、南沙参、薏苡仁、土茯苓各30 g,淡竹叶、麦冬、半夏、知母、海桐皮、海风藤、透骨草、淫羊藿、牛膝、独活各15 g,甘草10 g。5剂,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3次饭后温服,每次150 mL。外治以外洗方2剂泡洗患处以清热祛湿、解毒消肿,4天1剂,每天外洗2次。并嘱患者忌辛辣刺激类、海鲜类、动物内脏类食物及酒,需清淡饮食,大量饮水。西药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每次75 mg,每天1次。

7月16日二诊:患者左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偶有隐痛,局部稍热,活动改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效不更方,继上方5剂,并嘱患者继用外洗方洗患处,停用西药。

7月27日三诊:患者首诊所述症状均已消失,自觉已无不适,舌质淡红、苔微黄,脉滑。

按:痛风急性期多表现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以湿热为患,且本病以中年以上男性更为多见。彭教授从湿热论治,使得湿热之邪散去,促使肢体功能恢复,解除临床症状。此患者本有痛风家族史,且尿酸高,加之饮酒,查舌脉象乃湿热久伏郁热之象,故予竹叶石膏汤加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效如桴鼓。《内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恐耗气伤阴,故加益气养阴之品。本病虚实夹杂,治疗则当从清热祛湿入手,兼通络、益气养阴,疗效颇佳。

例2:杨某,男,50岁,2017年5月8日初诊。患者因“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3天”来诊。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血尿酸升高至542 μmol/L,未予重视,3天前曾进食螃蟹,次日出现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疼痛呈进行性加剧,自服布洛芬止痛无效,来诊。刻下症见: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皮肤灼热感明显,右足不能着地行走,伴口干喜冷饮,烦躁,头痛,汗出,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714 μmol/L;血沉:42 mm/1h;C-反应蛋白:28 mg/L;肾功能、血常规正常。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痛风(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除湿、益气活血、舒筋止痛,并予外洗方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泡洗患处。内服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生石膏(先煎30 min)、北沙参、薏苡仁各30 g,生地黄20 g,海桐皮、海风藤、川芎、独活、牛膝、淫羊藿各15 g,大枣、淡竹叶、麦冬、甘草各10 g,生姜3片。5剂,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3次饭后温服,每次150 mL。外治以外洗方2剂煎水熏洗,4天1剂,每天2次。并嘱患者忌辛辣刺激类、海鲜类、动物内脏类食物及酒,需清淡饮食,大量饮水。西药予依托考昔片口服,每次30 mg,每天1次。

5月14日二诊:患者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可走动,局部皮温灼热红肿渐消,烦躁,头痛缓解,纳眠可,舌质淡红、苔微黄,脉弦。继用原方5剂内服,外洗方2剂外治,停服西药。

5月25日三诊: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查血尿酸:486 μmol/L,较前明显下降,血沉:12 mm/1 h;C-反应蛋白:8 mg/L;肾功、血常规未见异常。

按:患者禀赋不足,则筋骨经脉失养,复加进食高嘌呤饮食后,湿热内生,蕴结于肌肉筋骨间,致使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诱发本病。对此病机症候,彭教授采用内外合治,内服竹叶石膏汤加减以清热除湿、益气活血、舒筋止痛,外用外洗方熏洗患处清热祛湿、解毒消肿,相较于单纯内治或外治起效更快。

[参考文献]

[1]杨良山,钟琴.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综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8):53-56.

[2]舒晓芳,孙素平.周翠英教授治疗痛风发作期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2(10):131.

[3]彭江云.吴生元教授学术思想简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4):72.

[4]吴生元,彭江云.中医痹病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394.

猜你喜欢

红肿经脉竹叶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竹叶沟怀古
乳房红肿可预防
学包圆锥粽
躲避蚊子有方法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