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地区生猪疫病发生规律

2018-02-14和凤洪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海拔病原猪群

和凤洪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丽江 674108)

0 引言

在不同地区养猪虽然在养殖和饲养管理上大体是相同的,但更详细和具体方面还是会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得到良好的控制,不仅会给养殖带来一些困难,甚至会导致整个养殖业的失败。因此,在日常养殖中需掌握生猪疫病的发生规律。

1 高海拔地区猪疫病发生规律

高海拔地方猪疫病发生规律即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具有与其他地区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总结后规律如下。

1.1 种类多,危害大

由于养猪模式的转变,导致猪群倾向于密集化,这本身就容易导致空气质量不好,环境卫生较差,就容易感染疾病,而且养猪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各种病原均有感染的机会,使得养猪场内病原的种类繁多,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就更有利于病原的传播、繁殖、生存。这也为不同病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由于密集化程度较高,导致病原一旦感染就会很快在猪群中传播,造成较大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危害。

1.2 病原长期存在,不易被消灭

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要比普通地区的低,而病原通常是更适宜在低温下生存,尤其是流感病毒在气温较低的环境是其更适宜的环境。使其在高海拔地区的繁殖和流行会更为严重,并且即使没有感染生猪,其在自然环境中也可以长期存活,而且保持感染力,能够对周围环境中的易感动物形成威胁。而且不容易被消灭。

1.3 混合感染严重,传播速度快

在一种病原感染后,由于生猪受到病原的侵袭,其机体的免疫力就会有所降低,这就为病原感染创造了机会,使病猪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在高海拔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中的病原要多于普通地区,使其混合感染的几率要显著高于普通的养殖地区。一旦感染,病原会很快繁殖,向周围传播,通常在1~2 d就可以波及全群。

1.4 呼吸道病多且严重

生猪养殖业目前关注的重点是生猪的呼吸道疫病,大部分的养殖生猪都存在于呼吸道疫病的威胁之下[1]。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且传播速度迅速,发病后病情严重,如猪肺疫、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都能够引起猪群的呼吸道症状。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偏冷,风较多,常会对健康猪的呼吸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会影响到猪的呼吸道粘膜,导致病原能够乘虚而入,引发呼吸道病,发病猪排出的病原体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就会迅速传播,导致发病严重。

1.5 繁殖障碍性的疫病频发

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影响养猪业的类疫病,常常造成母猪的不孕、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胎等,有的仔猪在出生后就表现为体质弱,有的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发生死亡。这类疫病对猪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通常在没有出现繁殖障碍的时候,不容易发现感染的病猪,使病原能够持续感染,而且不断向周围环境排毒,造成更多的健康生猪感染,导致猪场内母猪出现不孕和流产以及产出畸形胎的情况发生。严重困扰了养殖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1.6 疫病发生后难于治疗

疫病在发生后通常由于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缺少有效的治疗办法[2],甚至由于主观原因不愿意对病猪进行治疗,但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病猪进行隔离和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不断有猪发病,加剧病猪治疗的难度。使发病猪难于治疗,长期带毒,以死亡为转归。在高海拔地区,发病猪的治疗难度会更高,这是由于高海拔本身对猪就有一定的影响,受到病原感染后发病情况也要比普通地区更为严重。这也就不利于对其进行治疗。

1.7 细菌病发病率高

在高海拔地区的养殖场,细菌病的发生率要相对高于病毒性疾病,而且细菌在感染猪后其发病要比病毒性疾病严重,常常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猪丹毒、猪肺疫、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等病原在感染后均能够引起猪的大批量的发病和死亡,可能会直接导致养殖业的失败。

1.8 隐性感染越来越严重

由于在养猪中,养殖场通过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和投喂药物,以控制发病。这就减少了病原体的生存环境,一些疾病虽然在临床层面上得到控制,但由于存在免疫漏洞和药物滥用,使病原体在猪群中并没有被彻底清除掉,而是移行到药物或抗体不易到达或不能到达的部位潜伏下来[3]。这些潜伏着的病原可能毒力会逐渐减弱,毒力减弱后的病原能够长期在猪体内存在而不被清除,猪也一直处于隐性感染的状态,但是其可以通过排泄物向体外排毒,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感染健康猪导致其发病。尤其近年,隐性感染报道的病例迅速增加,这种感染在发病的初期常常不出现临床症状或者出现极少的临床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不利于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当感染猪的体质出现下降时,感染就会显现,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目前比较常见的是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感染和附红细胞体的感染。

1.9 耐药性越来越高

由于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进行疾病的防控,药物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还常用作添加剂促生长和预防疾病,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得到不合理的使用,而且在日常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不进行药物的交替和轮换使用。长期固定的药物和用药模式导致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病原菌不断增强的耐药性会导致用药效果变差,影响疫病的防治效果。

2 高海拔地区猪病防治对策

在养殖中要注重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勤打扫,勤消毒,防止环境中的病原体。对猪群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免疫。在做好免疫的同时进行药物防控,结合临床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还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诊断治疗水平。

3 结束语

本文正是针对高海拔地区的生猪为研究对象,探寻其疫病的发生规律,在养殖中需掌握猪疫病发生规律,以降低猪病的发生率,为这些地区猪疫病防控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海拔病原猪群
高海拔的甘南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