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羊蠕形螨病的诊治及体会

2018-02-14王刚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蠕形皮屑载玻片

王刚

(辽宁省锦州市滨海新区天王动物卫生监督所,锦州 121007)

1 临床表现

对患病羊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精神萎靡不振,体型消瘦,眼结膜发红,全身披毛凌乱无光,个别病羊嘴唇溃烂,伴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9.6~14.4℃之间。用手触摸其颈部、腹部、尾部、四肢及肩胛部,触感较硬,可明显感觉到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结节大小不一,小结节如绿豆,大至黄豆,基本呈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处皮肤颜色多为红色,从结节表面小孔中可挤出乳白色粘稠液体。硬块丘疹颜色以白灰色为主,最大硬块面积接近于成年人的手掌大小,硬块表面羊毛全部脱落,无渗出物,皮肤也未发生溃烂,没有明显痒感。另外,羊群患病后吃草正常,饮食量基本维持不变。

2 诊断

在对羊群病症进行诊断时,选取一只病羊采集病料,用手术刀在病变组织表面刮去皮屑时,为避免被风吹走,需取适量50%甘油涂抹在取材部位。取材时需将病变组织刮至轻微出血,用1.5 mL离心管收集刮下的毛发和皮屑,并密封严实作为病材。然后用剪刀将取材部位周围羊毛减掉,在病变组织和健康组织之间形成一条无毛区,宽度为10 cm左右,使用透明胶带多次粘取剪毛区表皮物质,所用透明胶带尺寸约为1.5~4.0 cm,放置到载玻片上作为实验样品,装袋后密封严实[1]。再用消毒后的1.5 mL离心管,收集结节表面小孔中挤出的乳白色分泌物,并用碘酊对小孔进行消毒处理。在实验室对采取的所有病料进行分析。

用两张载玻片夹住微带血皮屑,为便于观察病料,可轻轻挤压载玻片使其散开,然后将其放置在2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用胶头滴管取少量10%KOH溶液,滴到放有皮屑和毛发病料的载玻片上,静置20 min后用另一张载玻片盖住,轻轻滑动挤压,然后使用100~400倍显微镜观察病料变化。将从表面小孔中所收集到的白色分泌物涂抹至载玻片上,同样盖上另一张载玻片,滑动挤压后将其分开,在2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实验结果显示,透明胶带所取病料中未发现疥螨虫,将10%KOH溶液滴加到所取皮屑和毛发中,静置10 min后在显微镜下均未发现真菌菌丝和孢子,在结节处小孔内挤出的分泌物中,可以发现大量蠕形螨,蠕虫呈乳白色条状,长度和宽度分别约为0.1~0.3 mm和0.045 mm,同时还发现半透明、纺锤状虫卵。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判断羊群所患疾病为羊蠕形螨病。

3 防治

在确定羊群具体病因后,采用药浴法对羊群进行治疗,所用药剂为稀释后的螨净药,稀释浓度为0.2%,没两周用药1次,连续治疗6周。同时采用皮下注射法配合治疗,所用药物为伊维茵素,药物浓度为0.6 mg/kg,连续用药5 d,间隔1周后再次注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另外,对于病情较重的个别山羊,为避免病情加重,提高治疗疗效,在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在其患处均匀涂抹适量双甲脒杀虫剂溶液,同时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为防止病情复发,彻底杀死蠕形螨,将螨净药稀释后对羊圈进行消毒处理,消毒频率为1次/3 d,连续用药5次后,将消毒频率调整为1次/1月[2]。具体消毒内容包括羊群排泄物、墙缝、地缝等,墙面和地面应全面喷湿,并且在5~10 min内保持不干,即可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同时,建议农场主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营养的均衡性,对其进行科学搭配,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等,增强病山羊群机抵抗力,促进病羊群恢复健康。采取上述方法连续治疗2周后,农场主反映羊群病情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披毛柔顺发亮。1个月后电话回访,硬结节已脱落,长出新毛,没有发生新增病例,病羊治愈。

4 体会

通过此次羊蠕形螨病诊治,可得到以下几点体会。第一,羊蠕形螨病以与山羊痘混淆,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结节多出现在病羊颈部、腹部、胃部、四肢及肩胛部等位置。而山羊痘结节多出现在少毛或无毛皮肤表面,需要根据病羊临床表现作出正确诊断。第二,羊蠕形螨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治力度,既要重视饲养环境管理,保持羊圈卫生、干燥,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又要重视饲料管理,均衡搭配营养,增强羊只机体免疫力,同时在发现病羊时应及时隔离,防止病情扩散。第三,用做到科学用药,按疗程用药和消毒,按说明用,量要足,注意治疗蠕形螨和疥螨用药剂量的区别。

5 结束语

羊蠕形螨病对羊群健康生长危害较大,会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应做好该疾病的防治工作。日常饲养过程中,应保湿羊圈内卫生洁净,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并定期进行消毒和防疫。同时,大概发现羊群患病时,应及时加以科学诊治,根据医嘱规范用药,彻底根治羊蠕形螨病,避免病情反复和复发。

参考文献

[1] 冯俊昌.山羊蠕形螨病的诊疗实例[J].畜牧与兽医,2017(1):122.

[2] 刘坤峰.一例羊蠕形螨病的诊治及体会[J].湖北畜牧兽医,2017(12):22-23.

猜你喜欢

蠕形皮屑载玻片
蠕形螨睑缘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为什么会有耳垢?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市售载玻片涂制疟原虫检测血涂片质量的比较
839 例常见外眼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皮屑Ⅰ号洗剂在头皮脂溢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如何除螨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