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校开设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8-02-14赵华
赵 华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四川德阳618000)
1 前言
啦啦操起源于十八世纪的美国大学校园,啦啦队的形式是大学足球游戏,一个领导者站在一大人群中带领自己的球队欢呼。在中国,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为了促进高等学校体育运动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啦啦操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体育运动,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开展和完善啦啦操教学,发挥其美育、德育、教育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中小学校啦啦操的研究也是新形势下的必须。
2 结论与分析
2.1 中小学师生对“啦啦操”的认知度和对在中小学开设该课程的认识
2.1.1 对啦啦操运动项目的认知度的调查
在受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18%的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啦啦操锻炼以及比赛;有20%的学生偶尔参与啦啦操的锻炼;有48%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啦啦操这项运动;有10%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啦啦操这项运动并且有兴趣参与其中;有4%的同学对啦啦操运动不感兴趣。由此可以看出,在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的学生对于啦啦操这个新的运动项目有一定的了解程度。
2.1.2 对“啦啦操运动在中小学应以何种形式开展”问题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选择“把啦啦操项目做为体育教学内容,引入体育课堂”的老师有20人,占80%,学生有350人,占72%。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的学生大部分觉得在德阳市中小学阶段开展啦啦操这个项目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喜欢啦啦操这个运动项目,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啦啦操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在德阳市的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啦啦操课程是有必要的。
2.2 在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开设“啦啦操”课程的价值
2.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啦啦操作为一项集体项目,团队协作意识的体现就显得尤为突出。团队凝聚力是啦啦队团队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队员完成动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参与啦啦操这项运动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2.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啦啦操”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舞蹈动作和一些难度动作。特别是在完成一些难度动作时,老师的不断激励和教育学生不怕艰难、努力拼搏、不断挑战自我、战胜恐惧的心理,使学生明白难度动作和套路动作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才可以取得相对应的比赛成绩。
2.3 啦啦操课程在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开设的基本条件
2.3.1 学校啦啦操的指导人员队伍逐渐壮大为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我国中小学的啦啦操教练员主要担任着健美操、啦啦操、体操以及舞蹈的教学工作,由于这三个项目有相通性,优秀的健美操、体操、舞蹈的教练员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完全可以胜任啦啦操的训练以及教学工作。在受访的参加2014年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健美操(啦啦操)比赛的20位领队和教练中女教师占81.5%,男教师占18.5%;其中研究生学历占6%,本科生学历占74%,专科生学历占20%。女教师、本科生学历的相对较多,有89.5%的教师在25岁-38岁之间,是一支很有发展潜力的啦啦操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的大部分教师在学校担任舞蹈和健美操的教学,另外一部分从事其他与体育相关的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在接受了专业的啦啦操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之后完全可以胜任啦啦队的教学以及训练工作,可以成为中小学校开展啦啦操课程的中坚力量。
2.3.2 啦啦操运动在四川各高校普及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中小学啦啦操课程的开设
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有71.4%的学校每年举行1-2次全校性的啦啦操比赛,而与其他学校进行1次啦啦队比赛的学校占到78.6%,2次的有21.4%。说明啦啦操这项运动已经逐渐的深入到了四川的各个学校,尤其是各个高校,他们的普及率高,成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
2.3.3 四川省啦啦操比赛的规模和影响力已超过健美操比赛,推动了啦啦操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
在2017年四川省第七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四川赛区比赛中,啦啦操比赛的比赛内容为花球、街舞、爵士三套规定动作以及自选动作的成套动作,健美操比赛内容仅为有氧健美操。啦啦队每队运动员为9-16人,健美操每队运动员为1-9名。全省有24个学校参加了啦啦操的比赛,健美操只有12个学校参加比赛。在啦啦操的比赛中中小学校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这表明在四川省德阳市各个中小学已经开始进行啦啦操的训练,这为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普及程度越高,开设课程就越容易。
2.3.4 啦啦操与健美操相比,能更好的进行情商教育和体现其独特的教学效果,推动了啦啦操课程在高中的开设
通过对啦啦操和健美操俩个运动项目基本特征的比较与分析,参考电价的设置有其目的:第一,可以提升消费者对菜单价格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第二,它促进发电公司营销部门与消费者都能获得相应的帕累托改进。第三,电价管制放开以后,可以促进电力公司营销部门以菜单价格为凭借进行相应的电价上涨。
2.2 电力营销增值服务的新模式
前文探索了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销售服务新模式,下文将继续阐述电力营销增值服务的新模式,并且从三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2.2.1 综合节能增值服务
综合节能增值服务注重从新的角度进行用电节约的研究,其指出应该提升居民和工商业用户的建筑能效一方面能满足消费者节约费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顺应当前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售电公司具有较大的用户规模,其可与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进行协调合作,积极向消费者推荐与建筑能效、建筑节能有关的综合节能增值服务。当然,这些相应的工程服务不仅可以单独向消费者推荐,亦可与售电公司进行绑定,最终实现三方的共赢局面。
2.2.2 智能家居与智能表计增值服务
智能家居与智能表计增值服务亦是电力营销增值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其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营销增值服务是一种机遇。一方面,各种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断进行激烈的竞争。但另一方面,智能产品琳琅满目,消费者一时间难以适应,消费习惯尚未养成,但是总体的消费潜力却很巨大。在该背景之下,电力公司应该抓住机会积极与智能家居、智能表计等相关产业合作。例如,电力公司与智能家居企业合作,可以将售电服务与相应的智能家居进行绑定营销,进行一定的折扣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同时,可向消费者推广“签约售电服务即可获赠智能电表”等广告策略,从而进一步扩展市场。
2.2.3 分布式新能源一揽子解决方案
此外,电力销售公司还应该积极与分布式新能源产业进行合作,这也将给分布式能源在消费者端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从电力销售公司角度来看,其可以通过参与分布式新能源的咨询、安装、维护等环节,由此可以获得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一部分利润。从分布式能源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借助电力销售公司,获得大量的用户资源,从而更加便捷的推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高其销售业绩。在双方的合作下,将不断推动中国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
3 结论
在当前中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环境下,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电力市场环境的发展需求,电力营销模式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营销应定位于:以服务方式引导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信息服务的手段促进市场充分交易。其中,扩大电力销售是进行电力营销的最主要任务。因此,电力市场环境需要对现有电价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此,本文提出了以菜单电价为核心的新型电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澄,徐延才,魏庆来.等.智能小区商业模式及运营策略分析 [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6):147-152.
[2]曹哲,刘波.袁智强高密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准入容量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30(11):118-122.
[3]蔡德华,陈柏熹,程乐峰,等.实施需求侧管理对提高发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探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10):51-56.
[4]董开松,J一岩,谢永涛,等.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市场优化模型[J].高压电器,2015,51(6):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