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018-02-14

西部皮革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卡行个人信用发卡

李 霞

(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0)

1 从商业银行本身的角度分析

1.1 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市场的扩张,一再降低发卡门槛,未把好授信关

随着各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相继快速发展,抢占信用卡市场的战争愈发激烈,各家银行往往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发卡量和更高的利润,对自己的信用卡发卡门槛一降再降,使得信用卡的风险隐患不断上升。在信用卡发展的初期,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办卡的手续是十分复杂的,审核制度也是十分严格,而如今,为了吸引更多人办理银行的信用卡,各家发卡银行大大放松了审核要求,缩短了办理时间,没有严格把好客户的授信关,甚至有时会出现多头授信的现象,导致引发持卡人信用风险,各种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等犯罪行为时常发生,降低了发卡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另外,由于各家银行盲目扩展业务量,而各家发卡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因此,就会出现许多客户同时拥有好几家银行的信用卡,这种一人多卡的现象使得真正在使用的“活跃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使得银行的人力财力物力都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不得不说这是引发未来信用卡风险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1.2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欠缺,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第一,商业银行从意识上特别侧重于外部风险防范,而经常忽略内部风险防范,使得内控机制本身特别薄弱。

第二,在信用卡的销售过程中,发卡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也是不完善的。一方面,发卡银行给客户授信的额度一般来说都比较高,因为客户往往都是会被更高的授信额所吸引,他们看中的就是信用卡可以透支,可以提前消费这一特点,因此发卡银行为了迎合这一点,为了增加发卡量和提高交易金额,一般都会去选择授予客户高于其保障能力的信用额度的限度,这就造成了风险隐患。同时由于上文说到的,同一客户往往拥有很多家银行的信用卡,这样就成倍放大了客户的额度,给商业银行造成更大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银行给客户提供授信额度是根据办理信用卡的时候的具体情况来定的,而客户的职业和收入状况是会发生变化的,同时客户也有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疾病导致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从而无力还款,信用风险也就产生了。而信用卡的透支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无抵押五担保的贷款行为,在发生上述信用风险时,发卡行是无法通过变卖抵押品偿债弥补损失的,这将会给发行信用卡的商业银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第三,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角度分析,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都没有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预警以及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也都不健全、不完善。直接管理、授信审批的管理模式还是被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采用,没有注重结合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而且发卡行往往采取的都是事后监督的方式,并没有重视在事前主动降低风险。另外,发卡行的风险管理制度也有问题,太过单一,没有构建符合自身情况的全面的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2 从外部因素的角度分析

2.1 缺乏一个完善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由于我国个人信用起步太晚,发展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特别落后,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既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又无健全的宏观法律体系。而分析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必须正视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对个人信用信息十分缺乏。个人信用评估是在对个人信用资料和个人以往的信用履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个人信用资料的积累对于信用评估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在这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这是银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不长,而之前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将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所需要的各类资料分散管理,统计数据是十分片面的,所以对我们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我国也没有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操作规范,缺少一个专业的权威的公认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对信用评估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制也没有建立。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建立完善健全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阻碍。

2.2 政策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有待继续完善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蓬勃发展,与信用卡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也与日俱增,发卡行、特约客户、收单机构以及持卡客户的违规操作行为也日益严重,为此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信用卡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用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实施、规避和管理信用卡的风险。根据《中国信用卡行业大事记1994-2014》记载:2012年9月到2014年2月,人民银行、国务院等相关机构一共修改发布了包括《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在内的六部与信用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条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构建信用卡业务优良的外部环境的重视程度上是很高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仍然存在着缺陷和不完善,比如:没有很高位阶的银行卡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也没有针对征信信息进行法律保护、发卡行和持卡人、特约客户之间的协议并不完善、发卡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在出现故障时的责任划分问题也没有解决等等。这些问题都势必影响信用卡业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进一步的良好健康地拓展。

参考文献:

[1]贺强,杜惠芬,李磊宁等.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及创新趋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徐志宏.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肖舟.中国工商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发卡行个人信用发卡
最高法: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应予赔偿
银行卡跨行POS机盗刷纠纷责任认定研究
彩虹发卡
要戴发卡的小男孩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云平台
同一银行异地转账将不收手续费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
基于双边市场的银行卡定价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