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生猪屠宰监管工作发展与思考
2018-02-14谢文阳
谢文阳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畜牧兽医站, 南京 211301)
1 全区生猪屠宰行业现状
1.1 施行专业化管理
2014年6月5日高淳区将全区生猪集中到高淳区食品有限公司淳溪分公司,实行集中屠宰,统一检疫,根据文件要求,南京市高淳区食品有限公司淳溪分公司建立了生猪屠宰场监督检查档案,并对其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日常检查。
1.2 屠宰检疫到位
2017年全年共屠宰检疫生猪105571头,平均每天289头,“瘦肉精”抽检6834头,抽检比例6.47%(规定≥5%),另外,2017年省要求抽检“瘦肉精”700份,市要求抽检“瘦肉精”600份,全区圆满超额完成省市抽检任务;屠宰场自检“瘦肉精”5926份,抽检比例5.61%(规定≥5%);旋毛虫检测12024头,抽检比例11.39%(规定≥10%);共检出病、死猪和废弃物合计31230 kg,其中病死猪153头,对病死猪和病害肉品100%监督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拍照留下了处理痕迹。
1.3 坚决打击非法行为
2017年全区开展执法次数39次、出动执法车辆80车次、出动执法人员286人次、共查处行政执法案件4件,罚没金额0.63716万元。生猪屠宰场并与14户较大“代宰户”完成了委托代宰协议的签订,对生猪来源、代宰户信息进行备案登记。
1.4 工作考核严格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记录,电子台账同步进行,各台账记录同样落实到了每一个岗位人,并纳入了检疫人员的考核管理。区动监所为提高动检人员的责任,确保检疫工作的规范到位,在广泛征求检疫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的工作要求,制定了《高淳区生猪屠宰检疫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每月考核在3次左右,细化了考核评分标准和奖惩办法,促进了屠宰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量大
29人参加全区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屠宰检疫工作在夜间进行,一般从凌晨12点到早上7点,18名官方兽医每天轮流2名官方兽医分别负责带班和出具检疫证明,8名协检员轮流4名协检员轮流负责头蹄检疫、胴体检疫、内脏检疫、加盖验讫印章。白班主要负责白天屠宰场各项事务。品质检验8个岗位人员有时还会被抽调从事其它作业,造成工作量大,任务重。
2.2 屠宰场管理难
一是未采用密闭容器运输病害生猪或生猪产品;二是“三不落地”不能到位,影响了肉品卫生;三是凭证出场工作无人把关,有证章与无证章的肉品都能出场。
2.3 执法难度大
职能划入农业局之后,生猪屠宰执法主要由区动监所联合各镇屠宰办完成,各镇屠宰办无工作经费,区动监所抽调3名官方兽医执法,由于各项原因,面临着服装不统一、无执法车辆、人员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区生猪屠宰执法工作。
3 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集中管理,防控私屠滥宰行为发生。建议加强以下工作措施,确保屠宰工作的有效实施。
3.1 强化企业自身建设
一是按照屠宰场建设相关标准,做好屠宰厂房设施、加工设备、无害化处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二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把好检验检疫关,将生猪屠宰与肉品检验工作协同起来同步进行,保障肉品质量安全;三是对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其产品,要严格实施无害化处理;四是建立收购、检疫、检测等记录档案,如实记录屠宰的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1]。
3.2 完善无害化处理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购买相关设备仪器,建立自行处理与“镇设站点,流动收集,集中处理”相结合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完善保障措施,确保病死猪及产品真正得到无害化处理[2]。
3.3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联合畜牧、市场监管、卫生、环保、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开展强化生猪屠宰行业管理,规范生猪屠宰市场秩序的联合行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规范生猪代宰行为。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巡查与外省交界地区、县域交界地区、城乡结合部,确保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3.4 提升屠宰检疫水平
强化检疫检测设备投入,完善缺失硬件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定点屠宰点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屠宰场“代宰户”对安全检疫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他们签订安全承诺书,从源头杜绝不合格肉食品。
3.5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畜禽屠宰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间,强调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思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4 结语
总之,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有利于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养殖业发展,提高肉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华勇.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J].今日畜牧兽医,2018(1):72.
[2] 钱树信,朱督.对生猪定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思考[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6):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