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
2018-02-14胡安别克米拉丝别克
胡安别克· 米拉丝别克
(新疆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福海 836400)
1 羊快疫的临床症状
羊快疫是一种急性病症,患病羊通常突然间发病,表现出精神萎靡的症状,不愿起身行走,口腔内分泌含有泡沫的液体,腹部鼓胀明显,腹痛,并伴随着尖叫,烦躁不安;粪便颜色变深,呈暗黑色,糊状。部分患病羊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抽搐和痉挛。患病羊体温变化各不相同,有的体温没有变化,但有的患病羊体温会上升到41℃左右。部分患病羊的耳背、腿脚温度低,触摸有冰凉感。通常会在发病后迅速死亡,病程短的几分钟以内就会出现死亡的现象,病程长的1 d内也会死亡。病死羊的肛门呈向外翻的状态,可视黏膜充血,颜色呈蓝紫色,并有血样液体流出。
2 羊快疫的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羊可见其肩部、颈部、腹部的皮下组织出现胶样浸润,并且皮肤表面有出血斑点以及腐败液体渗出。胸腔、腹腔、心包积液,心外膜、心冠状脂肪、心内膜等多个组织有出血点;肝脏肿胀颜色变深、质地较脆,包膜下有出血点,肝表面有淡黄色坏死灶,大小不等,胆囊内充满胆汁,肺脏表面有出血点,水肿;有胃穿孔的现象,腹腔内含有污物,并且有急性胃肠炎的病变。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出血、坏死灶和溃疡的发生[1]。
3 羊快疫的流行病学与鉴别诊断
通过对疾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分析可以对羊快疫进行诊断,需要注意与相似疾病的鉴别。
3.1 流行特点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羊快疫的发病不受品种的限制,任何羊只都能够患病,但6月龄至2岁的羊只发病率较高。营养状况好、膘情好的羊只发病率最高,腐败梭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羊只使其患病。腐败梭菌对环境有着较高的抵抗力,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潮湿、沼泽、低洼等地区最适宜该致病菌生长繁殖,羊只在饮水或采食时接触到污染物,会使病菌芽孢体侵袭到消化道内,但通常不会马上导致患病,在羊只受到不良刺激,抗病能力减弱的时候,体内的腐败梭菌开始繁殖,并产生毒素,损伤羊只的消化道黏膜,使其出现发炎、坏死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还会发生中毒性休克,直至死亡。
3.2 鉴别诊断
羊快疫在临床诊断中易与羊黑疫和羊肠毒血症等相混淆,诊断时要加以鉴别。羊黑疫的患病通常与肝片吸虫病有关,通过了解患病史能够鉴别。羊肠毒血症的患病羊除了相似临床表现外,还会有肾脏部位的病变以及出血性胃炎的症状[2]。
4 防治措施
加强消毒和放牧管理,对羊舍、羊圈、墙壁、地面、料槽、水槽等器具设施定期消毒,选择干净卫生的草场放牧。在低温季节注意羊只的防寒保暖,秋冬和初春时节禁止在湿度较高的区域放牧。加强羊只的营养供应,适当补充精饲料,提高抵抗力。防止饲喂冰冻和霉变的饲料。加强疾病的防控,尤其是羊感冒的预防。一旦发现患病羊,要立即将其隔离,封锁疫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此外,还要加强羊只的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 治疗方法
首先更换草场放牧,对羊舍进行紧急消毒管理,并进行紧急疫苗接种,使用的疫苗为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灭活疫苗。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全群羊只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可用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可溶性粉,和双黄连注射液的混合制剂肌肉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 d;在饮水中添加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和氟苯尼考粉,早晚个饮用1次,连续治疗3~5 d[3]。
6 小结
羊快疫是一种急性病症,病程较短,往往还没有医治就会发生死亡,尤其是在秋冬和初春天气骤变的季节发病率较高,严禁在潮湿的区域放牧,并且放牧要避开低洼和沼泽处。一旦发现羊群中有患病羊,要立即将患病羊与健康羊隔离,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登林.羊快疫的发生与诊断[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4):78.
[2] 张秀君.羊快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5(1):110.
[3] 吴强,潘庆磊.羊快疫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其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