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州草畜平衡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2-14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州草场牧区

格 代

(甘南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 合作 747000)

1 自然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境内多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海拔高度1172-4920 m,全州年平均气温1.6~13.6℃,年平均降水量500~800 mm。甘南州是甘肃乃至全国的主要牧区之一,境内有集中连片的天然优质草场,故有亚洲第一天然牧场之美称。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前提和基础。据统计,全州草地总面积为4084×666.67 h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0.28%,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3 559×666.67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95%。牧草具有多样型、营养丰富、产草量高等特点,天然牧场理论载畜量为620万个羊单位。

2 草畜平衡发展现状

全州草原面积为4084.9×666.67 hm2,据全州草原资源普查外业调查资料初步分析,全州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势头仍未彻底扭转。据2016年调查统计,全州共有退化草原3134×666.67 hm2,占草原总面积的76.72%,其中重度退化草原795×666.67 hm2,占草原总面积的19.46%,中度退化草原1 660×666.67 hm2,占草原总面积的40.63%,轻度退化草原680×666.67 hm2,占草原总面积的16.65%。退化草原也是沙化、黑土滩、毒害草、鼠虫害分布区域。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建设生态甘南、绿色长廊及“五大生态”主攻方向的贯彻落实。2011年实施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时,核定全州天然草原理论载畜能力约409万个羊单位,而2016年12月底,全州草原牲畜饲养量约545.475万个羊单位,各类牲畜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达到37.8%、50%、44.1%,超载136.47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33.4%。2016年落实新一轮补奖政策时,核定全州天然草原理论载畜能力约558万个羊单位,全州草原牲畜饲养量约655.65万个羊单位,超载97.6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17.5%。

3 存在的问题

3.1 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

传统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长年依赖天然放牧,仅在3、4月“春乏关”时才补饲一些燕麦干草或玉米饲料,畜牧业生产难以从根本上摆脱“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牧区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适龄母畜比例仅占50%;牲畜出栏率低,牛出栏率约33.93%,羊出栏率约49.66%;生产周期长,牛平均出栏需3~5年,羊平均出栏需2~3年;种公畜选育评定和推广利用工作滞后。全州种公畜分布不合理,半农半牧县实有种公畜比理论需求数多,牧业县实有种公畜比理论需求数少,绝大多数种公畜是由群众自己随意选择的,并未经过科学的选育评定和系谱分析,质量参差不齐。

3.2 天然草场和牲畜品种退化

虽然近年来针对草场和牲畜退化的现状,施行了退牧还草、划区轮牧、禁牧休牧、人工补种牧草、草原鼠虫害防治、牛羊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等系列措施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超载过牧和人为的破坏,全州草场沙化、退化、牲畜品种不断退化,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的现状尚未得到遏制。长期超载过牧将导致牧草萌发及多样型受损,无法结籽,土壤紧实板结,通气透水能力下降,从而加速草原退化、沙化和鼠虫害的发生发展,导致草原生态功能、生产效能迅速下降。草场承包到户后以家庭小畜群为主的饲养状况,使畜群中的种公畜缺乏像自然界中种公畜之间的激烈竞争,部分农牧户多年不更换种公畜,畜群近亲繁殖问题突出,导致全州牲畜品种不断退化,生产性能严重下降。

3.3 牲畜养殖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

畜牧业仍以传统粗放型家庭散养的方式为主,引领畜牧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的经营管理水平偏低、内在质量不高,畜产品加工企业“少、小、弱”,产业链条“短、细、散”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加工销售增值空间窄,畜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企业带动农牧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影响了农牧民增收和农牧村经济发展。全州登记注册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繁多,但形同虚设,从根本上没起到充分发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落实政策、承接项目、富裕农牧民和对接市场方面应有的作用。

3.4 牲畜疫病近年来呈零星散发

我州由于地理环境及自然放牧等因素,加之农牧民群众对动物疫病防制的认识不够。各类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疫情来源较为复杂,疫病防治难度较大。

3.5 品牌意识淡薄

畜牧业是甘南州的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纯天然无污染的草场和优质的畜产品资源是绿色和有机食品独一无二的原料基地,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积极努力申报,全州共有4家企业获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通过认证的产品给企业和农牧户尚未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4 应对措施

4.1 加强结构调整

牧区主要作为繁育产业带,应加大调整畜群结构,淘汰非生产畜、病畜和老龄母畜,扩大能繁母畜比例,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繁育产业带存栏适龄母畜比例,适龄母畜比例达到55%以上;改变传统饲养管理方式,推行夏秋放牧、冬春圈养补饲和牦牛犊全哺乳技术,半农半牧区和农区。以“种植牧草,育肥牛羊”为重点,建立半农半牧区、农区犏雌牛养殖产业带和牛羊育肥产业带与牧区牦牛藏羊犏牛繁育产业带。

4.2 人工种草减轻草场压力

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要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结合退牧还草工程、退耕还草等政策项目,扩大牧草种植面积,建立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增强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并推广普及“农区种草、牧区收购,牧区繁育、农区育肥”机制。牧区县市要加大圈滩种草和半人工刈割草场建设力度,大力扶持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草产业专业合作社和饲草种植经营大户,培育优质饲草料销售市场,增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4.3 削减超载放牧实现草畜平衡

以草定畜为基本思路,逐村逐户核定承包草原理论载畜量和牲畜实际饲养量,确保超载牲畜任务分解到户,科学合理制定减畜方式政策,结合实际以现形的较为成熟的村规民约推动草畜平衡并逐级督促落实,因地制宜指导村民以村为单位,严格以草定畜,加快对老弱和无种用价值牲畜进行集中育肥出栏。

4.4 强化动物防疫健康发展

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各项责任制和落实产地检疫制度,组织实施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月月免疫补针工作,消除免疫空白点和免疫死角,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监管,对死亡牲畜尸体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死牲畜进入流通环节,严把邻近地区牲畜购进关。

4.5 抓选育促结构转型

牲畜良种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立牦牛藏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利用科技手段积极探索开展牦牛藏羊冻精采集和人工授精等科技攻关,逐步推广牦牛藏羊人工授精技术,加快牦牛藏羊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恢复牦牛藏羊生产性能。加大现有种公畜基地扶持力度,鼓励培育种公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健全完善优质种公畜系谱档案,严格按照相关评定标准开展评选定级,增强优质种畜繁育配送能力。加强对种畜的饲养管理,按实际种公畜基地开展种公畜配送、交换和劣质种公畜淘汰工作,建立种公畜配送档案,减少近亲繁殖。

4.6 转型升级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

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商标,打造地方特有优质畜产品品牌。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地方优势畜产品

品牌,通过创造经济价值让养殖牧户切实感受到品牌带来的经济利益。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使甘南成为绿色有机食品主要源料生产基地之。同时认真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控住源头保安全。 以市场需求为导航,转型升级现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由初加工向畜产品多样化深加工转型。力争实行“统一品质、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化包装、品牌化销售”。

猜你喜欢

全州草场牧区
祁连草场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新草场有多远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雪峰下的草场