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养殖的安全防控措施
2018-02-14努尔扎提哈斯木汉
努尔扎提·哈斯木汉
(新疆沙湾县老沙湾镇兽医站,伊犁 832103)
0 引言
肉羊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和养殖场内部的多种综合因素制约而导致发病。因此,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饲养管理对策,强化养殖场疫病防控,为肉羊生长营造一个健康、整洁、舒适、卫生的环境。
1 科学修建养殖场
1.1 选址
通常肉羊养殖场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良好、未发生过动物疫病、交通方便、供电供水充足、物资供应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的地点作为养殖地。养殖场在建设时,将其划分为3个功能区域,即管理区、生产区以及隔离区。根据养殖场一年四季的主要风向和坡度走向按照生活区、管理区、饲草饲料加工储藏区、消毒间、羊舍、病羊隔离区、治疗室、无害化处理设施、晒草场、贮草棚、粪污处理设施等顺序进行建设。养殖场内部设施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确保各个区域之间保留安全距离,最好每个区域之间间隔300 m以上[1],同时还应该设计净道和污道,防止生活区域和管理区域的污水流入生产区域。
1.2 建设
肉羊养殖场建筑布局应该做到统筹安排、统筹规划,从确保肉羊健康生长角度出发,构建最完善的生产体系和卫生防疫体系,做到各项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完好。同时,养殖场内部还应该保证最短的运输供电供水线路,方便组成流水作业线,实现种羊的饲养管理、繁殖羔羊的出生与培育、育成羊的饲养管理、饲料饲草的运送和贮存、疫病防治等生产过程有序推进。
2 科学选择肉羊品种
肉羊品种的优质好坏是能否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预防肉羊疫病发生的最基础的内容。优质、高产、生产性能稳定的肉羊品种,不但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膘肥体壮、疫病较少的特点,而且还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各个地区能健壮生长。肉羊品种选择时必须结合当地的饲养制度、气候条件、饲料来源以及市场需求选择生产性能较好、产肉率较高、羊肉品质较好、饲养周期较短、抗病性能较强以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肉羊品种。为实现本地区母羊的品种改良,可以自己引进优质种公羊冻精开展人工授精,利用杂交优势生产的杂交后代,不但可以提升出生、断奶、成年羊体重,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羊的成活率和羊群的繁殖能力。坚持自繁自育的养殖原则,能有效避免患病羊进入养殖场,是防止新病原进入养殖场的重要举措。如果养殖场需要从外地购进新的种羊,在引种中,一定要做好产地流行病学调查,从非疫区购入。同时,在引种中,还应该要求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书,运抵目的地后,至少隔离观察1个月,经过全面检疫、卫生消毒、免疫接种,确保健康后才能混群养殖[2]。
3 确保科学饲喂
3.1 饲料多样性
肉羊属于反刍类动物和草食类动物,在日常养殖中,一定要确保饲料的多样性,确保肉羊通过采食不同种类的饲料,从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物质,提高肉羊身体机能,避免疫病发生。如果饲料品种单一,饲料营养价值较差,羊采食到的物质不容易被机体代谢吸收,很容易造成肉羊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严重影响肉羊的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肉羊繁殖能力下降,造成疫病发生,甚至导致妊娠母羊中后期出现流产,羔羊生长发育迟缓、抵抗能力下降、死亡率升高,给养殖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 保证饲料营养价值
肉羊养殖中,通常采用舍饲养殖模式,相比于放牧养殖模式,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更大。因此,要求养殖户结合肉羊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情况,合理配置的饲料,确保肉羊各种营养物质需求,以保证肉羊健康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发挥肉羊品种应有的生产性能。在投喂饲料时,一定要按照肉羊不同日龄与不同体况,科学配制饲料,确保肉羊饲料利用率。对于规模化肉羊养殖场,最好选择使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时期肉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也有很大帮助,保证羊身体健康。
4 强化饲养管理
4.1 科学管理
舍饲养殖的肉羊由于受到养殖密度、运动量减少、饲草饲料发生变化等因素影响,极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另外,羊舍内空气质量很容易下降,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累,损害羊的呼吸道,很容易引发病原侵袭,导致出现肺炎、痢疾等疾病。因此,需要养殖场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预防肉羊疾病的发生。养殖场要按照羊群日龄进行科学分群,控制好羊舍的饲养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导致羊群相互接触,使疫病传播速度加快。
4.2 精心饲养
日常养殖中要密切观察羊群的生产情况、饮水情况以及排泄情况,及时发现疑似患病羊。日常养殖中,应该重点做好怀孕母羊和初生羔羊的管理工作。妊娠母羊怀孕的最后2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羊群体况良好,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对于多胎妊娠母羊,还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饲养标准,重点管护[3]。出生后,确保羔羊及时吃上初乳,从母乳中获得被动免疫抗体。同时,由于初生羔羊自身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血液中缺乏必要的免疫抗体,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应激因素影响,因此要强化羊舍保温、通风换气。针对母羊产羔后母乳不足的情况要进行人工哺乳,或找替代羊进行哺乳,确保羔羊正常生长发育。
4.3 环境控制
强化养殖场绿化可以使羊舍内空气细菌极大减少,同时还可以隔绝噪声污染,调控养殖场内外温度,改善养殖场内部小气候,减少太阳直射量,维持羊舍气温恒定的作用。因此,在养殖场建设之初,应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设计,确保羊舍周围绿化适宜,为羊群创造一个冬暖夏凉、温馨舒适的环境。同时,还应该做好羊舍内部环境控制工作,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进行堆积发酵,避免粪便在羊舍内发酵,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为致病菌寄生感染提供条件。冬春季节还应该做好羊舍通风保暖工作,夏秋季节及时将羊舍内的高温气体排出,使用生石灰吸收地面水分,确保羊舍地面干燥整洁。
5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羊多种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经济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结合当地动物的流行特点、发病趋势以及流行现状,制定科学的疫病免疫程序,并要求养殖户严格执行、规范操作。确保羊群免疫接种后,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抗体。使用弱毒疫苗或活性疫苗时,禁止使用抗生素消毒剂,避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6 结束语
随着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应该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防控管理制度,规范养殖程序与免疫程序,避免羊疫病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确保地区羊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