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2018-02-14王琮

西部皮革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业金融业统一

王琮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

随着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和内部变革的加速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兼并的加剧,金融业的趋势逐渐向混业经营发展,这对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之分业监管模式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也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

为了解决分业监管模式所面对的种种问题,由分业监管模式向统一监管模式转变便成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所在。在模式转变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本国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进,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

1 金融监管模式的演变

总体来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

1.1 计划经济时期(1948—1978年)

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即代表着金融监管机关设立的开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是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的作用是有限的。金融运行的有效性决定了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大小,这主要依靠整体的生产计划和机构的严格执行。政府掌控了银行所有剩余,承担所有经济风险。从整体来看,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支撑部分,这使得金融业发展具有较大压力。

1.2 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1978—1992年)

金融改革使中国的经济模式,发展方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重新建设大量金融机构的过程中,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已基本建立。首先是成立了四大银行,第二,不断探索,建立了新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同时,新型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设立和发展,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从旧体制向各种金融机构共存的转变,并形成了相应的金融竞争局势。

1.3 分业监管时期(1992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的相继成立,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进入了“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伴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我国加快金融的相关立法程度,明确责任,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相关体系的架构也逐渐明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模式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现状及特点

2.1 “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的形成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了能够更好地统一、全面监管金融市场及相关机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签署了《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明确了监管职责及合作条例,相互配合建立联席会议监管机制,以达到促进金融发展的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监督管理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银监会负责资产管理公司、其他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及全国银行进行统一全面的监督管理。同时,证监会的职责是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保监则会统一对全国的保险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维护行业的规范化和稳健运行。至此,一行三会组建了分业经营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2.2 分业监管模式的特点

其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随着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逐步完善,行成各自分管各业的监管模式;第二,对商业银行的各层次监督,变为对商业银行的相关法人监管;第三,加强金融立法,金融监管由单纯的行政法规规范为依法监督;第四,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管理的内容,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同时要防范相关风险;第五,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从管理和监督统一转变为管理与监督的分离。

2.3 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创新产品日益增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其内在规律,如有效协调机制缺乏、监管内容不够全面,范围过于狭小,监管方式和手段单一。监管成本越高,资源信息共享问题愈显严重。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不畅、监管成本较高

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的背景是金融监管模式。不同的金融监管模式也有不同的监管结构,信息共享成本和信息来源问题也不同。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的缺陷,使得在应对危机时削弱了金融监管效率,使得各个监管机构的行动不能很好配合,取得最好的监管效果。

(2)分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制度建设滞后

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步伐的加快,使得政府和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和开展新兴的金融业务,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许多旧的金融法规已经不适应中国金融的发展,更跟不上国际金融监管的形势,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它使有优势的分业监管制度成为一种缺陷。

(3)监管机构协调性差,存在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

在我国分业经营监管模式中,四大金融监管机构虽然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但相互之间配合不力,降低了整体监管效率,出现了监管重复和监管失控的问题。因此,建立一个权威并且有效的监管协调机构,并完善相应的监管政策,将有利于更好的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对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3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发展展望

就目前金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其发展,缺点日益增多,及时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模式迫在眉睫,使之更加有利于金融的发展。从宏观来看,金融业的发展迅速,金融监管模式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以此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并对监管体制形成影响。不仅解决了新时代新模式金融产品的归属及发展问题,也避免了监管失控和监管重复的发生。在未来,中国应逐步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对于金融发展极为重要,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之一,也是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维护市场稳定的主要步骤之一。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披露透明化,为金融市场提供有利环境。

3.2 建立各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监管工作的协调与合作,使分工明确,提高监管效率。为了实现金融有效运行,监管机构间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督,使机构真正发挥其监管的作用,适应混业经营的环境。

3.3 中央银行彻底独立,专司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国际金融监管趋势表明,金融监管职能逐步从中央银行分离独立,金融监管由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实施。同时,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银行应当调动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性,参与到实际监管行动中,以实现二者目标的一致性。

3.4 统一监管阶段

及时调整适应混业经营的统一监管模式,使之有利于金融业发展,有助于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提高效率,避免重复信息,提高信息的质量,使有效监管金融风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高风险监控效率,保证金融有效运行。

无论是从理论上来看,还是从实践经验来看,并没有各国都接受的唯一监管模式。监管模式受各国的规模,文化水平、经济发展、金融结构以及政治因素等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监管模式时必须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走中国特色道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体制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在吸收各国金融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随机应变,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更好的为中国金融的稳健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惺惟.中国金融格局变化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J].理论视野,2017,09.

[2] 易棉阳.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制度特征[N].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10.

[3] 李源.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机构安排与协调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05.

猜你喜欢

分业金融业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业金融分业和混业的思考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PYRAMID PAINS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制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